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144【陶器时代】林少雄:彩陶梦

 

这套丛书历经重重困难,终于要面世了,此时此刻,心里有诸多感慨,虽然从最初策划和确定选题,然后联系作者、写成书...



这套丛书历经重重困难,终于要面世了,此时此刻,心里有诸多感慨,虽然从最初策划和确定选题,然后联系作者、写成书稿只是短短的五、六年时间,然而这其中却有着局外人所难以想象的困难和痛苦……

我出身于大西北的一个仅能维持温饱的家庭,从刚上初中起,就参加了那一场全民动员的改造山地、平整梯田的农业学大寨运动。当时劳动的艰苦,随着时间的推移渐渐变得淡漠,而印象最深的当是挖掘出的遍地的石斧、陶罐等等。当时众多的石器和陶器,成为了我们这些少年在强度极大的劳作之后放松疲惫身心、调节单调生活的极好“玩具”。当我们拿着石斧挖掘那甜中带涩的甘草根,当我们将陶罐作为在河中捉鱼时装鱼的容器时,我们丝毫都没有想到,自己是在出自本能地用我们祖先的伟大发明来从事数千年前他们就已开始的采集和捕鱼的劳作,只不过其中唯一的区别是,先民们是为了维持生计,我们则是觉得好玩而在游戏。当然,对于先民们这些伟大创造物的意义,也并不是一无感知,有时太阳落山,暮霭即合,四周是一片寂静,每当此时,一个人独自抚摸把玩着那温润清凉、光洁细腻的石刀和石斧,或者注视着那色彩艳丽、工艺精湛的彩陶器皿,不禁为其花纹的优美和质地的精致所吸引,同时也为这些器物发明者的精构妙思和鬼斧神工所诱惑,常常陷入无头无绪、无边无际的幻想和痴呆之中……从小到大,彩陶与我的生活关系是如此密切,以至于稔熟于心,成为了我童年生活的唯一“玩具”和从童年到青年整个生活的唯一见证者。

除了这些我们的“玩具”,更多的陶器,则被农民们用作生活器具,或作鸡食盆,或为储物罐,而更多的时候,则是被拴上绳子,高高地挑在扁担上,串街赶集,或装入一斤煤油,或盛上半斤食盐。于是在那些艰苦的日子里,这些五彩缤纷的陶器,经历了遥遥数千年历史的烟云,在继续发挥他们最原始的实用功能的同时,也点缀了这些器物发明者的后裔们日复一日却又黯然无色的生活……

后来逐渐年长,恰值恢复高校招生,于是为了将来能够有一碗饭吃而先拼命装进知识,接着是应付大学丰富多彩而又紧张异常的生活和学习,随后又是面临毕业分配、最终留校任教,之后便是长达八年的教学生涯,最后又是为了“充电”和取得文凭而开始的攻读学位的历程……如果说十八年前参加高考是为了找到一个“饭碗”,那么今天的学习则是一种理性的自觉。在这其间,知识界一次次地出现热点问题,八十年代初期的“美学热”,八十年代中期的“文化热”,自己每一次都虔诚而又痴迷地投身其中,虽然没有能够出现期待中的收获,但是无形中培养了自己热爱理论的兴趣,正是在这一次次的学术热中,自己浮光掠影地阅读了大量的经典著作。当这些热点过去之后,自己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即文化是什么?中国文化的特征如何?文化起源和发生的内在机制又是什么?这些在大家们看来不值一提的问题,却困扰了我很长时间。也许是自己“道行”太浅,也许是自己理性思维较弱,在对那些大家们对中国文化的特征归纳得那么条理分明而感到由衷钦佩的同时,又为自己对整个民族文化因博大而感到无所适从而感到羞惭不已。即使看到别人迥然相异的学术观点,也感到各有道理,无所适从。进入九十年代,随着人们学术观念的日渐多元和学术兴趣的不断广泛,我也开始试图寻找自己学术上的立足点和突破口。正是在这时候,一天晚上,突然做了一个梦,梦中自己又回到了童年时代,并且成为了一位陶器制作者,烧出了遍地璀璨夺目的彩陶……这次我破例醒得很早,学术上的困惑与从小对彩陶的神秘感,再考虑到自己的知识结构,促使自己将彩陶之谜的破解与文化学、美学的研究结合起来,力图从文化学的角度尝试破解彩陶这一千古之谜,于是形成了这套丛书的雏形。

