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 冷冬暖雨

 

也许这就是思念...

/冷冬暖雨/
一年春去秋来,我在等着雨
去年回来的时候,我的心情是复杂的。那时,我第一次离开老家那么久——约莫有整整半年都没有回来。即使下着雨,雨水一点都不冷,在我眼里这雨是迎接我归来的。

我的老家是一个山城,一座没有快节奏生活也没有繁杂的名利欲望,简简单单平平淡淡的小城。刚刚下车,正好淅淅沥沥的雨,拖着疲惫的身体还有繁重的行李箱等待着来接我的三叔。看到这熟悉的一切,心里很暖。路上的小轿车多了,鸣笛的声音充斥在发动机声中,似乎是在演奏着朴素平凡小城的发展交响曲。心里五味陈杂,不只是高兴好,还是忧伤好。三叔也变了一些,银丝继续,岁月也在他脸上划了几道痕迹,他用着在我们年轻人里面的网络语言和我交谈着,了解着我大一上半年的学习与生活,感慨着时代社的快速发展。
路上有不少没有放假的高三毕业生,穿着宽松肥大的校服,一只手举着伞,一只手稳住车头,赶着夜色降临之前在路上飞驰着回家。看到他让我想起自己从小到大放学上学都是一个人——因为父母在外为生计打拼,而我自愿留在这个小城里学习、生活。我对这座城市有着特殊的爱。让我最为深刻的就是那里最为特别的交通:人力三轮车和摩托车。在现在多数人眼中,人力三轮车存在于民国时期,摩托这存在于小农镇里,甚至是城市发展不成熟的标志。在北上广、长江中下游一带的城市集聚地一带,这些交通代步工具已经不足为奇、甚至是被淘汰了,地铁、私家车、公共汽车普及已经成为现代社会标榜一个城市是否发达一种标志之一。
其实,我很享受那种趁着人力三轮车悠悠行走在路上的感觉,尤其是小时候,外婆带着我去逛街都会乘着它去。外婆和人力车夫讨价还价的时候的样子依旧如此清晰,不过如今细想,这些车夫在这小城市做这一行实为一种苦力,生活相比是相当艰苦,没想到这里,内心总会有那么一丝丝心痛、怜惜。现今,政府为了限制出行,慢慢地人力三轮车也退出了我们人们的视角,但偶尔还是会有少数的三轮车出没在街头——这些车夫真的很辛苦。

乘坐摩托车也是我的另一种爱。在家里还没有汽车的时候,我们家的主要代步工具就是摩托车。有时候上学,我的姑姑会骑着摩托车送我去上学、去学钢琴、去吃酒席、去游玩……还记得天气不好的时候,在马路上的我们会着急地停在路边,着着急急地从摩托车后面的后备箱里拿出雨衣穿好。小时候还没有长开,腿短,总是踩不到摩托车两边的踏板,调皮的我总是会在坐车的时候晃啊晃啊,假装自己在飞。现在,我乘坐她们的摩托车,已经感觉到一丝丝狭窄,腿也不知道放拿才合适,过去的乐趣悄然不见,剩下的就是摩托车在路上飞驰时微风拂过时的舒适、雨滴打在脸上的清爽。
小城的冬天比以往要暖了许多,但还是冷的。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大家经济条件好起来了以后,家家户户都有一辆小轿车,汽车尾气排放量变多大气变暖了起来。

我和三叔聊完后,安安静静的靠在车边,看着路边的行人,还有隐隐约约出现的三轮车,以及飞驰在路上的摩托车……我透过打满雨水的车窗,仔仔细细地、认认真真地,不忍错过家乡的每一处,想把每一个建筑、每一棵树、每一粒尘土都深深刻在我的脑海里,哪怕一切都在变,我都还是想要记住它的美与好。

然而,我还是好想你。
THANKS FOR WATCHING
           ID:chenapo_52
文:阿婆    图:阿婆


    关注 Christina阿婆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