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王家山的地瓜包

 

还记得我还在读书的时候,那时候穷,买不起啥吃的,我总喜欢在我同学圈里吹我妈妈做的这个好吃那个好吃,比如那一年...





我还在读书的时候,总喜欢在我同学圈里吹我妈妈做的这个好吃那个好吃。比如有一年过年,同学们都来找我拜年,我就拿了一盘老妈自己卤的鸡爪给他们吃,结果一盘子一会就吃光了,他们还问我要,可是没有了。还有我妈做的牛肉汤,也是让人印象深刻的,同学们都爱吃,我妈也好客,对同学们都很热情,所以同学们都喜欢到我家玩。其实说这么多,都还不算,真正吸引他们的,是我家的地瓜包。地瓜包,没错,特别是王家山的大掌柜和大掌柜的老公,都非常迷恋我家的地瓜包,所以他们准备来我家的时候,老妈都会尽量做一些。那我就给大家说说王家山的地瓜包。

地瓜包,也叫芋饺,就是像饺子一样形状的东西,大概内容也类似,不过皮是用芋子加木薯粉搓成的,q有弹性,馅料我们那一般喜欢用五花肉末加菜头、鸡蛋、香菇、榨豆腐等。这个东西在我清流县域比较流行,出了清流就比较少了,在厦门基本是看不到了,也是苦了我们清流在厦门工作、生活的小伙伴们,想吃个地瓜包都要望穿秋水。其实我觉得地瓜包跟饺子一样是挺不错的一款小吃,不知道为什么外面就传播不起来,那就看看在我这能不能让大伙见识一下吧。

分享一下地瓜包的制作过程:

1、地瓜包皮的原料之一,菜芋。这个芋子是我们自家种的,这照片也是我家门口拍的,我家两边都是山,前面一条大河,河两边有万亩良田。



2、芋子刮完皮,煮烂。这个芋子一定要煮的很烂的芋子,煮不烂的没法用,因为跟木薯粉搓不到一起。



3、做地瓜包皮原料之二,木薯粉。木薯粉详细介绍在我的另外一篇公众号文章(公众号聊天窗口输入“木薯粉”即可查阅)已有详细介绍,就不再赘述。



4、芋子一煮烂,马上和木薯粉搓在一起,手工使劲来回揉搓,最后变成面团。



5、接下来说馅料。地瓜包一般都会有放香菇。我们用的香菇都是自家在山上的老杂木上,放入菌种,然后野外自然生长起来的香菇。这种香菇比大棚种的更香、更韧、更厚,口感更好,长的也更好看。大家自己欣赏下吧。那双脚是二掌柜的老婆的脚,这照片是15年正月拍的。





6、自家种的菜头,削皮后,用家里老旧的刨丝器刨成丝。



8、刨好的菜头剁碎。



9、五花肉,现在农村里基本也没人养猪了,杀猪佬们也都不自己杀猪了,都是去镇上拉杀好的肉回来卖,所以这个肉,应该没有小时候自家养的猪那种味道了吧,时间久了,我也记不清那种土猪肉的感觉了,偶尔还有一些人家会养两头,不过还没杀,肉已基本被定光了。有时我会想,我是不是可以回家专门养土猪,然后拉到大城市卖了,牌子就挂个王家山土猪。不过这也只是我想一想而已。我是大学生,不可能回去养猪的,这是我爸妈说的,大学生还回家种田,太丢脸啦。为这个问题我还跟他们翻过脸,不能明白为啥种田就丢脸了,但我终究还是到了厦门。

故事讲完了,继续地瓜包。

五花肉剁成肉末



10、五花肉在锅里先爆香,煎出油,然后放入菜头、胡萝卜、香菇(全部切成沫,还可以加鸡蛋)炒熟后,就是地瓜包的馅料。具体的我不会做,都是我妈做给我们吃的。看多了大概知道个过程而已。



11、所有东西都准备齐了,妈妈用她那灵巧的双手开始包地瓜包,通常做地瓜包,我们都会叫上姑姑啊、邻居啊一起来包,比较热闹,而且做地瓜包一般都是逢年过节,或者请客吃饭或者外面工作的小孩回家的时候才会做的。透着一股喜气。



12、包好的地瓜包,放满了足足一篦子。褶皱的形式有很多种,但是这里只拍到了一种,个人觉得比水饺是好看一些。



13、满满一锅的地瓜包,煮熟了就可以吃,还可以淋上妈妈牌特制酱汁,味道更好。有了地瓜包,就可以不用蒸饭,也不用做菜啦。(哦。这里拍到了三种褶皱的地瓜包。)



14、淋好妈妈牌酱汁的地瓜包。



15、这是我家15年的大年三十的年夜饭。那几大盆分别是地瓜包、牛肉汤、红菇炖鸡、鱼闷豆腐、清炒菜心、香菇红烧猪脚,满满的一桌土货,都是大盆大盆的,现在长大了更不喜欢吃肉了,要在小时候,这可是一年中最难忘、也最难等的一餐饭啊,我还能记得那种满心的欢喜,伴随着门外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和身上崭新的衣服。



好了,地瓜包就介绍到这吧,因为人在厦门,有些素材收集的不是很全,还不能给大伙呈现的太详细,以后再慢慢补充吧。晚安!

                                              -----------------2016年06月28日晚


    关注 王家山土货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