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苑英华

 

情趣优雅,品味比情趣更优雅——是我对华兴小学的第一感观。虽说今天是第一次来到这所学校,虽说今天的主题是“家...



情趣优雅,品味比情趣更优雅——是我对华兴小学的第一感观。



虽说今天是第一次来到这所学校,虽说今天的主题是“家校合作共建”新教育实验阶段成果汇报,虽说在活动过程中数次被感动得稀里哗啦,但是我却得出了这样一个似乎跟新教育没多大关系的结论,似乎有点跑偏了题。

按理说,一个地处三环、95%生源都是进城务工家庭子女的城郊结合部学校,一个以“军体”文化为特色的学校,无论如何也不太可能给人以“优雅”的印象。然而,事情总有例外,华兴小学从内而外散发的气息,似乎有种强烈的艺术感。这一点,从校门口的展架布置就可以看得出来,当然,如果你能留意到校园景观以及走廊文化,这种感受将会更加强烈。





十年前到过华兴小学的老师都还记得,那时候的学校就是一座村小模样,而今再来,真是完全认不出来了。参天大树,绿荫成排,被三层蔷薇藤蔓装点的办公楼,怎么看怎么浪漫。是日晴朗,惠风和畅,蓝天白云与绿茵操场相映成趣,“含英咀华修己达能”的校训大气磅礴。





实际上,如果走出华兴小学,你就会知道,方圆一公里内全是家具场、驾校训练场、农贸市场、普通居民区、工艺厂以及小店铺这类典型的城郊特色,街道狭窄得只容得下公交207这种社区小巴士穿梭,并且将近半小时才会发一班,果然是有些偏远的。不过好在整片社区比较安静,没有繁华地段的校区周围那般嘈杂,这便让华兴小学在客观条件上能做个“安静的美男子”,打造它优雅的情趣和品味。



当大家纷纷慨叹学校校园文化和绿化工程搞得太好时,同样优雅的严雪梅校长却谦虚地说:“我们只是希望在校园里多一些人文情怀而已。”而在之后的汇报活动中,严校长和学校的老师、学生以及家长们便以他们的方式向我们诠释了什么叫做“人文情怀”。





整整2个小时,我在感动中度过。这份感动,并不是因为他们做得多么不同,而是因为他们做得实实在在。

“家校合作共建”一直是新教育十大行动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其重要程度并不亚于“书香校园”或者“完美教室”,因为它涉及到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双方的合作,是一股不可或缺的巨大助力。有了它,新教育的“卓越课程”“数码社区”“窗外声音”等行动才有更多的可能性。目前,很多学校在“家校合作共建”上都已做了有效探索,比如家长讲堂、家委会、书香家庭等等,对学校教育也产生了非常大的促进。





然而,华兴小学所面对的家庭,大部分是来自社会底层的普通家庭,他们就是我们日常看到的快递员、清洁工、建筑工、装修工、货车司机、餐馆服务员、超市收银员或者小商贩、个体户等等,没有很高的文化层次,也没有太多的教育理念,仅仅靠着辛苦劳作来换取生存物资。而他们与孩子的相处模式,也大多停留在“我赚钱,你读书”的传统模式上,几乎没有亲子互动或者感情培养。在这样的情况下,“家校合作共建”的开展显然比较困难,但正因为困难,当实际开展的时候才更加难得。



我们在去年的新教育督导考评材料中,便被华兴小学李金惠老师和刘超老师的文章《家校合作共建  让教育不再孤单——“爸爸妈妈我为你骄傲“进城务工家庭亲子教育侧记》深深感动了。文章说,刚开学那会儿,班上孩子对父母的职业、家庭的联系方式等都完全没有概念,问什么都是懵的,两位老师便从收集家庭资料、建立学生档案开始做起,到记录孩子学习照片、收集父母工作照片做成相册,再到教家长用手机下载“一元购票”带孩子去看电影、去公园玩,再到邀请父母们到课堂介绍他们的职业等等,用了多种方式教育孩子尊敬、理解他们的父母,同时也教育父母关心、陪伴自己的孩子,慢慢拉近了孩子和父母的距离。



这当然只是华兴小学“家校合作共建”中的一个缩影,他们所做的远不止这点。在这次展示活动中,几乎每一个表演节目都有父母的参与,便能说明一些问题。而从这些节目的内容和传达的内涵来看,亲情教育是华兴小学“家校合作共建”中的侧重点,联想到这些家庭的社会背景,便不难体会其中蕴藏的人文情怀了。



刘超老师的四年级二班,表演课本剧《爱心树》。孩子无尽的索取,大树无限的付出,具有很强的象征性。据刘老师介绍,这出课本剧是全班孩子选的,剧本也是孩子们编的,连扮演大树和孩子的那位妈妈和孩子都是经过几轮比赛后才选出来的。刘老师说:“虽然台上表演的只有5个,但是导演却有40多个,全班孩子都很投入。”甚至在编排过程中,孩子们好几次都被大树感动得哭了,体会到父母对儿女那种不计回报的爱,“从这次课本剧中,他们都更加懂事了。”





亲子共读是“家校合作共建”中常用的手段之一,而共读的方式也有多种多样,一起排练课本剧是一种,一起晨诵是一种,一起读一本书又是一种。展示会上,二年级四班和四年级三班的部分父母便参与了诵读表演,而三年级二班的几位父母和孩子也分享了他们共读一本书的体会。



