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太多了,风表示无能为力

 

热点就是一坨金灿灿的大便...





前一篇文章里我说:追热点是广告界一道丑陋的风景线,今天来说一说。

我们先来搞清楚追热点的概念。这里有一个追字,也就是说凡出现头条新闻,就迅速跟上,借头条的光环效应,让自己也能光环加身,就好像一场big bang的演唱会上,某个不知名的人物如果出现在台上,他就会迅速进入歌迷粉丝的眼中被大家看到。

在我看来追热点一般有4种套路:

解释热点

现在的热点来的快去得快,很多人一觉醒来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感觉睡了10年似的,这个时候就诞生了这样一种需求:有谁能告诉我发生了什么?解释热点的媒体就充当解答官的角色。

整合热点

社交媒体时代,每一个网民都是内容创造者,大家也都喜欢看别人对此事的看法,这个时候整合热点的媒体把精彩评论或借势营销的广告全部整到一块儿,方便众人观看。

评论热点

这应该是现存的最大的追热群体了,小到一条微博和朋友圈,大到一个知乎回答和一篇微信文章,我们每个人都做过这样的事,此种行为重在讨论和输出价值观。

融入热点

这种多是企业行为,希望借势营销自家的品牌,从而帮助销售,此类佼佼者是广告狗和运营狗眼中神一样存在的杜蕾斯。

今天要说的就是第4种。

雷军说过“站在风口上,猪也会飞”,这句话很形象的解释了广告狗、市场狗们追热点时的心态:借势扩大内容传播度,从而增加品牌知名度,再进一步,如果借的好了,可能会增加受众的好感,扩大品牌资产,占据消费者心智,让他在购买此类产品的时候,能够想起我们家品牌。

这种借势营销的好处很明显:节省成本。但是随着各大品牌的一哄而上,追热界现在已是一片红海,乌泱泱的全是不知所然的广告,两个字评价:傻x。

这个时候你要还是挤破头往里冲,也只能证明你是一个勤奋的傻x。

对,我的观点就是追热点对于品牌推广,毛用没有。

追热点的第一要素就是快,你需要在第一时间看到热点,这要求你时刻看新闻、刷微博、刷朋友圈,然后看到热点的第一反应不是调起自己的兴趣研究一下,而是先想办法跟自家品牌扯上关系,写文案做设计出街,一系列动作要一气呵成,竞争残酷程度不亚于高考,因为你心里清楚此时有太多人在抢那一秒钟。



市面上多数的借势广告都是四个字:生搬硬套,不管跟品牌有没有关系,借上就行,重要的是有,重要的是能跟领导交代。

每次有热点出现,朋友圈就成了受灾最严重的地方,各种文案、海报泛滥,我都想一一给他们留言:大哥,你家广告已经淹没在追热大潮中,被刷没了,发这个到底有什么用呢?况且,我早就知道你们公司是做什么的了啊。微信公众号打开,同样全部都是。

一个人出现在台上可以聚拢众人眼光,一堆人上去就成春晚了。

如果追热速度够快,成了第一批吃螃蟹的人,阅读量一般都特别高,也会刷一刷别人的朋友圈,但是往往到最后,很多品牌都会发现粉丝并没有涨几个,因为大家记住的还是热点本身,关于品牌连根毛都不会记住。

如果内容做的足够有趣,吸引了不少人关注,这个时候也不要窃喜已经大功告成,因为这些人中有很多不是你的目标用户,能否转化取决于你的品牌属性是否与热点属性相符。

耐克借势欧洲杯

速8借势速7
也取决于你留住粉丝的能力——之后的推文是否跟当初吸引他们关注时一样戳中了同一个痛点,那这就不叫追热点了,是赶上了一个热点,这才叫借势,背后是insight。

有人就会不服气了,杜蕾斯不是做的挺好的吗?傻孩子,杜蕾斯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少一样都不行。1、杜蕾斯是追热界鼻祖,是大家口中的“比你厉害还比你努力”的学霸,他们每年在社会化营销上的投入上千万,一帮人盯热点,想创意,就靠这个吃饭。2、杜蕾斯现在的地位类似于追热界的意见领袖,凡出现热点,很多人第一反应是先去看看杜蕾斯怎么玩。3、避孕套是大众消费品,靠追热框来的粉丝都是避孕套的使用者。仔细想一想,你们符合以上哪一点?或者能做到哪一点?

即使是这样,他们有时候也需要生搬硬套,不是每一次都牛逼,比如:
最低级的提取谐音字
表象符合但不合逻辑


毕竟他们正常发挥时是这样:



和这样:



还是那句话:杜蕾斯只有一个,醒醒吧。
长按二维码,一键关注



    关注 广告烦人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