理想的树立只需要一时的灵感和激情,而实现理想却需要坚实的功底和坚韧不拔的毅力,这一点自己不是不明白,也不是没有心理准备,然而一旦投入进去,其中的艰难却远非自己始料所及。

首先是自己知识准备的不足。要想对作为人类一种最初的、独具特色的文化现象的彩陶有一个较为深入的了解,首先必须涉及到考古学、人类学、文化学、历史学、文字学等诸多学科的领域,而自己虽然一直是杂取博收,但毕竟没有经过专业的系统训练。但既然目标已经确定,只能坚持走下去,唯一可行的则是加紧补课,其中的乐趣和困难非文字可以表达,以至有时学友们戏称我入错了门,应该去学考古专业。经过几年的努力,虽然还没有真正入门,但总算找到了一点感觉。

其次是实物资料的难觅。原想自己从小生活在“彩陶之乡”,虽然实物难以大量收藏,但拍摄一些图片总不成问题,谁曾想到,这个不成问题的问题,却几乎毁坏了整个计划。博物馆展出的彩陶,一般不到其收藏的数十分之一,即使展出的,不仅不让拍照,且由于种种人为的原因,不是随时都可以看到,别的则永远无缘见识。个人收藏的,除了一些美术工作者外,绝大多数是文物贩子走私的,这些彩陶鱼珠混杂、良莠不一,且经过多次转手,其出土地和同一类型文化依存已不可寻觅,贩子们又唯利是图,且固定性极小而流动性极大,所以要想借来仔细研究,简直是不可能的。

第三,是自己经济上势单力薄。要想对彩陶有一个理性认识和把握,必须要有丰富的接触彩陶实物的大量感性经验,这方面虽然以前接触过不少,但都是随意见到的,往往不多加留意,待到需要注意时,彩陶已急剧减少。虽然在最初不太顺利,但经过这么多年自己的处处留心和不懈努力,总算还差强人意。最大的问题来自经济上的压力。自己这几年基本上是拿着收入最低地区的工资,在消费最高的城市生活,同时还要想尽一切办法四处出动,拜师求教、寻找材料、实地考察,交通费、材料费、食宿费,没有得到丝毫的资助,以至于债台高筑、囊中羞涩,经济上几近于奔溃的边缘,多亏亲友师长的热情鼓励和支持,才得以坚持下来。

第四,是个人学力所限。对彩陶文化进行全面的读解和认识,非一人一时之力可以完成,而自己所处的圈子中,每个人又都有自己的专业和兴趣,都在忙着自己的事情;其它专业的人,又对这些东西因不太熟悉而兴趣不大,所以从一开始起,寻找同志便成为了一件关系到这个计划能否实行的重要条件之一。大的方面主要就遇到了这样多的困难,具体的困难则是难以尽述。

当然,我们也有自己的优势。首先是对彩陶的熟悉和热爱。我从小生活成长的家乡,现在虽然干旱贫瘠,然而在史前时代却是极为发达和繁荣的,这个从迄今发现的众多的新石器时代遗址和大量的文化遗物可以得到证明。在全国发现的这一时期的文化遗存中,甘肃境内发现的遗址数量最多(两千多处)、文化类型最全(从早期至晚期)、彩陶文化数量最多(约占百分之八十以上)、文化品位最高。而我所处的时代,正好赶上彩陶大规模出土的时候,所有这一切,都构成了我成长的文化背景。如果没有这一片丰厚的文化土壤,如果没有适逢其时,从小在这种文化环境中的耳濡目染,就不可能有对彩陶文化的痴迷和热爱,也就不会有破译这一文化之谜的理想和梦想、当然就更不会有持之以恒坚持下去的信心和勇气。

