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145【美观】强菡:旗袍(四)云想衣裳花想容:被装扮的身体

 

有人曾把旗袍比喻成会跳舞的官窑瓷器。这真是一个极具想象力的比喻,瓷器的静态美和旗袍的动态美结合在一个身着旗袍...



有人曾把旗袍比喻成会跳舞的官窑瓷器。这真是一个极具想象力的比喻,瓷器的静态美和旗袍的动态美结合在一个身着旗袍女人的身上,既符合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女性娴淑温良的要求,也表现出新的社会风气之下女性接受外来思潮之后形成的身体观。“衣服是一个文化传播系统(cultural communication system),一种身体语言,讲述的是一个‘心理—生理—社会—政治’的故事。尤以妇女服装为其时最具戏剧性者,充满着矛盾冲突,危机重重,而又高潮迭起。这好像是一出通俗剧,因为情绪波动大,满溢着喜怒哀乐,包含着:‘梦想’(例如截发、男装,渴求取得男性地位);‘痛苦’(例如束胸,阻止乳房发育);‘恐惧’(例如因衣着不符常规,触犯封建禁例,惹起非议,受到惩罚);‘欲念’(例如解放身体,衣着暴露);‘愤怒’(例如断发短衣,加入社会改革运动,甚至从军北伐及抗日)等等。”①经过了“废除缠足”和“天乳运动”之后,新的女性审美观念已经确立:

“以曲线丰隆,色泽光润,体态苗条,才算是真美。然而曲线,大概可以分为面部曲线、胸部曲线、臀部曲线三大部。”“胸部曲线,也要丰隆突起才是美观,故西洋妇女多束腰装乳,务求胸曲线之丰隆。②

此时,实用已经不再是女人们追求的服饰观念了。除了实用,女性的服装一定要美观、时髦,可以突出身体美。在海派旗袍的黄金时代——20世纪30年代,那大概可以说是上海女人最性感的时代。上海人爱赶时髦,上海女人更是如此。她们追求旗袍的剪裁要能够完全突出身体的曲线,在视觉上呈现出“S”型的造型。很多时装店在时装的剪裁上都会对女性体态美的表现发挥到了极致。比如当时著名的时装公司云裳时装店,它的广告语就是:“本公司所制新装,为未来中国妇女服饰之总源,创中国未来的美的装束。”旗袍的样式不断变化着,长短的变化,开衩高低的变化,领口的变化等等,女性在购置新衣的花费上绝不手软,这都体现了上海女性时尚的生活观念。

影星徐来
女人在旗袍的配伍上面也是下足了功夫。什么样的旗袍搭配什么外套,高开衩的旗袍里面是光腿还是穿丝袜,她们都有自己的一套主意。当时的《良友》杂志等一些女性杂志经常会刊登一些当季服装的新式样供女性读者参考(见图:注释4、5)。高开衩旗袍还一度引起了卫道士们的抨击和不满。有这样一个有趣的事例。1933年,“明星影片公司摄影队去山东曲阜拍戏时,那位标准美人徐来把那双原装的裸腿出现在孔庙里,一时大遭夫子的七十几代孙的圣裔的反对,险乎闹了乱子。虽然女子穿袜与否,事实上无关宏旨。但在中国的许多场合,这一区区一袜之微,却往往是全社会的礼教的屏藩呢。”③有这样一种共识,在穿衣成为人类的日常行为之后,偶尔袒露体肤可以带来强烈的性刺激。难以想象在当时,大美人徐来将自己的一双裸腿的美腿出现在众人眼前时,谁能够将自己的目光从这位性感美人身上转移开。


海派旗袍独特的中西结合服饰语言,构筑了民国时期上海女人性感娇媚的外表形态。这在上海竹枝词里也有描述,如:“衣衫新样漫经心,或制斜襟或对襟,尚有衫裙同一色,四周阔滚皱纹深”。女人与旗袍的结合,赋予了身体一种全新的语言,也是当时都市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带给人们独特的视觉体验,成为世界眼中的最典型的东方符号和视觉奇观,民国时期独特的都市女性形象也由此而形成。
(文章图片均采自网络)


①吴昊.中国妇女服饰与身体革命(1911—1935)[T].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8.

②观我生:《女子束胸与胸部曲线》(《民国日报》广州 1928年1月17日),第8页

③嘉謨.《关于裸腿的出现》(《妇人画报》上海 第19期,1934年6、7月),14—15页

④秋季新装,《良友》,1930年第50期,第20页

⑤春季新装,方雪鸪作,《良友》,1935年,第55期,第20页

⑥图片引自:刘瑜.中国旗袍文化史[T].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11.第111页。此图为画家叶浅予所作的漫画《王先生》系列中的一幅。图片中的女士身穿一件大花图案的旗袍,细腰丰臀,引得身后的两位男士驻足观看,品头论足。
长按下方二维码,加入杏坛林荫
编辑:李小婷


    关注 杏坛林荫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