坛背围张氏村落文化

 

坛背围张屋村,位于英德旧城裕光路。史载:古英州城外有坛背、下街、新城三围,坛背围最早,建于宋,兴于明、清。坛...



坛背围张屋村,位于英德旧城裕光路。史载:古英州城外有坛背、下街、新城三围,坛背围最早,建于宋,兴于明、清。

坛背围以张姓为多,人称张屋村,约有80户500多人。村中古民居约100间,大多面貌依旧,排列整齐,杉木门,青砖黑瓦。清代建筑多,小部分明代建筑,宋代墙基亦不少。

张屋村人才辈出。据《英德县志》和张氏族谱记载,该村人口繁衍快,从龙溪公至今三百多年,繁衍人口几千,分布于坛背围张屋、仙水塘、连江口、大蓝等地,迁居外省市、定居海外者亦多。清代,科举中榜举人、进士较多;民国至今,读书之风甚浓,社会名流甚多。

张屋村中的古楼、柱础、旗杆夹、碑石、古井、古匾、宋代生铁秤砣等文化遗产以及张懋德代弟充军、钦造张门黄氏贞节牌坊、张鼎邻力耕奉母等人物典故、丰富多彩的民俗、龙溪豆腐传统工艺、颇具影响的历史名人,共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村落民俗文化。

龙溪公到坛背,以做豆腐为业,其制作的豆腐驰誉省内外。时至今日,被人们称为“龙溪大豆腐”。

张屋村自张氏二世以来,后裔功名辈出,曾有“二十七朝衣同祭祖,同扫墓”的壮观景象;出六举人,如癸已恩科举人张鼎铉、壬子举人又仁等等,甚至有父子、兄弟、叔侄同科中举之佳话。满村书声朗朗,为英德少见之书香望族。

坛背张屋至今仍留下有研究价值的古建筑。

宗祠:张氏宗祠座东向西,二进回廊式结构,四门归水,下厅有杉木屏风,上厅摆放祖宗牌位,牌位上挂放“光裕堂”木匾。宗祠原貌保留较完整,属典型的清代客家人宗祠建筑风格。宗祠右边有一厅,为村民日常议事、会客场所,其结构与宗祠大体相同。

客家碉楼:该碉楼为三层防御性客家方体楼,墙高15米 、厚0.8米,外貌保留完整。

古井:村前古井两眼,一大一小,分列宗祠门坪左右,结构相同,有五百余年历史。该井是英德目前发现的唯一留有碑记、年代最久远的食水井,2003年3月,列入英德市文物保护单位。

“光裕堂”木匾:藏于张氏宗祠内,匾上横书楷体阳刻“光裕堂”,每字40厘米见方;有题头、落款。白马庙:位于村北原英德帽子峰前,已圯。贞节牌坊:位于祠堂旁,高约5米,已圯。全村古民居分四排,结构完好。

坛背围张屋,除张姓外,还有刘、关二姓。因行桃园之义,亲如兄弟,凡事相帮,守望相助。张氏在三姓中最为鼎盛,且立有明确的族规家训,内容关乎爱国家、遵国法、完国课、重人伦、孝父母、勤耕读、和宗族、重宗源、敦孝悌、重农商、笃亲友、恤贫困。

张屋村人的时岁节令习俗,亦与其他客家人大同小异。

春节:腊月廿三为“小年”亦叫“入年关”,家家劏鸡杀鸭,烧香烛放鞭炮奉神,送灶君上天。这天起,各家忙着“扫年”,房屋庭院、廊廓街巷、明沟暗渠,每个角落务必打扫干净,迎接新年到来。与此同时,还要添置小孩的新衣鞋帽(宽裕之家,也添置成人的)、新碗筷等。“小年”过后,做糖环、炸油糍、炸麻花、印米饼、晒薄丝(脆皮)等应节小食。


