名人文化 郑板桥心爱画作换青田印章

 

小印青田寸许长,抄书留得旧文章。纵然面上三分似,岂有胸中百卷藏。...

点击   
关注




郑板桥,汉族,江苏兴化人,祖籍苏州。清代著名画家、书法家;原名郑燮,字克柔,号理庵,又号板桥,人称板桥先生,也称郑板桥。

郑板桥,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艺术名人,“扬州八怪”的主要代表,以三绝“诗、书、画”闻名于世的书画家、文学家。他的一生可以分为“读书、教书”、卖画扬州、“中举人、进士”及宦游、作吏山东和再次卖画扬州五个阶段。
郑板桥生于1693年11月22日,卒于1765年1月22日,享年73岁;应科举为康熙秀才,雍正十年举人,乾隆元年(1736)进士。官山东范县、潍县县令,有政声“以岁饥为民请赈,忤大吏,遂乞病归。”做官前后,均居扬州,以书画营生。工诗、词,善书、画。诗词不屑作熟语。画擅花卉木石,尤长兰竹。兰叶之妙以焦墨挥毫,藉草书中之中竖,长撇运之,多不乱,少不疏,脱尽时习,秀劲绝伦。书亦有别致,隶、楷参半,自称“六分半书”。间亦以画法行之。印章笔力朴古逼文、何。为人疏放不羁,以进士选县令,日事诗酒,及调潍县,因岁饥为民请赈,忤大吏,罢归,居扬州,声誉大着。恣情山水,与骚人、野衲作醉乡游。时写丛兰瘦石于酒廊、僧壁,随手题句,观者叹绝。着有《板桥全集》,手书刻之。所作卖画润格,传颂一时。为“扬州八怪”之一,其诗、书、画世称“三绝”,擅画兰竹。



郑燮一生画竹最多,次则兰、石,但也画松画菊,是清代比较有代表性的文人画家。传说,乾隆年间,号称“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因看不惯官场的腐败,在山东维县和范县做了几年七品芝麻官后就辞职回家,靠写字卖画过起了清闲日子。
一天,郑板桥作完自序,又画了一幅“竹石图”,心情非常高兴,就想到朋友高凤翰处一走,跟他一道分享快乐。当他行至闹市街头,忽见一堆人围在一个刻字摊前,不知干什么?他怀着好奇心走了过去。一看,只见摊桌上摆满了各色青田石章,桌边一青年石商手中正拿着一块黄石与摊主讨价还价。这些花花绿绿的石头吸引了郑板桥,于是上前拿起其中的一方石章仔细观看,发现此石通体晶莹剔透,且遍布淡黄色流水圆珠纹,是上好的青田冻石。郑板桥喜爱篆刻,家中虽已藏有很多青田石印章,但没有一方能比得上这块石章的,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一见此石,便爱不释手,也顾不得被人说夺人所爱,就对青年石商说:“您俩不必再多说了,开个价我买了!”可一摸衣袋,只有几文铜钿。于是又对年青人说:“请随我到府上去取银。”围观的人见是郑板桥要买,便对年青人说:“他便是扬州有名的郑板桥先生,你这石头可算是遇到主人了。”年青石商一听是郑板桥,连忙对他施礼道:“我是浙江青田人,久闻先生大名,今日有幸相识,实是有缘,既然先生喜爱这方青田石章,就作个人情,送与先生留作纪念。”板桥一听连忙拱手称谢,并亲热地拉着年青人的手道:“如此使不得,请随我到府上一聚”。二人一到家里,郑板桥便把刚刚画好的心爱之作“竹石图”送给了青田石商,从此,俩人便成了至交好友。
郑板桥得此青田冻石后,越看越高兴,一时难以入睡,便兴致勃勃地连夜来到了高凤翰家,这高凤翰也是扬州一怪,诗书、画、印样样俱绝,一见此石如获至宝,用刀一试大为叫好。于是板桥拟稿落墨,他把平生以来的许多感情,统统都倾注在这方石上,高凤翰捉刀篆刻,把印章的六个面都分别用朱文和白文刻上印文:

印面一为:“四五百竿竹,两三千卷书”

印面二为:“宅从栽竹贵,家为买书贫”

印面三为:“黄绢幼妇,外孙齑臼”

印面四为:“畏人嫌我真”

印面五为:“少可多否”

印面六为:“聊以自娱”
刻好印章后,郑板桥还觉得未过隐,又取来纸笔,高凤翰在傍磨墨,自己挥毫泼墨,作了一首《题青田石》的诗:
小印青田寸许长,
抄书留得旧文章。
纵然面上三分似,
岂有胸中百卷藏。


诗罢,已鸡啼三遍,东方发白,二人都感到有些困意,便和着衣衫往书房的椅子上一靠就睡着了。

-
Collection 00027th | 青田国石分享第00027期
图/文编辑 若萸
-
青田国石为您打造青田石雕专属的媒体发布平台
中国石都  世界青田
Tradition of Chinese culture
关注涨姿势|点赞积人品|转发有福报
石友微拍群|长按可加入|欢迎来捡漏
© 2016 QingTian Stone


    关注 青田国石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