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前放轻松,考试才成功

 

离考试越近,越容易慌乱,面对一大堆要学习的东西,不知从何处着手。其实,只要安排合理,科学利用这仅剩的时间,正...





离考试越近,越容易慌乱,面对一大堆要学习的东西,不知从何处着手。其实,只要安排合理,科学利用这仅剩的时间,正确面对此次考试,完全可以既能够得到考前的放松,又能保证在考场上正常发挥。>>>>

那么,离考试越近越慌乱该怎么办?

 
1、与之前的目标做对比,正确评估自己

为什么一开始就强调“正常发挥”而不是“超常发挥”?事实上,如果考试中你能将平时的水平展现的淋漓尽致,其实就是“超常发挥”了。

考试之前,你需要正确评估自己的水平,可以自我提问“之前制定的目标都实现了么?哪一个知识点掌握的还不够熟练?遇到不会的题会胆怯放弃么?”等一系列问题。

在学习上和心态上进行自我检测,不可盲目乐观,高估自己的能力,也不可自我贬低,还没上战场,先缴械投降了,一定要保持一个平衡的心态,这对接下来的考前突击、考中发挥都有很大的帮助。

2、运用“目标学习法”,临时抱佛脚也能提分

调整好心态之后,该思考如何抓住最后几天的时间来有效复习、提高分数了。在这里,建议使用“目标学习法”。目标学习法是美国心理学家布卢姆所倡导的,运用到考试中可以理解为:查漏补缺,制定具体的学习小目标,可以在短期内完成,以增强对考试的信心。

比如,考试将近,当你不知该如何复习英语时,不妨临时抱佛脚,运用“目标学习法”来制定一个短期内可以实现的小目标,这个目标可以是“这个单元有3个语法掌握不熟练,那么每天下午3点到4点攻破一个,习题辅导,熟练掌握,共3天完成”。当然,你也可以据此延伸到其他各科。

我们并不是在提倡“临时抱佛脚”,只是现在时间紧促,抱一个具体小目标的“佛脚”总比眉毛胡子一把抓要有成效的多,而且如果你能完成这个小目标,既可以掌握新知识,又能享受成就感,增强对考试的信心。

3、总结出适合自己的答题技巧和应对方式

大部分同学看到试题的第一感觉是“这题我做过”,但是真正去做时,往往丢了思路,忘了方法。做过的题再做就不会了、答题思路混乱、遇到难题毫无头绪……究其原因,是平时没有注意总结合自己的答题技巧和应对方式,才出现种种窘况。

所以,尽管考前时间很宝贵,也要留出一部分时间进行总结属于自己的答题技巧和应对方式,以便在考场上不管遇到什么样的题目,都能保持头脑清晰,迅速整理好答案。

4、了解“位次”意义,正确看待分数

“位次”作为填报志愿的科学依据之一,是指“文史类或者理工类考生的高考成绩在全省该科类考生中属于哪个位置”。

根据平行志愿投档办法“位次优先”的投档原则,考生按总分从高到低排序进行投档,高分者优先,如果两个考生分数相同,符合同一所高校投档条件,则依次比较语文、数学(文/理)、外语、文科综合/理科综合科目的成绩,对单科成绩高者优先投档,单科成绩均相同的同时投档,直至完成该校招生计划。

所以,“位次”能够更精准的定位成绩,体现考生的实际成绩情况。这次期中考试,作为进入新高三后的第一次大型考试,考生可根据各校、各市甚至各省的分数成绩排名,大致判断出自己的位次位置,所以即使分数并不尽如人意,也并不代表你的成绩下降了。

如果位次提高了,那么整体上来说,你的成绩是上升了。因此,明确“位次”的意义,不要过度关注分数,正确看待分数,保持平常心,就能按部就班稳步复习,轻松应对期中考试。

5、做好考前准备工作,以免临时慌乱

往年的考试中不乏到了考场才发现没带笔以至于影响考试心情的例子,这是考前紧张之下丢三落四的表现,所以要提前准备好考试用具。还要根据考试时间提前调整好生物钟,留出充裕的时间去考场,以免“睡过头”耽误考试;

在饮食上也要吃一些清淡,富于营养易消化的食品,既保证营养又避免因饮食问题带来的麻烦。把这些看似琐碎但十分重要的事情安排好,不仅有利于放松紧张心情、专心复习,还可以有条不紊地进入应试状态。

6、家长应给予更多的鼓励、理解,不要给孩子过度的压力

在考生复习备考的过程中,不单是考生本人要有良好的应试心态,家长保持一个“不催促、不责骂、多鼓励、多理解”的心态也是十分重要的。

同学、老师的鼓励与理解,可以让学生产生更大的学习动力。而家长,作为考生最亲密的人,更不应该吝啬于给与考生理解与鼓励。

如果家长能主动参与帮助考生制定考前学习小目标,并对孩子的付出感到骄傲,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考生缓解紧张情绪,正常发挥自然不成问题。

总之,要在考试中保持乐观、从容的心态,切勿过度思考“如果考的分数低怎么办”“这次的成绩比以前低了”等问题,沉着应考。待考试过后,认真查缺补漏,总结得失,调整复习方法。


    关注 大同教育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