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绘画经典:19世纪后印象派

 

在后印象派的艺术中,可以看到对形体结构的回归,对表面设计、色彩内涵及装饰性的重视,对表现性变形的自觉运用。...



在19世纪末,印象派中出现了一股逆流,与印象派相抗衡,其主要人物是塞尚、梵高和高更。他们是20世纪现代主义绘画各种“主义”的源头。在后印象派的艺术中,可以看到对形体结构的回归,对表面设计、色彩内涵及装饰性的重视,对表现性变形的自觉运用。法国画家塞尚是后印象派的重要人物,与印象派画家注重描绘转瞬即逝的视觉感受意向相反,他试图实现一种新的坚实结构,并力求对所见事物进行高度理性的综合。他成为立体主义的先驱和20 世纪各种理性化抽象艺术的开拓者。不过塞尚的绘画仍然保留了古典的形式观念,因此,严格地说,他只是一把打开现代艺术的钥匙。《玩牌者》和著名的风景画《圣维克图瓦山》为其代表作。荷兰画家梵高的名字在现代艺术中也许是最出名的,因为他的画具有最独特的个性和非凡的魅力。在形与色的处理上,他喜欢用夸张或简化的手法,削弱传统的光影手法,有意识地强化色彩价值,利用色彩对比取得和谐。通常认为现代主义肇始于以塞尚、高更和梵高为首的后印象派。

所谓后印象主义是指塞尚、梵高和高更的艺术观念和艺术创造。他们三个人最初都是学印象主义。塞尚和高更还参加过印象主义画展,梵高虽然没有参加过印象主义展览,但他一直自称是印象主义。后来他们三人都认为绘画不能仅仅像印象主义那样去模仿客观世界,而应该更多地表现画家对客观事物的主观感受,他们虽有共同的创作倾向又有各自鲜明的艺术个性:塞尚一生的创作活动都是为了追求心目中永恒性的形体和坚实的结构,以创造形象的重量感、体积感、稳定感和宏伟感,最后达到简单化和几何化的效果,这使他成为后来的立体主义和抽象主义的始祖。高更主张不要面对实物,而凭记忆作画,提倡综合的和象征的美学原则。梵高的新画风,可以说是印象主义、新印象主义,日本的浮世绘版画融合在他个人气质中的产物,是东西方绘画合流的结果。梵高的画,一个突出的特点是强烈地表现了自己的个性。有人说,他的画都是他的自画像。

后印象主义者不喜欢印象主义画家在描绘大自然转瞬即逝的光色变幻效果时,所采取的过于客观的科学态度。他们主张,艺术形象要有别于客观物象,同时饱含着艺术家的主观感受。塞尚认为:“画画——并不意味着盲目地去复制现实;它意味着寻求诸种关系的和谐。”他所关注的,是在画中通过明晰的形,来组建严整有序的结构。梵高和高更则专注于精神性与情感的表现,其作品渗透着某种内在的表现力和引人深思的象征内涵。

这三位画家都是在去世后很久才得到社会的承认,他们三人共同开启了现代艺术的大门,在他们的创作思想、艺术观念影响下产生了野兽主义、立体主义、表现主义、抽象主义等,是他们彻底地改变了西方绘画面貌,由客观再现走向主观表现,并使之走向现代,他们被誉为现代艺术之父。

严格意义讲后印象主义不是一个画派,他们之间不是团体,也没有联合开过画展,更没有什幺宣言,只是三人都脱胎于印象主义又有着共同创作倾向而已。后来的美术史家们发现他们既有与印象主义联系又不同于印象主义,便称他们为“后印象主义者”。



《摆姿势的模特》法国 修拉 布上油画  39.5CM×49CM 美利奴巴恩斯基金会藏

这幅画中,画家借三个不同姿态的女人来表现特殊的光色效果,以点彩方法塑造人物的质感、量感和空间感,显示了人物肌肤与环境融合的特异情趣。人物造型主观、夸张,并且有点滑稽与幽默感。色彩的混合效果,并不像点彩派理论上所强调的那样鲜明、强烈。整幅画面由细小的笔触如马赛克镶嵌一样完成,这些原色的小点紧密地拼置在画布上,产生一种闪烁、振荡的色彩效果。此幅作品经由巧妙的整合性点描,形成有深度、有量感、有明暗的理想化的线条。

乔治·修拉(1859~1891)是法国后印象派画家。他16 岁进入美术学院,年轻时性格孤僻、刻板,但对艺术有着执着的追求。他热衷于研究绘画的方法和色彩理论,早期特别推崇德拉克洛瓦,学习并掌握了其绘画技法。后来他注意到威尼斯和东方一些画家的作品,并对东方绘画的平面装饰性效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1883年他开始接触印象主义并研究其色彩,追求对气氛和外光的表现。于是他开始尝试用分色点彩法作画并创立了关于构图、色彩对比,以及颜色性能等一系列缜密的理论。这一理论使印象主义著名画赏析家毕沙罗改变了观点而采用点彩法作画。



