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谈者知人者智也,自知者明也

 

访谈者|知人者智也,自知者明也读博还是工作,给自己一个准确的定位本文记者:闫思锐、江子龙王...

访谈者|知人者智也,自知者明也
读博还是工作,给自己一个准确的定位


本文记者:闫思锐、江子龙        



王 天 一 

(大数据与信息工程学院原辅导员 北京邮电大学博士)
正文
1
Q:王老师,您觉得硕士研究生该怎么选择读博和工作,您有什么建议吗?
A: 这个要看自己的选择了。第一点。如果你以后选择读博士的话,你的路就确定了,比如比学校或者去研究所,考博的话就意味着你人生方向的确定,下一步的话就是要考虑你是否适合这个方向,第一点就是你对学术研究是否感兴趣,读博是一个很枯燥的事情,并不是玩着乐着就能把博士读完,咱们大多数读博期间是不会有人监督的,要靠自觉。第二点呢,如果读博的话我们的路肯定会变的更窄一些,因为现在这个学科越来越偏精细化了,考博所涉及的方向,是在整个大方向下的一个小的方向,类型的话也就涉及一个或者两个这样的分支,所以说虽然你的学历高了,但是你以后研究的方向和工作的口径,就不如研究生了,当然更不如本科生了,所以选择考博的这一块,希望大家慎重一些,考博其实代表你人生道路的一个确定了,你想转行的话,也不是不可能,但是是比较困难的,读博的话一般需要三年,你想如果这三年在工作中你会积累多少资源,所以如果考博的话代表着你要走学术这条路。另一点,在生活方面,读博压力比较大,要面临着毕业的问题,不像研究生毕业还是比较容易一点,读博的话SCI是必须的,有个人的压力,还有家庭的压力,毕竟年龄越来越大了,也没有正经的收入来源,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你能不能处理还学习和生活这两方面的压力,如果你想要考虑读博的话,这也是需要考虑的很重要的问题,读博的难度本身就比研究生大的多,本身毕业就是一个重大的压力,所以说真的想读博的话,心里上是要做好准备的。至于工作的话是一个很正常的途径,研究生毕业大多数要去找工作,找工作的话,还是要找一些兴趣所在的工作,博士毕业的话,可以去一些研发部门,比如华为、中兴等。
2
Q:您觉得对当代研究生应该如何有意义的度过三年?A:我觉得,从一个比较率直的角度,这三年最有意义的事情,就是能够顺利毕业,顺利毕业的话要先要满足学校和导师的毕业要求,一般来说就是发论文啦,所以我觉得研一的时候可能还好,没有太多这方面的压力,研三基本上就没那么多时间出去实习了,所以在研二这一年把主要精力放在学术上,要先达到学校的毕业要求,对应的就是写出一到两篇论文,同时把你的毕业论文的架构整理出来,因为大论文和小论文还不太一样,小论文针对某一个点某些见解和某些方法,但是大论文要做到有因有果,小论文是为大论文服务的,对于大论文,要考虑如何组织起来,要有合理的逻辑结构,不同的小论文放在你的大论文里,让它看起来是一条项链,而不是散落的珠子,这是大论文应该考虑的一个问题。但是从现实角度来说,同学们关心的应该是能顺利毕业。其他的方面,因为大家已经到研究生阶段了,跟本科阶段和高中阶段是有所不同的,在那个阶段,我们是知识的接收者,以学习为目的,但在研究生阶段不一样,你已经达到了这个平台,它对你有更高的要求,它需要你把自己的角色由一个知识的接收者转变为一个知识的创造者,要在人类现有知识的基础之上懂的创新,本科生答辩的时候,要求把我们学过的东西可以用起来,做出相应的东西,对研究生答辩的时候,答辩要求就是在这个文章中有哪些创新点,那么这个创新就是体现了你作为一个知识的创造者的价值,那么创新无非就是这几个方面,老方法解决新问题,新方法解决老问题,新方法解决新问题,那么如何在现有的体制如何发现新方法解决新问题,一方面要掌握前人的基础,我们都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只有这样才能看的远。另外一方面就是要所思考,在看别人文章的基础上要想一想,他们做的这些东西有什么不足,或者有什么可以改进的地方,或者有什么可以突破的地方。两者相结合才能达到一个好的创新的结果,这一点,几千年孔子就告诉我们,学而不思则罔,死而不学则殆,这样就能成为一个合格的知识的创造者。   再一点就是生活实践方面,我是觉得没有必要刻意去学,在学校这个环境里边还是比较单纯的,当把你放到社会里边的时候,耳濡目染一段时间之后,有些东西就会了,我们同学能读到研究生的话,至少在智商和情商是没有问题的。当然比起在实验室天天对着电脑,多接触一些社会实践活动还是有好处的,通过参加一些社会活动,比如参加研会,从注意力上做一个调整,两者结合可以提高学习的效率。在生活方面,我们没有成型的办法,应该学会察言观色,需要一个环境去学习。
