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了“伪大牌”毒的中国人们。

 

如果把奢侈品比喻成毒品,大概一点也不为过。...



如果把奢侈品比喻成毒品,大概一点也不为过。许多人不但难以抵抗它的诱惑,而且还会购买成瘾。它们“高贵冷艳有型有款”,不仅是上层身份的象征,更能凸显不俗的生活品味,草根阶级甚至连门店都不敢踏足。当然,这只是在十年前……

现在,香奈儿、迪奥、LV满街都是,奢侈品店门口成群排队的大妈更成了现象级话题。在人们心里,奢侈品已不再那么遥不可及,它们正逐渐褪去曾经的“贵族”气质。

《2015年中国奢侈品报告》显示,中国人在全球奢侈品交易中占46%,与2014年持平,依然是全球第一大奢侈品买家群体。在中国人购买的奢侈品中,约78%购自海外。中国消费者购买全球奢侈品的金额同比增长9%,达到1168亿美元。中国人在海外的奢侈品消费金额增长12%至910亿美元,增速超过消费总额的增速。

 
 


那么问题来了,为何中国消费者舍近求远,选择到海外购买奢侈品?这是不是资本主义国家以奢侈品为武器,对中国进行的新一代经济掠夺?各大奢侈品品牌在中国的生存现状又如何?
四大因素导致中外价格悬殊
 

一、进口税率

虽然全球奢侈品价格呈现每年攀升的大趋势,但在不同的国家/地区,同样的产品也有不同的价格。中国内地由于综合进口税率过高,与其他国家/地区相比,在价格方面处于绝对的劣势。


▲ 中国内地奢侈品税率
二、销售成本

除了税收成本,高昂的流通成本也成为国内奢侈品价格高企的重要“推手”。无论是商业物业、店面装修甚至媒体广告,在遇到奢侈品品牌时都会有意识地“狠宰一道”,这些都推高了经营成本,最终全部转嫁到商品价格中去。此外,进场费、扣点、返点等中国市场的商业明规则、潜规则共同推高了经营成本。
▲ 中国内地市场利润收益表模拟


三、汇率大幅波动

近两年,国际市场汇率大幅波动导致中国与特定国家商品价格差异出现明显变化,这体现在价格高昂的奢侈品身上就更加明显。分析学家表示,随着欧元对美元的贬值,当前中国的奢侈品价格比欧洲高出60%-80%,而以往这一价格差为35%。
四、最严重的歧视性定价

奢侈品品牌在中国本身经营成本就不比国外低,同时又要获取更多利润,那么唯一的方式就是人为提高商品价格,这种行为在商业领域被称作“歧视性定价”。价格歧视带来的结果是国际品牌进入中国后的“档次”往往都能得到大幅提升:大众品牌摇身一变成为高端品牌,高端品牌向奢侈品品牌靠拢,真正的一线奢侈品更是把价格歧视发挥到了极致。中国市场完全就是人傻、钱多。
▲ 欧洲奢侈品牌典型的定价结构
 
伪奢侈品品牌分羹中国市场
中国消费者由于对国外品牌的认知具有局限性,缺乏判断力,加之崇洋媚外,盲目地迷信洋品牌,导致一些国外二、三线时尚品牌抓住了中国人“只买贵的,不买对的”的心理,通过宣传营销,摇身一变价格翻番,瞬间成为高端大气上档次的“奢侈品”。COACH、Michael Kors就是伪奢侈品品牌的代表。

以COACH为例,这个仅有几十年历史的品牌,在骄傲的欧洲人眼中,充其量就像我们穿佐丹奴,但是却在中国戴上了高贵的面具。COACH将商品年轻化、时尚化的同时,在营销上采用著名的“借光”概念,入驻豪华商场,与LV、GUCCI做邻居,利用明星代言,靠时尚杂志的狂轰滥炸,提升自己的身价。

COACH一个3000元的包包,成本仅为100元,而同一款包国内外差价可以高达50%。在加工方面,大部分的COACH都是中国代工厂做出来的,每只包的加工费大约只有真正奢侈品大牌的三分之一,且不说对花,就连五金都要差上一、两个档次,内里还是帆布的……
而让伪奢品牌大行其道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是中国消费者对品牌认知的薄弱,二是coach们希望以此来提升升价,他们故意在中国卖的比较贵,以中国人就是喜欢卖高不买低的心态去经营。但不论如何,这些对中国消费者而言,无意受伤最深。
电商门
ID:diansdoor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
    遍览电商风云,通晓商界百态!
商务合作
微信:cyzqx2013  QQ:1493593137


    关注 电商门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