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四大误区,家长你中招了吗?

 

大家好,暑假您和孩子制定好假期计划了吗?如何让孩子度过一个快乐又有意义的暑假呢?看看家长和孩子在暑假怎么过存在的一些误区,看看中招没?...



误区一:暑假就是给孩子玩的?

建议孩子每天坚持学习和阅读

部分家长认为,孩子在学校里辛苦了一学期,趁暑假好好放松一下,多玩俩天无所谓,开学前把心收回来就行。而且有的家长本身工作较忙,没时间管孩子,干脆对他们放任自流,只要不闯祸就行。家长这样的观念容易让孩子误以为暑假可肆无忌惮地玩乐。如一些孩子就整天沉迷于电脑游戏或一电视为伴,导致暑假作业不写或应付差事的乱写等。暑假是该放松,但要张弛有度,所以,家长最好和孩子约定每天玩和学的时间,建议孩子每天的学习时间不低于俩小时,最起码保证暑假作业能在开学前完成。如果孩子愿意把暑假作业提前做完,剩余假期可实时减少为每天学习一小时,学习内容也可丰富点,比如阅读一些课外读物,预习下学期的功课。隔一天写一篇等。此外,如果可以的话,尽量让孩子保持在学校的作息时间,可稍晚熟晚期一个小时。



误区二:只重计划制定,忽略实施过程

建议家长加强对孩子学习计划完成情况进行监督。

每到暑假,一些家长常见的做法是让孩子制定一份学习计划,规定每天几点到几点做作业,几点到几点看电视,孩子自己签字保证。虽然计划制定的很详细,但作为家长几乎很少监督孩子完成没,没有实质性的检查。由于孩子的自制力薄弱,很容易只顾着玩,对学习计划执行不到位。建议家长和孩子一起制定计划,制定计划尊重孩子的意见,家长孩子都签字,提升这份计划的权威性。计划实施期间,家长做到监督监管到位,如果完成的好,可以口头表扬或奖励:如果没完成,当天就要监督孩子完成,不要养成“拖“的习惯”。

误区三:待在家里最安全

建议孩子多参加社会实践

暑假里,大多数家长需要上班,一些家长担心孩子独自出去玩,可能发生安全问题或跟一些社会青年学坏,索性把孩子关在家里。殊不知,学生在学校热闹惯了。突然一个人被关在家里,没有父母陪伴,也没有伙伴一起玩,日常生活只有看书学习·看电视·玩电脑等寥寥几项,时间长了,容易出现孤独,情绪低落等心理问题。建议家长让孩子参加一些诸如志愿者活动之类的社会实践。如为社区做环保小宣传员,看望孤残儿童等家长也可让孩子参加与自己工作相关联的实际活动,比如家里开饭馆的,不妨让孩子洗洗碗,端端胖子;如果家里做小生意的,不妨让孩子去吆喝俩声。家长也可以创造条件让孩子体验生活,比如和农村孩子对换家庭,或陪孩子去乡下的亲戚朋友家转转,或陪孩子做一次长途旅行等。另外家长尽量做到每天和孩子谈一次心,及时了解孩子的心理状况,让他感到父母的关心。

误区四:兴趣班报的越多越好

建议报兴趣班要讲究适度原则

部分家长把暑假当作是孩子补习功课的好时机,也不管孩子同意与否,一下给孩子报了几个文化课方面的兴趣班,也有一些家长出于攀比心理,看见身边的家长报了那么多兴趣班,生怕自己的孩子落后,也跟风报了很多兴趣班,导致孩子一个暑假都在学习,比平时上课还累。建议家长根据孩子的意愿报兴趣班,不要一味包办,否则孩子不愿意学,学习效果也不好。可报一门平时孩子较为薄弱的文化课,如果孩子学有余力,自己也愿意多学点知识,可适当多报几门,其余还是以孩子感兴趣的休闲运动方面的内容为主。



喜欢本篇文章,请随手点赞,欢迎分享到朋友圈


    关注 学习在领航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