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山|康熙帝都敬他三分,你却还不知道他

 

撰稿人:大雨...



雪花飘落,古寺钟声。

傅山和康熙在雪地打拳的场景,一张一弛,一来一去,倒是颇为飘逸。这是晋剧《傅山进京》中的场景。
傅山进京|不愿降的乃一个“奴”字点击链接


这个剧,说的是晚年的傅山,受康熙征召,被逼着进京面圣;可是,他誓死不见皇帝,于是自己吃泻药,躲到了京郊的古寺里。康熙无奈,只好微服出宫,亲自拜访傅山。

那么,问题来了!傅山是谁?他有什么能耐,跟康熙对着干?
一生傲骨,中原之名士
故宫的武英殿,这几天正在举办一个以“新理异态”为主题的明末清初五家书画特展,其中就有傅山的作品。

傅山生于1607年(明万历三十五年),距离崇祯皇帝自缢罹难还有37年。他经历了明清交替,不但有明末李自成的兵乱,还有满人入关后,“留发不留头”的民族危难。傅山作为一位山西人,继承中原文脉,被后世誉为一代名士。

凭什么这么说呢?讲个故事,大家就明白。年轻时候的傅山,傲骨铮铮,敢于直言,不畏强权。27岁那年,山西的提学(可以理解为现在的省教育厅长)袁继咸被阉臣诬陷,是傅山为其奔走,发动学生一起上书,帮袁翻案;此事声震朝野。

在舞台剧作品中,傅山有段唱词,大意是说,自己只在皇城底下跪拜过一次,就是崇祯年间,为了给袁继咸伸冤;要我再拜一次,还是给满清的康熙拜,那就是痴人说梦。
动荡的时代,总能考验人,清兵入关,吴三桂身为崇祯皇帝的辽东总兵,投降了清帝顺治。与之相反,那时的袁继咸,作为总督江西等地军务的官员,在被清兵俘虏之后,则拒不降清,英勇就义。

在明末就义的官员中,还有一位就是响当当的史可法,气壮山河。曾经有人说,崖山之后无中国,意思是南宋亡国,中国的士人阶层受到集体性的灾难。我们也可以说,明亡之后无中国,是华族精英的又一次蒙难。甚至像我们的主角,傅山那样左逃右避,好不容易活下来的,清廷照旧是“不放过”。
满清立国之初,为了安抚明代遗老,也为了恢复社会秩序,征召了各地有名望的士人入京。傅山,就是其中之一。傅山除了有风骨,更是有学识,近人梁启超曾赞誉傅山是“清初六大师”之一,这六位大师还包括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等,都是当时赫赫有名的文化人。其中顾炎武,也和傅山一样,被康熙叫去北京,也是不从,结果在北上途中,从马上跌足而死。传统戏曲作品中,这一桥段,都被演绎成顾氏有意以死抗清。

傅山虽然也是宁死不从,但是他骨子里还是有传统文人“能躲就躲”的心态。他没有寻短见,就是一直躲着,直到康熙找上门。康熙,欣赏傅山什么呢?以至于这么百折不挠?
狂草见长,不合于世俗


传统士人阶层,在文化上往往都是多面小能手。傅山也不例外,当然他最出名的是“书法”,尤其以“草书”见长。晋剧《傅山进京》中,有个场景,康熙皇帝起先在赵孟頫的书法作品前欣赏,而后转身,点评挂在另一侧的傅山作品,连连称好,爱不释手!