其次是我们有自己的专业优势和选题优势。由于专业方向的要求目的不同,一般的专业都有着自己的侧重点,如考古学主要侧重于文物的遗存分析、遗物分类和年代断定;美术学更多地侧重于其艺术形式的探寻;美学工作者虽侧重于理性分析和理论构建,但一般人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很少能够接触到实物资料。现在这套丛书的作者队伍,基本上可以说是既有一定的理论功底,又在长期的研究中接触到了大量的实物资料,同时又对彩陶及原始文化的研究具有浓厚的兴趣,且都有各自的特长和优势,这就为全书的完成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另一方面,我们自认为这套丛书选题比较新颖。目前,随着文化学研究的不断持续深入,世界范围内对人类原始文化的研究方兴未艾。对艺术和文化起源、本质特征的深入研究,有待于艺术发生学研究的进展,而艺术发生学研究的进展,很大程度上则取决于对原始艺术和原始文化的研究。彩陶文化典型、集中地体现了原始绘画、原始雕塑、原始乐舞以及原始民俗生活一切方面的特征,是原始审美文化的最高体现,所以以彩陶文化为特殊“文本”进行研究,既有代表性,又有典型性,对研究文化与艺术、并进而探究其起源、把握其本质,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三,作者队伍可以说是志同道合。在这次实行计划、寻找同志的过程中,值得欣慰的是几个志同道合、认真负责的作者有缘走到了一起,这也许要比这套书的成功,意义更加重大。这些人不仅为学踏实认真、待人谦和平实,且在各自的岗位上都有所建树。如蒋书庆先生从七十年代初就致力于彩陶纹饰的研究,不仅有几十篇专门研究彩陶文化的文章在《美术》、《丝绸之路》等刊物上发表,而且于1989年在中国美术馆以《甘肃彩陶图案》为题举办展览,引起轰动,并得到了文化艺术界前辈及其他人士的广泛好评。著名美学前辈王朝闻先生在给作者的信中对其研究给予了较高的评价并提出了建议:

这样从天文学、易学来解析彩陶纹饰的方法,我认为是值得肯定的一种极可能破谜的探索。审美活动不能排除一定程度的猜测,有关彩陶纹饰的意义的探索结合天文学——易学来作猜测,可能获得有准确性的判断。可能把彩陶纹饰的秘密创造性地揭示出来。基于这样的猜测,我才读到你对纹饰物候的象征意义的提法觉得既有趣也有益。……除了专题的文章,可否为专著定个较大的计划?目前出书虽难,但有份量的著作肯定能和读者见面的。……

程金城博士具有扎实的学术功底和敏锐的艺术感觉,他已有五十多篇论文在《文学评论》、《文艺研究》等刊物上发表,并有多部学术专著出版。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他的博士学位论文中关于“原型”的分析,得到了各位评委的高度评价。户晓辉博士长期致力于原始文化的研究,有数十篇学术论文和译文发表。他的专著《岩画与生殖崇拜》,以其开阔的视阈、丰富的资料和新颖的观点受到了学界好评。虽然至今缘悭一面,但我们的合作非常愉快。林少雄长期对彩陶文化倾注了浓厚的兴趣和无数的精力,并有多篇文章在《中国典籍与文化》、《学术月刊》、《文艺研究》等刊物上发表。作为这套丛书的策划发起者和具体组织者,他做了许多他应该做的幕后工作。总之,这是一支有一定素质、志同道合、团结一致的作者队伍,惟其如此,才保证了丛书的顺利完成。

