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人父母应该了解的心理学实验(第1期):爱的本质

 

爱起源于孩子对母亲的依恋,从这种依恋开始,人才能学会爱。在这种依恋里,什么是最重要的变量?今天介绍哈利•哈洛的一系列研究,他以研究婴儿恒河猴和母猴之间的情感而闻名学界,他的发现对当代的育儿理论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点击 快活慢养 关注我们,快活养娃!


科学实验离我们并不遥远,今天的主流认识可能就来源于多年前一个重要的实验发现。对孩子的认识、对亲子关系的认识、对教养方式的认识……都来源于前人的研究成果,我们才能不断进步。

从今天起,我们会为大家介绍一些历史上重要的心理学实验,不是为了做科普,而是希望通过这些富有启发性的实验,引发大家更多的思考,成为一个更好的爸爸或妈妈。
研究者


哈利•哈洛(Harry F. Harlow 1905—1981)英裔美国比较心理学家,曾荣获国家科学奖,1951年当选为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1958年当选为美国心理学会主席,1960年获美国心理学会颁发的杰出科学贡献奖。以研究婴儿恒河猴和母猴之间的情感而闻名学界,他的发现对当代的育儿理论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实验背景
在1950年代的心理学界,“爱”这样“不科学”的说法是不被心理学家们所接受的。所谓的“爱”被认为仅仅是出于基本的生理需求,比如:饥渴、疼痛和性。母亲对孩子的意义仅仅在于提供食物,我们爱母亲仅仅是因为爱她们的奶水。主流观点还认为,母亲和孩子过度的亲密会阻碍孩子的成长,使孩子在成人后仍旧对母亲过度依赖。



哈洛则不认同这些观点,他认为爱起源于孩子对母亲的依恋,从这种依恋开始,人才能学会爱。要想懂得爱,你必须愿意毁灭它。哈洛用恒河猴的幼猴做了一系列即使在当时看来,也有些冷酷残忍的实验。他做这些实验的目的,却是为了证明,爱,特别是母亲和孩子之间的爱,并不仅仅是喂食关系,婴儿需要社交和情感接触才能正常地发育成长。
实验过程
研究对象




哈洛选择了恒河猴作为研究对象。恒河猴94%的基因与人类相同,刚出生的幼猴比人类婴儿发育更成熟,已经有了一定的行为能力,而且它们的情感反应方式也与人类婴儿非常相似。
隔离喂养
哈洛把新生的幼猴从母猴身边拿走,在孤立的环境下抚养。结果他发现幼猴对盖在笼子地板上的绒布产生了极大的依恋。它们躺在上面,用自己的小爪子紧紧地抓着绒布,如果把绒布拿走的话,它们就会发脾气,这就像人类的婴儿喜欢枕头、小毯子和绒毛玩具。而当他把奶瓶从幼猴的嘴边拿走的时候,猴宝宝只是吧唧吧唧嘴唇,或者用爪子擦去它们毛茸茸的下巴上滴落的奶水,并没有出现焦虑的表现。



依恋地板上的绒布的幼猴

于是,哈洛发现,柔软舒适的皮肤接触是孩子产生依恋的一个重要变量,而不仅仅是食物。

但是,这些在孤立环境下成长起来的猴子,虽然身体健康,却没有正常社交的能力,呈现抑郁,自闭的行为。有些甚至在回到猴群后,绝食而死。有些即使被强迫交配后产下孩子,也会对自己的后代忽略,虐待。
替身妈妈
哈洛做了两个替身妈妈。一个用光滑的木头做身子,用海绵和织物把它裹起来,在胸前安装了一个奶瓶,身体内还安装了一个提供温暖的灯泡,这个绒布妈妈柔软、温暖,有着无限耐心,永远不会责骂孩子,而且可以24小时提供奶水。另一个妈妈则由铁丝网制成,与绒布妈妈相比,除了不能提供舒适的触感,其他方面完全一样。



八只幼猴被随机分为两组,一组由绒布妈妈喂养,一组由铁丝妈妈喂养。经过最初几天的适应后,令人惊讶的事发生了,无论由哪个替身妈妈喂养,所有的幼猴几乎整天与绒布妈妈待在一起。甚至那些由铁丝妈妈喂养的幼猴,它们在吃完奶后会迅速返回到绒布妈妈这里。虽然两组幼猴食量同样大,体重增长的速度也基本相同,但由铁丝妈妈喂养的幼猴消化不良,经常腹泻。说明缺少母亲的接触安慰使幼猴产生了心理上的紧张。



在受到惊吓或者环境改变时,无论由哪个替身妈妈喂养,幼猴都会跑到绒布妈妈那里寻求安慰,它们会把绒布妈妈当作安全基地,出去探索一下新环境,再返回绒布妈妈身边。

改进的替身妈妈
哈洛发现那些由用绒布妈妈抚育大的猴子不能和其他猴子一起玩耍,不能交配,它们的性格极其孤僻,有些甚至出现了孤独症的症状。哈洛于是制作了一个可以摇摆的替身妈妈,用这个替身妈妈哺育大的猴子基本上正常,它们每天都会有一个半小时的时间和真正的猴子在一起玩耍。

这证明了爱存在三个变量:触摸、运动和玩耍。如果你能提供这三个变量,你就能满足一个灵长类动物的全部需求。
邪恶妈妈
接着,哈洛设计了一系列邪恶的替身妈妈,它们有的会猛烈地震动;有的会对着幼猴发出怪声;有的会喷射高压空气,几乎能撕裂幼猴的皮肤;有的会从身体里弹出铁丝网,把幼猴打飞;有的会浑身弹出尖刺,刺伤幼猴。

可是,即使幼猴被吹得紧贴到笼子上,被打飞,被吓得大声尖叫,它们都会爬起来,再回到替身妈妈怀里,更加紧紧地抱住它们。因为受惊吓婴儿的本能就是如此,它们是不计一切代价都要紧贴妈妈的。
心理治疗师猴子


哈洛培育了几只小母猴,这些母猴在孤立的笼子里生活,但是也有机会每天和其他猴子有互动,并得以正常成长。当这些猴子3个月大的时候,让她们和那些在孤独环境下长大的有社交障碍的猴子接触。神奇的是,她们会执著地去跟那些猴子互动。经过几个月的不离不弃,那些猴子居然能渐渐恢复社会功能。这样的实验结果,给人以希望。
对父母的启示
仅仅向孩子提供食物和物质照顾是不够的,请抚摸他,拥抱他,给他安全感。

亲吻、拥抱孩子不是溺爱,“接触所带来的安慰感”是爱最重要的元素。

爸爸即使不能提供母乳,也同样可以与孩子建立亲密的依恋关系,成为孩子的主要照料人。

早期严重而持久的孤立,会使孩子丧失正常的社交能力,产生心理疾病,甚至影响终生。

给孩子提供丰富的视觉、听觉、触觉等多通道的感官刺激,给他充分的运动和玩耍的机会。

世界上没有不爱父母的孩子,即使被父母伤害,请珍惜这份无条件的爱。
- End -



快活慢养育儿群,欢迎扫码加入!
- 版权信息 -快活慢养编辑整理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投稿、转载或合作请联系我们

khmy2015@qq.com
公众号ID:khmy2015


快活慢养


分享育儿生活的点滴,传递有温度的观点。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关注 快活慢养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