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摄 越过大山,遇见他们的笑容

 

大山里,藏着他们一辈子的故事...





在上周拙见的现场,“家工作营”发起人原田燎太郎分享了他这13年来投身麻风病公益事业的点滴,其中几度哽咽。从打开自己的心扉到打开别人的心,他说,他找到了人与人的纽带。能够为之付出并坚持,这种纯粹最为打动人心。

前不久和汉达康福协会副秘书长张燕,还有麻风病康复者纪录片导演郄良海聊起,他们非常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够关注到麻风病康复者这一个群体。导演说,很多老人都80多岁了,他们走了,关于他们的记忆都会慢慢消失。

其实麻风病早在80年代就已经得到有效的治疗和控制,然而如今对大部分人来说,这仍然是“不触碰为好”的领域。

站在山的这一边
是看不见山的另一边的


想起2014年中秋前夕,我跟着采访的队伍,走进了江门开平玲珑村。我是主动申请这个机会的,但前往的路上,心情还是有些忐忑。那些触目惊心的照片,惹人落泪的视频,还有自己对疾病的不甚了解,让我心情颇为复杂。误解有时就是这样产生的吧。



然而,当我打开车门,放眼尽是蓝天白云青山绿水,整个人被清新的空气簇拥着,感觉世外桃源应该就是这样的。

这里有一个很好的名字
她叫玲珑村
这里有一群很特别的老人
他们尝过疾苦煎熬
历尽人间冷暖
在玲珑
结伴走到今生尽头
每一所房子里
藏着每一位老人可能是一生的故事
 


梁  伯

89岁,麻风病康复者

水枪,打锣,下田

在他的小房子里,
一把风扇,一扇门,

一台自己买来的老式电视机,

一个生火的炉灶,
一堆外表烧得炭黑的煮食工具,
一张铁架上下床,床头挂着志愿者送给他的一串彩色纸鹤;
梁伯把他和志愿者们合照给我看,
他笑得像个小孩子一样。

笑容可以让人心瞬间融化。


杨  伯
70岁,27岁时患上麻风病

闲时作曲填词,拉二胡弹弹琴;
小小的滑盖手机里收藏了和到访者的合照,
其中一张是和小孩子在餐馆里吃饭的照片,
我问,是孙子吗?

他说,是的,有时候会去看看小孙子一家,
但是他们不会过来这里。

一首歌总会有高低起伏,一辈子也是。
 


张  伯

麻风病夺走了他的双腿,只能借助义肢行走。
几十年没有和亲人来往,也不愿谈及再多。
但他却是村里去过地方最多的老人,
投身到麻风病康复的公益事业中。
他想起,当初受尽歧视,连买个包子都被赶走。
他说,

以前日子过得很艰苦,近两年好转了。
他对一切很感激,也对村民的团结感到光荣骄傲。

张伯为村民理发的椅子
张伯家的厨房
摘下眼镜,脱下义肢,这应该是张伯的世界。
 
 
还有没来得及好好聊聊的他们
老伯的手指已经变形,但挥棒自如。
晚饭后,老伯到地里干起农活,走近才发现,他的手因为萎缩只剩下手掌。
如果你愿意翻过这座山
或许会遇见你未曾见过的笑容
人一辈子,有太多的预料不及和不可抗力。
每个人都带着自己的课题,修完这一生,
但你可以选择你的方式。
有人说,上天很不公平,
也有人说,一切只是过程。
老人们怎么走过来,旁人难以想象,
他们的笑容里,藏着他们可能是一辈子的故事。
 
当我翻过了这座山,我才体会到,
真正的童话,
是一家人齐齐整整过着柴米油盐的生活。
 
 
然而有时候,
大山不一定能用肉眼看见,
但我愿意相信,只要迈出第一步,
不管大山在哪里,都能够跨过去。
去吧,
去遇见你未曾见过的吧。
本文转载自“开始画吧” kaishihuaba 
通过体验、问答、故事传播公益,让青年人了解公益,喜欢公益,成为公益达人!
喜欢就关注我吧!


    关注 微文阅读推荐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