3
Q:您能给我们讲一下北邮读博的经历吗,在博士期间该怎么度过?A:对于我来说,最有意义的事情就是顺利毕业,我大多数时间就是在实验室,对于我来说前期也不是特别顺利,我硕士期间和博士期间所研究的东西不太一样,所有的基础都没有,都要重新开始,在这一过程也是挺煎熬的,前期最主要的压力就是发不出论文。我想跟同学们说的是无论是读博还是读研都是知识积累的过程,谁都不可能一步登天,一下就能发的出来论文,那么这个过程就需要多看多想多积累,如果在一段时间内没有什么论文的想法,不要着急,积累的所有东西最终都会为你服务。这就是我先跟大家分享的读博经历。
4
Q:您对研会的建设有没有一些建议,如何让研会发挥更大的作用?A:研会这一块,我觉得内部觉悟要高,才能把我们学院的研究生更加团结起来,要注重研会队伍的建设。第二点的话就是在工作上,要想到前面做到前面,这学期开会的时候也说过,其实研会的同学也是一个角色的转变,在参与一个活动的时候,你是一个参与者,一个组织者,所以要从组织者的角度思考问题,当我筹备一个活动的时候,首先要从宏观的角度考虑我们需要做什么事情,学术上要做什么,思政上要做什么,等等。作为研会的成员,我们心里先要有一个数,然后再次基础上我们在细化需要哪些筹备,每一部分筹备工作都要具体到哪一部分人去完成,还有具体需要什么样的支撑。只要把问题逐级的细化,研会工作就不会很难了。最后一点就是提高执行力,如果把任务细化,而没有人去执行也是不行的,或者执行了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那也不算成功。我们都是在实践中慢慢积累经验的,谁都不是第一次就会,所以我们要多做多想。我们研一研会已经经历过很多次活动了,也有一定的经验积累,下一届研会可能需要研二的带一下来完成交接任务。
5
Q:您对专硕和学硕学习方面和以后工作的建议?A:专硕的话,主要是培养面向应用的人才,主要是去企业,我们学院的培养方案也是这样的,是为解决实际的问题,比如说客户给你一个需求,你能制作出相应的东西。学硕的话从原则上来说,他的培养方式是搞学术研究的,跟博士的培养方式是一样的,我觉得学硕的同学应该把基础知识学好,如果相应的工具学不好的话,以后搞学术研究的话会受到限制的,第二点的话在打好基础之后要多看学术论文,建议大家还是以英文的文献为主,主流的文献还是以英文为主,中文的论文不能说不好,但是深度可能还是不够的,在从事学术研究的过程中,建议大家多读一些SCI收录的,毕竟我们学校相关的数据库还是很全的,学校在这方面已经给我们打好了充分的基础,接下来就看我们怎么用了。所以综合来说,学硕和专硕就像它们的名字一样,培养目的不一样,学硕的话需要掌握基本理论,具有学术研究的能力,专硕的话主要针对于解决实际问题,给你一个顶层设计,落实到具体的产品。

我建议不要刻意的把学硕和专硕划出界限。对于学硕来说,懂得工程应用,那就是如虎添翼。对于专硕来说,懂得相关的理论,肯定也是有益无害的。
6
Q:对即将到来的研究生第一个暑假,学硕跟专硕应该如何安排?A:这个也要看导师对学生的要求,一般学硕的话,暑假的话应该先把论文搞出来,所有的工作都是要与后边衔接的,我们最终的目的就是顺利毕业,如果后边搞不好的话,一切都是空中楼阁。这方面的话同学们可以自己安排,只要你所做的工作可以为你最终的目标服务。
7
Q:您以后带不带学生,怎么选择学生?A:对学生的要求,第一要踏实,不要浮躁。第二点,要认真,可以灵活一点。可以放心的把工作交给同学。
8
Q:您以后带不带学生,怎么选择学生?A:对学生的要求,第一要踏实,不要浮躁。第二点,要认真,可以灵活一点。可以放心的把工作交给同学。


教师寄语:

付出总会有回报,有志者事竟成,今天的努力不会白费。


扫描二维码

关注更多精彩


    关注 SchoolOfBigData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