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肉】你知道“肌肉慢性痉挛性损伤”吗?可别小瞧哦!

 

热爱运动的朋友一定碰到过肌肉痉挛。急性的肌肉痉挛,就是俗称的抽筋。有经验的朋友都知道反向牵拉的手法,几秒钟...





热爱运动的朋友一定碰到过肌肉痉挛。急性的肌肉痉挛,就是俗称的抽筋。有经验的朋友都知道反向牵拉的手法,几秒钟或者几十秒后肌肉就放松了。但有时候也有反复牵拉反复抽筋的情况发生,尤其是游泳时小腿的抽筋处理不好还会有生命危险。

肌肉损伤的原因有很多,总体来说和肌肉的能力有关。假如我们把肌肉的力量、耐力和肌张力这些要素总称为肌肉的“能力”,锻炼时运动量、运动强度对肌肉产生的累积作用称为“运动负荷”,那么就有如下的几种情况:

肌肉的能力>运动负荷,人体可以轻松完成运动,不会造成损伤;肌肉的能力=运动负荷,人体可以完成运动,一般不会造成损伤;肌肉的能力<运动负荷,人体难以完成运动,容易造成损伤。

偶然的一次运动负荷超过肌肉能力,还不至于立即产生肌肉损伤,但经常的发生这种情况,肌肉损伤就是大概率事件了。

早期的损伤一般先是电解质紊乱导致钙离子浓度异常,体液酸化等引发肌肉痉挛,急性痉挛的不良机制反复存在,长期积累就会产生肌肉的“慢性痉挛”。很多人不知道肌肉慢性痉挛的存在,误以为是肌肉拉伤。

如果肌肉已经出现慢性痉挛,还不引起重视,不进行治疗,在某次的训练或比赛中就会发生肌肉纤维的撕裂性损伤,严重的会出现肌肉纤维的断裂,这就是我们俗称的肌肉拉伤。
今天我们主要聊聊肌肉慢性痉挛性损伤的话题。

由于运动队工作的原因,我一开始做医生就碰到了很多肌肉损伤的病例。当时郁于治疗手段的匮乏和疗效的欠佳,氯唑沙宗等肌松剂虽然稍有效果,但肌肉松弛后全身疲乏等副作用不容小觑。有一次和华山医院的陈世益医生讨论这个话题时他给我提供了一个信息:当时的北京体育学院的卢鼎厚教授用长针刺治疗肌肉慢性痉挛效果很好。记得那是在1991年的2、3月份,当年通讯手段远没有今天发达,我想来想去,请教卢教授的方法只能是写信。于是就斗胆给先生写了一封信。半年后我收到了卢教授的回信,他在信中详细给我介绍了他的长针刺的技术要点和注意事项,还把他在1989年发表在《中国针灸杂志》上的文章的复印件一并给我寄来。老一辈学者的拳拳之心令我感动。(可惜那封信在国家队反复搬迁、反复奔波期间,不慎丢失,引以为憾)

在卢教授的信件指导下我亦步亦趋地尝试在运动员中运用这个治疗方法,第一个案例是一个男子赛艇公开级运动员的右上臂三角肌的慢性痉挛性损伤,第一次的成功令我鼓舞。可是慢慢地我发现,这个治疗方法固然效果显著,但用的针一般比较长(5、6寸),很多运动员(尤其是女性)心中恐惧,不愿意接受这样的治疗。

我是一个平时爱琢磨的人,既然长针让人恐惧,那么有什么办法解决呢?我想起了读书时看到古人用“齐刺法”(一种针灸的刺法)加强针感的记载,这个“齐刺法”的针法和卢教授的长针刺有点相似,于是我就移花接木地尝试将两者结合起来,经过多年的摸索和尝试,最后定型为五根针刺的方法,因为针眼的形状是菱形,我就称之为“菱形针法”。

很多年前我曾经做过一个临床对比研究,“菱形针法”的总有效率还略高于“卢氏长针法”(但两者之间没有统计学显著性差异)。研究证明,“菱形针法”的疗效是确切的。
很多人对慢性痉挛及其导致的严重后果可能还不是很清楚,下面我简单介绍两个案例,大家也许就直观一点了。

第一个案例是2007年女足世界杯期间,阿根廷足协秘书长(记得好像是,当时只管治疗,没有记住她长长的名字),因两年多前车祸骨折,愈合后留下背部疼痛的后遗症,疼痛剧烈,只能依靠止痛药才能安睡。来上海后通过体育局找我治疗。我一检查,发现了T8~T12节段骶棘肌条形挛缩的结节,压痛明显,典型的慢性肌肉痉挛性损伤,用“菱形针法”两次治疗后,她高兴地告诉我:两年来第一次没有吃一粒安眠药能安然入睡。
照片中的女士就是当年的阿根廷足协秘书长


第二个案例是2009年上海斯诺克大师赛,世界名将,英国人奥沙利文。因两年前力量训练导致肩颈部肌肉疼痛,两年在英国间曾经经过不少治疗,但效果不明显,时时发作,痛苦异常。那年8月来上海后老伤复发,疼痛得连衣服都脱不下。我检查后发现,C7~T4节段骶棘肌挛缩结节,压痛明显,又是一例慢性肌肉痉挛性损伤。于是就用“菱形针法”予以治疗,两次治疗后疼痛明显改善,一共经过5次治疗,奥沙利文夺得了当年上海站的斯诺克冠军。他高兴地对媒体说:幸亏碰上了一个福星,自己才拿上了这个冠军。

当年本人和奥沙利文的合影
这两个案例,患者都有长达两年的病史。可见慢性肌肉痉挛性损伤有多么折磨人。因此,我奉劝各位爱好体育运动的朋友们,务必要重视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毛病。


    关注 季培运动医学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