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旷世奇方就能救命吗?

 

如果中医真就这么简单,那么中学生也能来当中医了不是吗?只要背下各类草药的主治范围就可以了。...





缘起

今天看到一篇文章,是一位年轻的中医,自己的岳父食道癌术后复发,因为年事已高采用中医保守治疗,“试尽各种妙方奇方、用尽各种中医方法而不得改善”,症至“每天只能进食一勺面汤,过后还要不停吐白色粘液近两小时”。

后来有机缘了解到某民间老中医,用他在某讲座视频上给某食道癌患者开的方子后大大缓解病情;后遇变数找到该老中医本人请教,然因疾病迁延已久,元神已去,最终仅得以减轻岳父痛苦,三个月后去世。

而这位年轻的中医因此机缘成为这位民间老中医的入门弟子,虽无法挽回岳父的性命,但将来有能力可救人于疾厄,也算是遗憾中的一丝安慰。

读完又触动了我那被中医的话题感慨了千万次的小心脏。

写文章的是一位年轻的中医。现如今,从正规中医学院毕业的学生大多不会看病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为什么会这样?因为根基打错了。在西医的理论体系下教导中医,在解剖学的基础上学习经络,在脱离临床的老师那里学习治病的方法,就好像是向体育老师学数学,从青蛙身上找兔子的骨骼,在旱地上学游泳一样无稽,用当今网络流行语来说,就是“这不科学!”。可是,像这样的情况却延续了几十年,到如今,已经几乎找不到能治好病的中医了。



其实最危险的,莫过于思维方式的错误和固化。不仅仅是中医学生,连普通大众,都被教育成只会用简单粗暴的逻辑来思考治疗的方案。举个例子,说到咳嗽,大家可能首先会想到川贝;说到受寒感冒,可能会想到用桂枝、紫苏叶等发汗驱寒;说到便秘,可能首先会想到火麻仁。然后,如果有一个人的症状刚好是受寒感冒,咳嗽,带有便秘,就把可以起到针对性作用的中药抓一把就得了。

事果然就这么成了吗?如果中医真就这么简单,那么中学生也能来当中医了不是吗?只要背下各类草药的主治范围就可以了。而事实上,真有很多中医就是这么看病的。记得当年乱投医的时候看过不少中医,我发现了很多明确的对应关系,比如说,只要我说头痛,方中就必有天麻;只要说怕冷,就必有附子干姜;只要说掉头发,就必有何首乌。只要说月经不好,就必有益母草。



然而,中医的诊治却比这复杂得多。引起咳嗽的原因有很多,川贝性味甘凉,只对风热咳嗽有效,而对风寒咳嗽、久病虚咳等却无效,甚至起反作用。桂枝、苏叶虽能发汗驱寒,但是只在感冒初起时有效,如果病邪已经沿经入内,则无法起效。火麻仁只对肠热型的大便干结便秘有效,而对于气虚型的便秘则见效甚微。相应的,天麻对于头痛、附子干姜对于畏寒、首乌对于脱发,都是仅仅针对某种特定的原因而起效的。倘若症状不是这些药物所针对的病因所引起,吃再多也无益,甚至把体质吃偏了。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很多中医对某些人有效,而对某些人无效。说句不敬的话,瞎猫逮着死耗子而已。

可是,我们大家,包括很多中医,都已经被这种简单粗暴的思维方式所控制。大家都已经习以为常,缺钙?补钙呗!咳嗽?用川贝止咳糖浆!腰酸腿软?六味地黄丸啊!正如那篇文章的作者,一位年轻的中医,面对岳父的重疾束手无策,四处寻找奇方,“试尽各种妙方、奇方”,终不得其效。为什么?因为辩证逻辑,因为思维方式错了!不是方子好,而是辩证辩得对。而这位年轻的中医,病急乱投医,在“看不懂用方的机理”的情况下贸然根据病名就决定给病重的岳父用药,其实风险是非常大的,倘若药不对症,随时可能使病情恶化,甚至一命呜呼。



正确的辩证,不是去看症状或者病名是否符合方子的适应症,而是通过望闻问切、分析症状,思考疾病是怎么一步步地进入体内的,现在处在哪个层次(经络),要怎样一步一步地将疾病排出体外。所以,这时候就不是简单地拿某个方子来套是否对症,而是借由分析症状形成的根本原因,来决定哪个方子最能消除这个因素。这也是为什么经方可以历经千年仍然屡现奇效,不仅仅是因为方子开得好,而是辩证思路对了,选对了方子,才能见效。

正如这位作者在成为入室弟子、真正明白了正确的辩证方法后发出的感叹,“这有别于脏腑辩证、气血辩证及八纲辨证,而是六经辨证。”那么,我们怎么可能知道哪位中医的辩证方法是正确的呢?其实这远不是我们该去思考的问题。当你无法改变世界的时候,唯有改变自己来适应这个世界。所以我们应当从自己做起,在找不到明医的世代,就要使自己远离疾病。而远离疾病的方法,早在几千年前就在《黄帝内经》里面说得明明白白了。想要了解《黄帝内经》的精髓,可以关注梁冬和徐文兵的系列节目《中医太美》,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可以直接跳转到第一集视频。


    关注 生命泉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