《阿斯尼埃尔的沐浴》法国修拉布上油画  39.4CM×48.9CM 伦敦国家美术馆藏

此画是画家试验分割色彩的外光画法,他用小点组织画稿上的所有形象——躺着的和坐着的沐浴者。人物排除了解剖结构,只有一个圆圆的胴体,密集的小色点区分出景物与人之间的空间关系。画中涂以并列色彩,所构成的色彩混合感觉具有强烈、灿烂的闪动感,使人感到兴奋,远胜于那些调成混合色的画板上的色彩。这个时期,他的 “色点分割法”还是小心翼翼的,作画时丝毫不依靠自己的激情,显示出一种理性的感觉。



《一篮苹果》法国 塞尚 布上油画  65CM×81CM 芝加哥艺术学院藏

一篮子苹果又名静物苹果篮子,是塞尚极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一张粗陋的木桌,放上一块桌布,上面陈设一些苹果、酒瓶、篮子、盘子……塞尚非常认真地寻求每一只苹果的体和面的结构,色彩严谨,笔触浑厚浓重。当画笔不能体现色彩的强烈质感时,他就用调色刀厚厚地直接抹上去。为追求物体的立体感,他几乎是在激情洋溢地分划它们的体积与面积关系,着眼于物体的厚度与立体的深度。画面通过白色的桌布与鲜艳水果的强烈对比,反衬出冷暖的色彩对比。圆形、半圆形、方形和棱形相互衬托,弧线、竖线、斜线互为交错,这些色和线的交响,构成了统一和谐的布局,视觉上给人以强烈的刺激,也给观者留下了难忘的艺术效应。静物的色彩是那样的单纯,那样富有活力。从这幅画中不难看出,塞尚被后人奉为“现代绘画之父”是不无道理的。

保罗·塞尚(Paul Cézanne,1839年1月19日-1906年10月22日,)著名法国画家,风格介于印象派到立体主义画派之间。法国后印象派的代表画家。他青年时学过法律,爱好文学和美术。1862年到巴黎专攻绘画,在瑞士画室学习,结识了毕沙罗、马奈、雷诺阿等,并深受他们影响。塞尚认为,画家要追求艺术的真实,面对自然或对象要重新组合,综合构成。在塞尚看来,绘画无功利可言,只是形、色、节奏、空间在画面上的构成,所以画家要“为了构成而构成”,要把画家的主观意念在画布上体现出来,使绘画真正成为“心灵的作品”。塞尚后期所作的画非常富有特色,对后来毕加索的艺术有很大影响。

塞尚他的作品对于19世纪的艺术观念转换到20世纪的艺术风格奠定基础。他的作品对于亨利·马蒂斯和毕加索产生重要的影响。他使用富有凝聚力的绘画方式,其作品深刻影响并革新了20世纪美术,特别是1895年首次个人展和1907年作品的官方回顾展。

塞尚认为“线是不存在的,明暗也不存在,只存在色彩之间的对比。物象的体积是从色调准确的相互关系中表现出来”。他的作品大都是他自己艺术思想的体现,表现出结实的几何体感,忽略物体的质感及造型的准确性,强调厚重、沉稳的体积感,物体之间的整体关系。有时候甚至为了寻求各种关系的和谐而放弃个体的独立和真实性。

塞尚认为:“画画并不意味着盲目地去复制现实,它意味着寻求各种关系的和谐。”从灵感·家塞尚开始,西方画家从追求真实地描画自然,开始转向表现自我,并开始出现形形色色的形式主义流派,形成现代绘画的潮流。

塞尚这种追求形式美感的艺术方法,为后来出现的现代油画流派提供了引导,所以,其晚年为许多热衷于现代艺术的画家们所推崇,并尊称他为“现代艺术之父”。

塞尚的成熟绘画见解,是以他的方式经过了长期痛苦思考、研究和实践之后才达到的。他的成功,更多地是通过在画上所画的大自然的片断取得的,而不是靠在博物馆里所做的研究。塞尚的著名作品有《埃斯泰克的海湾》、《静物苹果篮子》、《圣维克多山》、《玩牌者》等,本网已收录塞尚作品500余幅。



《玩牌者》法国 塞尚 布上油画 45CM×57CM巴黎奥赛博物馆藏

此画为画家重要的代表作之一,画中描绘着两位玩纸牌的农民,细致地刻画出两个农民玩牌时用心思考的面部表情和弯曲的肩膀,十分生动地表现出人物的内心世界与性格特征。画家在安排布局人物与道具、环境的关系时,有意加强了轮廓线的阴影部分,并利用了不同的三角形和直角的变化,强调了棕红色调与蓝色的对比,这样既突出了主体人物,又能获得线条结构连接的稳固效果。

塞尚曾画过多幅玩纸牌者题材的画,画上人物多寡不一(其中最大的一幅上,共画了五个人物)。而最为著名的,要算是这幅只画有两个人物的


    关注 水彩吧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