第四,是出版社的眼力与魄力。目前出版界面临着学术类书籍出版的双重压力,一方面要张扬人文精神、出版高质量的学术著作;另一方面又要讲求经济效益,为书籍的发行营销而考虑。在此严峻形势下,上海文化出版社以其大家的气魄和过人的卓识,毅然决定出版这套丛书,可以说是文化界的幸事。特别是郝铭鉴先生、林爱莲女士等人给予了这套丛书持续的鼓励、关心和支持。如果没有他们的及时督促、大力帮助和辛勤劳动,这套丛书就不可能问世,所以在这里我谨代表丛书作者对他们付出的辛勤劳动表示由衷的敬意和诚挚的感谢。

有了以上困难,我们才能全力以赴地克服困难,全身心地投入这一工作;有了以上有利条件,我们才能较为顺利地完成书籍的写作。正是这两方面的作用,才使得这套丛书得以诞生。
这套丛书共四册,它们分别是:林少雄博士的《人文晨曦——中国彩陶的文化读解》、程金城博士的《远古神韵——中国彩陶艺术探源》、蒋书庆先生的《烛天燎火——彩陶图画与汉字起源》和户晓辉博士的《泥土之歌——中国彩陶与岩画》。这五本书内容上互有联系又各有侧重。作为一套丛书,其共同之处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每本书都是将彩陶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力图以文化学的观点对其进行分析和展开论证;且能做到视野开阔、资料丰富、论据充分;第二,提出了一些较为新颖的学术观点,如“陶器时代”的提出及界定、汉字发生的文化考证、艺术的界定及发生学探源……都有一些前人所未曾提出或未能加以系统研究的观点;第三,对某一具体的现象,既不拘泥于现有的观点,也不拘囿于一个方面的定论,而是提倡观念多元、方法多样、视角多变;第四,书中都配有大量插图,这在更加形象地说明观点的同时,还做到了图文并茂,消除了一般学术著作严肃有余、活泼不足的缺憾。

组织这套丛书的初衷,是对作为一种特定文化现象的彩陶进行多角度、多方位的考察,所以从选题制定初期,就有一个想法,就是每一本书都侧重从一个方面切入,以便追求论题的相对完整性与独立性。因为是“中国彩陶文化丛书”,所以最初的立足点主要在两个方面,一是将彩陶看作特有的一种文化现象来加以研究;一是运用文化人类学的方法对彩陶文化进行多角度的分析。所以最初考虑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艺术的角度。彩陶作为人类史前时代最系统、最完整的物质文化创造,除了其实用功能以外,可以说是一种最具有审美意识的创造。然而其是否为“艺术”,如果是“艺术”,那么它自身的内涵及界定是什么?它与我们通常所称谓的“艺术”又有何异同?如果不是“艺术”,那么它又与我们后来所称谓的“艺术”是一种什么关系?我们能否通过其对艺术的发生进行探寻?这便是现在程金城博士《远古神韵:中国彩陶艺术研究》这本书的最初设想。

2、形式的角度。无论是人类的何种创造,一般总是以一种特定的外在形式表现出来,甚至在一定意义上说,人类的文化创造首先表现为形式的创造。我们要想对其有所认识,就不能不涉及到其形式。而彩陶文化,正是以其特定的千姿百态的形制和五彩缤纷的色彩,创造出了一种内蕴丰富的“有意味的形式”。如果能够对这种特定形式进行探讨,那就有可能对其本质有一个特出的把握。彩陶的形式,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纹饰,一是形制。形制的发展和演变有其特殊的意义,但由于我们对其思考还不够透彻、研究还不够深入,同时也没有找到合适的合作者,所以只能分解化入每个人的书中。对于纹饰的探讨,即是现在蒋书庆先生的这本《烛天燎火:彩陶图画与汉字起源》。

3、文化角度。中国彩陶文化是华夏先民伟大的文明创造,它不仅以其独立的文化品位成为了后来人类文化“高不可及的范本”(马克思评价希腊神话语),同时也对后来的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是学界毋庸置疑的共识。然而它究竟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怎样的影响?作为华夏民族共同的创造,那么它同其它文化现象之间有什么关系?它在整个中国文化体系中的作用和地位,是否具有希腊神话在整个西方文化体系中的作用和地位?对这一问题的尝试解答,形成了林少雄博士的《人文晨曦:中国彩陶的文化读解》。