傅山的作品到底好在哪儿呢?不多说,先看作品!
释文:凭高瞰迥天怡心,菌客热凉不暇寻。馀雪依枝成玉树,残霙点岫即瑶岑。
释文:四海重然诺,吾尝闻白眉。秦城游侠客,相得半酣时。
释文:读宋南渡后诸史传,真所谓箭头不快,努折箭竿。细绎李伯纪,何其不似南人用心也!鞠躬尽瘁,武侯后仅见。山。己酉寒日偶书。
释文:世上漫相识,此翁殊不然。兴来书自圣,醉后语尤颠。白发老闲事,青云在目前。床头一壶酒,能更几回眠
有人说,是那个时代最后一位狂草大师。他的作品可以用怪来形容,当然说好听了,就是创新,不合于世俗。他在运笔方面有很大的突破,作品里收笔的狂野,转承的气度,涨墨的戏剧性,往往不符“规矩”,这是后世人学不来的。

傅山自己说:

“字与文不同者,字一笔不似古人即不成字,文若为古人作印板,当得谓之文耶?此中机变不可胜道,最难与俗士言。”

了解艺术史的朋友应该知道,明末清初有个叫“八大山人”的角色,他本名朱耷,是皇族后裔;明亡以后,隐居山野,其画作也是个性十足。
朱耷作品


那个时期,不论是画画还是写字,都有“尚奇”的特点,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

1、晚明市民经济发展,同时出版业有较大突破,士人阶层和世俗阶层的对话增加,前者对待经典的态度有所变化。这种变化不仅仅是中国特有,同一时期的日本江户时代和欧洲启蒙运动,都有相似原因导致的文化“新奇”;

2、满清立国,明代遗民通过艺术,对政治变革的回应。换言之,社会动荡之下,文人内心不安,精神世界发生激烈动荡。

而就傅山个人的文字书写史而言,他年轻的时候就喜欢写冷僻字、异体字,这个和他的性格不无关系。步入中年,傅山取法北齐时期的石刻篆书,使得运笔有刀味,苍劲已不足以形容。而后与顾炎武等明朝遗老的交游和“访碑”活动,更是令其艺术风格有很大突破。
释文:早起非真健,研头枕似杈。空心微乞酒,不寐总仇茶。脆妒经霜枣,凉怜带月瓜。掀窗试眼镜,破句入楞枷。
书写傲气,不屑赵孟頫


傅山的一生书写,不但在和这个时代“抗争”,更是直接和赵孟頫这个人“做对”。赵孟頫是宋末元初的士大夫,其书法也为后世人效仿,其风格严谨、笔画圆润,楷书和行书都堪称一绝。
赵孟頫《万寿曲卷》


不过,和傅山等人不同,在改朝换代的浪尖上,赵孟頫投降了入主中原的元朝皇帝,这一点,在后人看来,有失风骨。说白了就是人品差,在传统“言为心声、文如其人”的观念里,赵孟頫的作品,不但不被人傅山们喜欢,反而是攻击的靶子。

傅山曾直言:“予极不喜赵子昂,薄其人遂恶其书。”

近细视之,亦未可厚非,熟媚绰约,自是贱态,润秀圆转,尚属正脉。”同样被骂的还有推崇赵孟頫的晚明书法家董其昌,傅山讽刺说:“不知董太史何见,而遂称孟頫为五百年中所无。”言下之意,你董其昌这个没品行的人,是瞎了眼,才会觉得赵孟頫好。那么,在傅山看来,什么才是好呢?

他提出:

“宁拙毋巧,宁丑毋媚,宁支离毋轻滑,宁真率毋安排。”

后来人,把这“四宁四毋”概括为傅山的创作观念,如果以此回看他的作品,也不能说是错的。但是这“四宁四毋”,事实上更多的是在讲人品,特别是针对赵、董二人提出的。

傅山早期的时候,也是学习过赵孟頫的作品,然而明代的灭亡,给这位传统士人带来的心灵冲击,不得不让他对自己以前的崇拜者产生了鄙夷。除了书法之外,傅山在绘画上也有不少建树,是晚明文人画的代表人物之一。
此外,他常常以道人自居,对老庄的研究也非常深刻;作为道医的他,也是那个时期有名的妇科专家。据传,傅山也是功夫了得,电影《七剑下天山》中的傅青主就是以傅山为原型塑造的。
点击阅读“士人精神”相关文章
余韵绕梁|庙堂高,江湖远,传统士人阶层的心结



    关注 有染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