不得不说,华兴小学在现代科技运用上的创意和用心很值得赞赏,由学校德育处老师自己设计制作的背景屏幕,动态视觉效果非常棒。屏幕背景中,有学校新教育实验的过程和成果,有孩子与父母晨诵、诵读、共读的文字和视频,有家校日常互动的花絮照片和视频,甚至还有孩子们从小到大每个阶段的照片,配合着每一个节目特定的场景依次展现,较好地烘托了氛围。从中,我们看到了一个个普通家庭在教育方式和教育观念上的慢慢转变。

除了《爱心树》外,展示中最令人感动的,还有五年级三班“爸爸妈妈我为你骄傲”和六年级四班“毛虫家族”的“且行且绘”。



大屏幕上轮换着一张张父母们的工作照,送快递的电瓶车、攀爬的脚手架、正在炒菜的灶台、绣眉的操作台......而大屏幕前,孩子和父亲面对面彼此诉说着自己对对方的感受。中国人向来是比较内敛的群体,不善于表达感情,排除为这次展示而进行彩排预演的因素,想想,当这些爸爸妈妈第一次听到孩子这么郑重其事地跟他们说心里的感受、说爱和感谢时,他们的内心会不会很震动呢?而当他们也认真正式地表达内心、回应孩子时,孩子们心里会不会也受到震撼呢?从小展板上贴得密密麻麻的卡片上,或许我们可以猜想到,这些孩子的心里一定是为自己的父母骄傲的,即使他们只是很不起眼的劳动者,但他们用自己的辛勤劳动堂堂正正地生活着,同样为建设这个社会而奉献自己的力量。看着孩子们如此懂事,父母们应该很欣慰吧?



而“毛虫家族”的“且行且绘”,既是卢晓燕老师“研发卓越课程”的一个成果,也是“家校合作共建”的重要载体,甚至还是“聆听窗外声音”的有益尝试。在这门户外“行走课程”中,孩子和父母一起到人民公园赏菊,到电子科大去赏银杏,一起动手制作小手工艺品义卖,一起“以物易物”锻炼能力......在一次次活动中,父母和孩子留下了很多欢乐回忆。或许,在这些父母的读书时代,还从来没有过这样的经历,这对于他们来说,也是一次全新的体会,与孩子共同进步,一起成长。





卢晓燕老师算是华兴小学新教育种子教师中,很有代表性的一位,她在去年还被评为了“全国新教育实验先进个人”。从她的QQ相册里,我时常能看到她和班上孩子的集体照,就在学校操场上,有时摆成“心”型,有时摆成“人”字型,有时摆成扇形,有趣得很。卢老师是很爱孩子的,展示会上,她哽咽着说到当初从三年级才接到“毛虫家族”的孩子们,没能参与到他们前两年的成长,觉得很遗憾。然而,之后的这四年,她便与孩子们、父母们留下了很多温馨而美好的回忆。她说,她希望将来孩子们想起这段童年时光的时候觉得幸福。



像卢老师这样有情怀的老师,在华兴小学还有很多。他们有的加入新教育已有些时日,比如刘超老师、李金惠老师等,有的却是才接触新教育不久的,比如吴加悦老师、张赛老师等,但无论时间长短,他们都对教育本身有着无比的热忱。刚刚接触新教育才半年的张赛老师就说:以前,我看别人做新教育,总是一堆一堆的资料,一次又一次的活动,总会想会不会好累?直到我自己接触新教育,才发现,新教育不是加法,不会让人越做越累,它是乘法,它会使你做一件事时,收获多重回报,它使教育变得事半功倍。说得真好!



有情怀的人才做有情怀的事。在华兴小学,从校长到校工仿佛都是这样的,为了给即将毕业的“毛虫家族”全体孩子一个难忘的毕业典礼,学校特别制作了一段视频,收集了严校长、卢老师、各科科任老师、低年级学弟学妹以及学校保安、扫地阿姨等的共同祝福,虽然每个人只有短短的几句话,却饱含着用心。严校长甚至还熬夜写了一首诗《花儿与少年》送给毕业季的孩子们。







看着毕业典礼上深情念诗的严校长,看着哭成一片的“毛虫家族”,看着与孩子们紧紧相拥的全体父母,在这样的情绪氛围中,很难不被他们感动。忽然就觉得,我们教育中缺失的温度和情感正在慢慢回来。







人文情怀是什么?是出自真心地去温暖和照拂,不因其富贵贫贱,不因其残缺健全,让缺失的圆满,让冰冷的回暖,让大家都感受到积极向上的力量,各自努力去成为更好的自己,并最终获得幸福。

像华兴小学这样,连办公楼都要种上蔷薇花的作风,很难说他们没有优雅的情趣吧?连小小的毕业典礼都要煞费苦心的做派,很难说他们没有人文的情怀吧?



而至于我最终为何得出“情趣优雅,品味比情趣更优雅”的结论,实在要赖他们选的那首背景音乐《你好,明天》,恰到好处的品位啊。当然,如果你静静去体会,在这座被称作“华苑”的花园学校里,你能找到更多有情趣有品位的东西。







最后,致这群有情怀、有情趣、有品位的人!


    关注 西媛出品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