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林宝训——去除利欲,即息乱源。

 

契嵩禅师说:从前大史公司马谈读孟子一书,内记叙孟子到了梁国,梁惠王问他:“你不远千里而来,是不是有什么有利于...






契嵩禅师说:从前大史公司马谈读孟子一书,内记叙孟子到了梁国,梁惠王问他:“你不远千里而来,是不是有什么有利于我国的谋划呢?”,孟子回答说:“大王!何必一定要说利呢?我所拥有的比利还要好,是胸怀仁义而来。”惠王便请教其中的道理,孟子说出一个国家的强盛不在于富有财源,而是在于统治者的行仁重义,仁义才可显其利。



读到这一章时,不知不觉把书卷放置在案前而感叹起来。诚然,利欲之心是祸乱的根本。所以夫子先圣很少谈及利欲,这就是防乱的根源,上至天子,下至百姓,好利的毛病却没有多大的差别啊!



在上位的人来说,因利欲心而贪熏不公,就使法令混乱,不能使人钦服。在下面的民众一味利欲熏心,不惜你欺我诈,不但名誉丧失,且混乱社会,从而形成以强凌弱,发生争执不平的各种纠纷,从此永无宁日。而法令一乱,民怨沸腾,造成的后果尤为可怕,从此戾气迷漫,纷争层出不穷。有人为逞私利不惜以性命来换取,造成伤亡的惨局,种种不幸事件时有发生,都不过是为了利欲,这岂不是乱的根本了吗?



圣贤之所以令人敬仰,是知道自尊,知道忍戒;圣贤君子不但无私利之心,且深深劝戒别人要去除利欲,尊重仁义之道。只可惜后人不明大体,不识古人的苦心,尚且仗着利害关系来作欺人之行为,象这样的人实在是有伤古人的风化,败坏圣贤的教法,而此等败类正是数不胜数。不仅如此,更有无耻之辈,公然地大张谋取私利的行为,而置礼义廉耻于不顾。



因此要整肃风气,主要的全在礼法,今人重于利欲,而轻于礼法,要想使社会风气端正,不致衰薄浇漓,又怎么能够疏于法度呢?



图片来自:花妮儿

缘起

此书是一位老师父赠阅,当时因事务繁忙,没有仔细阅读,只是翻过一下,觉得这是一本难得的好书。该书为禅林所用,但记录尽是祖师们在日常生活中为人处事的直朴言行,句句真理,字字妙法。我带在身边十年了,时常恭读,受益匪浅。该书虽不是佛经,但价值与经一样,无论是出家人培养僧众,还是在家人教养子孙,它都是一本难得的“宝训”。今适逢设立小往文化公司,借此公众号平台推送给读者,实属缘份,望同沾法益,亦请大家多多转载。

小往文创,感受自然之美!
微信号:xiaowang-culture
长按下面二维码可快速关注


    关注 小往文化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