4、比较的角度。文化的比较研究方兴未艾,就个人的陋见,比较研究的意义,一方面是在比较中突现出研究主体的意志和研究物的特质,另一方面则是进行方法论的探讨,在比较中构建出一个独特的体系。作为彩陶文化,它是否具有比较的可能性?答案无疑是肯定的。就彩陶文化比较的范围看,可以有两种,一是同类比较,即中西彩陶文化的比较;一是同性比较,即属于同一时期、同一性质的彩陶与岩画的比较(我本人认为,彩陶和岩画具有同一文化属性)。对于中西彩陶文化的比较,由于条件所限,国外彩陶的资料我们收集得很少,故只能暂付阙如,以待来日,这是我们这套丛书最大的缺憾。彩陶与岩画的比较,既有同一性,即两者都是原始时代人们的文明创造,都具有大致相同的文化意蕴,这使得比较成为可能;又有差异性,如创造者及其文化表征(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分布地域及表现方式等等,这使得比较有了意义。这就是户晓辉博士的《泥土之歌:中国彩陶与岩画》一书的起因。

5、具象展示。中国彩陶文化以其独特的魅力征服了不同阶层的不同人们,然而由于年代的久远和质地的脆弱,很难保存。即使穿过岁月的重重幕幛侥幸保存下来,也是“养在深闺人未识”,一般人很难一睹“芳颜”。另外一方面,随着国家的开放,泥沙俱下,走私贩私日益猖獗。由于本人从小生长在遍地彩陶的大西北,既对彩陶有着浓厚的情感,又为彩陶的日渐减少而深感痛心,于是觉得自己有责任、有义务为保存祖先的伟大创造而尽到自己的菲薄之力。然而本人一不是专业工作者,二没有一定的经济实力去收藏,所以只好采用拍照的方式保存。当然,这客观上起到了两点作用,一是更加丰富和完善了彩陶的品类,二是为研究者提供了一个较新的“文本”,这就是现在的《绝代风华:中国彩陶图录》。

作为个人的研究与写作,丛书又保持了个人独到的学术见解和独特的学术个性,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程金城博士在《远古神韵:中国彩陶艺术研究》一书中,以彩陶为基点进行文本研究,对“艺术”这一概念进行了重新界定,这种界定本身如何姑且不论,单就其以扎实的实物材料和多年的实证研究为依据,就已具有了非同寻常的意义。同时他提出在人类艺术的发生史上,彩陶是处于一种由非艺术向艺术过渡的中间形态,值得重视。

蒋书庆先生可以说是我们这套丛书作者群中真正的专家,他从七十年代开始彩陶纹饰的搜集与研究,他以自己严谨细致的作风、扎实丰富的美术功底和坚韧不拔的毅力,积累了大量的彩陶资料。他又出身于书香门第,从小受到家学的濡染,对文字学有一定的素养,这种特殊的知识结构,为他以后将彩陶纹饰与甲骨文结合起来进行比较研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他待人谦恭平和,惟其如此,才可以数十年如一日地坐冷板凳,一点一滴地去破译这部“天书”,于是有了许多新的发现。他提出将人们习惯称呼中的彩陶纹饰命名为“彩陶图画”,可谓观点新颖。特别是他从一个与甲骨文的“燎”字极为相似的彩陶符号入手,拓展视阈、多方求证、苦心营构,终于发前人所未发,开出了一条探索彩陶纹饰与汉字起源的独特思路,因而也就有了《烛天燎火:彩陶图画与汉字起源》一书的基本构架。