除夕,无论远在何方,人们都尽一切可能,回家欢聚。分家兄弟,亦依相聚吃年夜饭。推杯换盏中,各道一年之得失感慨,互派利是压岁,互祝来年吉祥。

年夜饭大鱼大肉,年初一却三餐素食,以示好生积德之愿。新春初一、二不准扫地,至初三日,方把一切污秽扫除,倒至远离村庄之大路口,烧香鸣炮,谓之“送穷”。

初十“人日”,成人凡见孩童,均派利是。这天有吊灯仪式,但凡上年家添男丁,或做或买花灯一只,上书“百子千孙”、“长命富贵”之类,吊于祠堂中,再把小孩名字红纸墨书,贴于祠堂祖先牌边之墙上。

元宵节:元宵节晚上,村民举行灯色、舞龙、舞狮等活动。

二月二:坛背张称二月二为“龙抬头”,家长带小孩野外踏青。

春分:“开墓门”,祭祖活动开始。是日至清明前,各姓氏祭拜族地(墓)、房地。

清明节:祭拜家墓。

端午节:到北江河赛龙舟,到野外拔来艾蒿、龙船花、桃枝等物,插于门楣之上以驱邪除秽。

六月六:坛背围有六月六开灯会的传统民俗。张屋村人在英德旧城的新街买下一处房产叫“公房”,公房出租所得,由族中各家轮流“做头”负责掌管。农历六月六这天,村中老少集中祠堂,负责人用公房租金买来猪肉、砵头,用门板垫着摆放在祠堂。用红纸写好户主姓名,对折放入砵头,按村中户数把肉平均分放在每个砵头内。

同时,凡本年添丁人家,需煮红鸡蛋,放在砵中,每砵两个;添女人家则蒸包子,每个砵头放两个。烧香奉神后,负责人打开砵头里的红纸唱名,唱到名的村民就捧着装有肉、蛋、包子的砵头高高兴兴回家。

七月七:“乞巧节”,日出前,村民用瓶罐去江、河装长流水,便于日后作药引、煮茶奉神。

七月十四:称“七月半”,也叫“鬼节”。晚上,村民到野外洒冷水饭、火灰糍、龙眼果,烧纸衣、纸箱等物,供奉先人和其它鬼魂,是为“示鬼”。

重阳节:这天,老人带孩童到附近的南山、帽子峰以及西来寺等地登高、拜神,祈福消灾。

十月初十:“牛节”,家家户户都做“熟粉糍”、黄糍喂牛(如果牛不肯吃,就用青菜叶包喂),把淖熟的黄糍粘在牛腰、牛头、牛屁股等地方,隆重犒劳农家的“大功臣”。

嫁娶习俗:男婚女嫁遵从“父母之命,媒灼之言”,讲究“门当户对”。家长托媒,或媒人寻觅说婚,对方肯首、合年生(生辰八字)后,男方送聘礼,包括布匹、三鸟(鸡、鹅、鸭各一对)、米、酒。聘礼以担计,多少视家庭经济而定。女方收到聘礼后,象征性回礼。送、回礼都要成双成对。女方回礼后,由男方择日成亲。

新娘出嫁前三天不准吃饭,只以鸡蛋充饥;要经梳面、梳髻、梳头“三梳”打扮。梳面也叫“取面”,取来麻线,一端用手抓紧,一端用嘴咬住,然后在面部上下摩擦、弹刮,把面部毫毛刮净。

结婚当日,男方派轿迎接。八抬或四抬轿,视男方家境而定。新娘上轿前,先到祠堂告祭祖宗。接亲队伍一路鸣锣开道,八音齐凑,“回避”、“开路”之牌具齐,路人纷纷避让,不得轻易冒犯,犹如官爷出巡。到男方村庄后,先在祠堂门口拜天地,接着进祠堂拜祖宗,再进男家拜高堂,入洞房。结婚当晚,新娘要把洞房门打开,内有几个德高望重的村中老妇作陪。房外人轮番向里扔鞭炮,洞房浓烟滚滚。第二天,新娘要早起挑水、刷锅、洗碗筷(有丫环陪嫁的,可由丫环代替)。三朝回门后,男方来接,女方全村人做糍治宴请新客(新郎)。末了,备上两根条长长的带叶甘蔗、两块粘在一起的黄糖以及枣子、花生果盒,由八音奏乐送回家。

坛背围张村的祠堂祭祀、打醮还朝、节庆舞狮等仪式,亦如其他客家村落一般。

文章来源:选自《英德历史文化普及读本》


    关注 张氏宗亲会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