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钱就不能做公益?27岁台湾少女告诉你答案

 






小创说:27岁的台湾少女沈芯菱凭借勤工助学,10年来共为公益事业花费500多万。成功不是赢过多少人,而是帮过多少人。


“每个人都有办法让世界更靠近美好。”




    

 她叫沈芯菱,

一个来自台湾的邻家女孩。

她今年才27岁,

却已经在公益路上走了10多年,

为公益花了500多万,

被《读者文摘》亚洲版评为“少女慈善家”。







令人惊讶的是,
做公益的这些钱都是她自己挣来的,
演讲、写作、比赛、拿奖学金,
只要挣钱又不耽误学习的事,
她几乎都做了一遍!


一个花样年纪的女孩,
该要好好享受生活与被爱才对,
可沈芯菱为什么非要拼命赚钱做公益呢?



“我觉得我不是在做公益,
只是一路上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世界上待解决的问题如此多,
沈芯菱坚持的动力又来自于哪里?
“是来自一路上遇到的这些人。”



其实在小时候,沈芯菱的家里很穷的,
一家三口挤在一间临时的铁皮屋里,
连个能安稳睡觉的地方都没有,
只能靠父母每天在外摆摊勉强维持生活。
但在11岁那年,沈芯菱遇到了一件很不平凡的事。






她发现身边种了很多果树的阿公阿嬷们,
突然变得愁眉不展很不开心。
一问,才知道是水果又滞销了。
“又种得太多了啦,卖不出去又都要烂家里了,
哎今年的生活费可怎么办呢。”



长年滞销的问题,让果农的生计没有保障。
那有什么办法能解决这个滞销的问题呢?


当时沈芯菱就想,水果太多一个人吃不完,
但如果有100人、1000人一起吃,不就吃得完了?
可怎么才能找到这些愿意“吃”水果的人呢?
正好当时她对电脑很感兴趣,
有远见的妈妈偷偷变卖了最珍爱的玉珮,
给沈芯菱买回一部二手电脑。






沈芯菱就利用这个机会,
学会了发送电子邮件。
她把关于果农滞销的信息写成电子邮件,
然后寄给当地各个公司的老板。
本来只是一个小孩子的天真求助,
可没想到这些电子邮件竟真发挥了作用,
那年水果比往年多卖了3万多斤。




这一次的美好经历,
在沈芯菱的心里种下了一颗善的种子。
她开始意识到,原来做公益并不需要很有钱,
只要把自己的特长培养好,
然后用它去帮助周围需要帮助的人,
就已经是一种公益。
就这样,沈芯菱开始了自己的10年公益之路。






2002年,她13岁,
却为穷苦孩童架设“安安免费教学网”。
这是一个集国中小各科目多元领域的免费教学网站,
希望透过24小时免费的教学平台,
帮助资源比较欠缺的同学有一个教育的机会。
这个网站原本只想帮助班上4、5个好朋友,
没想到借着科技的力量,
9年来已成功帮助将近500万名弱势学子。







  2003年,她14岁,开办了“杨过世代英语免费学习园地”,只身企划筹措,免费让75名弱势学子接受公平教育。
  2004年,她15岁,发起“1元柳丁,卖柳丁救农友”促成政府启动九二机制,价格从一斤四元回稳到十二元间。
  2005年,她16岁,创办两届“FORMOSA青少年创作展”,鼓励偏远地区青少年勇于创作,追求梦想,并帮助112名青少年创作展览,开启青少年创作之风。



  这些为公益而做的事,让沈芯菱又发现了一个道理:这世界可能只有两种人,一种是do,一种是do not。


  “ 我的确非常平凡,但我就是选择去做而已。选择让每一个遇见我的人都可以变得更美好,这就是我一直在做的事。”沈芯菱总这样说。
  而公益之外,沈芯菱还特意花了6年多时间,来回奔波了20多万公里拍下30多万张照片,访谈超过3600多位乡亲父老,写了超过40万字的纪录,拼凑“草根台湾脸谱”。





有一次拍摄时,
她看到王功渔港的阿嬷,
大姆指被刮掉一块肉鲜血直流,
可阿嬷却一脸开心。
因为她可以把捡到的蛤蜊拿到市场卖,
这样小孙子的学费就有着落了。



每每遇到这样的事,沈芯菱的眼眶就要不自觉湿润,
她心里最柔软的一角又被狠狠击中了。
她突然明白,
原来真正的穷不是没有钱,
而是没有能力去付出。
一个小女孩,独自为公益奔走10多年,
真的难免会遭遇挫折难免会困顿。



但哪怕遇到再多的黑暗、贪婪、甚至是伪善,
也挡不住这一路上,
她所感受到的来自美好人性的光。


没有能和同学一起去逛街唱歌,
也不买昂贵的衣服和化妆品,
只是默默把挣来的钱都拿去做公益。



这是属于沈芯菱一个人的“年少轻狂”,
也是她所热爱的年轻岁月。
“成功不是赢过多少人,而是帮过多少人。”
这个叫沈芯菱的台湾女孩总这样说。
来源:2队4组平台





    关注 创业基金会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