户晓辉学兄虽然地处边陲,然而他在攻读硕士学位其间曾师从叶舒宪教授,毕业后又经常书信研讨,深得乃师治学风格;在工作岗位上又坚持不懈地进行文化人类学方法论的探讨和对原始文化的研究,著有《岩画与生殖崇拜》一书;随后又赴山东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如果说边地的生活,使他既可以接触许多实物资料、又可排除外界的喧嚣而进行独立思考,那么学院的生活,则为他的著述提供了严谨的思维与开阔的视阈,可以说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在《泥土之歌:中国彩陶与岩画》中,他能以翔实的资料、开阔的视野进行论证,且将作为史前重要文化遗存的彩陶与岩画进行比较,课题本身就已有了新意。

林少雄在《人文晨曦:中国彩陶的文化读解》中力图将彩陶与整个中国文化联系起来,并对彩陶这一特殊的文化现象在整个人类文明史上的意义进行了发掘。他在书中第一次提出“陶器时代”这一文化史阶段的划分概念,希望能引起不同的争鸣,以活跃学术空气。

当然,这套丛书也还有不统一之处,这一方面是作者身处异地,为更多的切磋带来了一定困难,另一方面则是我们的有意为之,以便保持每个人独特的学术个性与独立的学术观点。同时无形中也就进行了文化研究中多元开放的方法的尝试,特别是对于同一个问题(比如大到艺术的发生、阴阳观念的起源,具体到对“道”与“器”的关系、“圆”的内涵的探讨等),既有共同的兴趣,每个人又都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探寻,这样无形中可以多元互补,既提供了破解的多种可能性,又促进了研究的深化。书中也有一些观点不一致甚至相左(比如对于“艺术”的界定等),但只要能够自圆其说,也给予保留,完全没必要单一求同。

总之,这套丛书是一次文化研究的新的尝试,由于我们的知识、学养与经验都存在着一些欠缺,书中定有许多缺陷、漏洞、甚至荒唐之论,不揣冒昧,斗胆奉出,恳请读者诸君多多赐教。

这套书的完成,并不意味着我们研究的结束,恰是一个开端,今后的路正长。

对于我本人而言,也并不意味着已经走出了那个遥远的梦境。

梦,才刚刚开始……

1996年暮秋于松花江路2500号复旦南区3号楼503宿舍

(附记:本文为林少雄主编的《中国彩陶文化解密丛书》的前言,完稿于1996年,2001年上海文化出版社出版。原计划分六册出版,最终出版有林少雄著《人文晨曦:中国彩陶的文化读解》,程金城教授著《远古神韵:中国彩陶艺术论纲》,蒋书庆教授著《破译天书:远古彩陶花纹揭秘》,户晓辉研究员著《地母之歌:中国彩陶与岩画的生死母题》。原丛书尚计划有《双峰并峙:中外彩陶比较》,因未找到合适的作者,未实施;还有《绝代风华:中国彩陶图录》,因出版社考虑到出版成本,未出。)
(文章图片采
自网络)
关于作者:
林少雄,甘肃陇西人。西北师范大学文学学士,复旦大学文学博士。现为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视像文化理论、艺术史与艺术批评、中国文化与美学。数十年来以读书、教书、著书为业、为乐。主要著述有《口腹之道》《身体的守护》《古冢丹青:河西走廊魏晋墓葬砖画》《洪荒燧影:甘肃彩陶的文化意蕴》《守护生命》《人文晨曦:中国彩陶的文化读解》《视像与人:视像人类学论纲》《意识形态的形象展示:纪实影片发展与执政党的文化策略》《纪实影片的文化历程》等。主编有“中国彩陶文化读解”、“审美随笔”等丛书及《镜中红颜:华语电影的性别体认》《多元文化视阈中的纪实影片》《影视理论文献导读》等。其中《新编艺术概论》入选国家“十一五”重点教材规划,《影视鉴赏》入选中国普通高校公共艺术课程教材。
长按下方二维码,加入杏坛林荫


编辑:李小婷


    关注 杏坛林荫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