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的来源-傅佩荣

 

至于一般人,如果未受教育则接近禽兽,没有恒产就无法恒心行善。即使是受过教育的达官显贵,也大都是争相求利而助纣为虐,造成各国争战,天下大乱。试问:在这样的环境中,孟子宣称「性善」,显然需要认真面对恶的来源的问题。...

恶的来源




朱熹主张人性本善,那么他如何解释恶的来源呢?综观《孟子》全书,其中反映了战国时代中期的实况,像「邪说暴行」、「率兽食人」之类的事件层出不穷。他还推溯到「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滕文公下〉)。至于一般人,如果未受教育则接近禽兽,没有恒产就无法恒心行善。即使是受过教育的达官显贵,也大都是争相求利而助纣为虐,造成各国争战,天下大乱。试问:在这样的环境中,孟子宣称「性善」,显然需要认真面对恶的来源的问题。
然而,孟子有孟子的解释,朱熹的注解所提供的则是宋朝学者的解释。我们先由朱注里面了解后者。

朱熹的作法,首先是把性等同于「天理」。他说:「性者,人生所禀之天理也。」「性即天里,未有不善者也。」(〈告子上〉朱注)那么,善性为何会有恶行?「人之为不善,乃物欲陷溺而然」。物欲是人对外物的欲望,这种欲望来自人的形气或气质(如耳目口鼻)有所偏差,亦即纵其私欲。朱熹使用这种二分法,把人性分为「天理」与「人欲」,然后主张「遏人欲而存天理」(〈梁惠王下〉朱注)。

然而,人欲一定不好吗?耳目口鼻或食色之性「本身」不能说是不好,不然人类如何生存繁衍?使其偏差的关键在于「心」。但是,朱熹接受程颐的启发,肯定「心也,性也,天也,一理也。自理而言谓之天,自禀受而言谓之性,自存诸人而言谓之心。」(〈尽心上〉朱注这样的心自然也是本善的。那么,人欲又是如何变坏的?

如果回归《孟子》原文,可知情况实在没有那么复杂。首先,孟子认为人要接受五伦之教,明白善的道理,然后由真诚而觉悟内心「向善」的力量。这是「不明乎善,不诚其身矣」(〈离娄上〉)。一般人未受教育而不明乎善,因而未能真诚;然后与人交往会以「利害」考虑,由此损人利己而做出恶行。儒家重视教育,其故在此。不仅如此,这种教育还必须是孟子所主张的那一套,因为别的学说可能使心「茅塞」〈尽心下〉,甚至,像当时流行的墨家与杨子,演变成「无父无君是禽兽也」的观点(〈滕文公下〉)。
其次,受了良好教育之后,还需时时警觉。孟子书中多次提及「弗思耳矣」,就是要人善用「心之官」,以自觉反思来领悟人格的价值与尊严,亦即要有羞耻心,他说:「耻之于人,大矣。为机变之巧者,无所用耻焉。不耻不若人,何若人有?」(〈尽心上〉)「指不若人,则知恶之;心不若人,则不知恶,此之谓不知类也。」(〈告子上〉)他要人把失去的心找回来,再让这个心发挥作用,表现「恻隐、羞恶、辞让、是非」四种要求,再做到仁义礼智四善。若不如此,则人生将在恶行中打转。

然后,他在〈告子上〉谈到水之性总是向下时说:「今夫水,搏而跃之,可使过颡;激而行之,可使在山。是岂水之性也哉?其势则然也。人之可使为不善,其性亦犹是也。」意思是:人性在正常状况下原本会行善,但外在的「势」使人做出不善的事。他谈到「富岁子弟多赖」时说:「其所以陷溺其心者然也。」亦即外在的环境,如社会是否公平,政治制度是否合理等,都是可能使人为恶的「势」。
因此,孟子本人认为:人的恶行出于不明善、不反思,以及未能抗拒外力的诱惑。这种解释不是比朱注所说的更合理吗?
文章由傅佩荣老师原创在本公众号发表,欢迎朋友们订阅转发。

△转载/投稿/合作请邮件至:cunchengshuyuan@163.com
点击下面标题直接阅读

—精彩回顾—

国学阅读的迷思-傅佩荣

儒家的人性论-傅佩荣

我对儒家人性论的理解(下)-傅佩荣

善于知言-傅佩荣

道德反省-傅佩荣

点击阅读原文,即可关注傅佩荣谈人生系列


    关注 佩荣哲学频道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