钞票会变成纸嘛?

 

100块现在神马都买不到,可泥萌连100块都不给小编!...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过这种经历,小编昨天去楼下便利店买冰棍吃,一根老酸奶冰棍儿现在都卖到三块钱了!!在小编小的时候这东西才只要五毛钱啊!!回家一说,小编爸说的话让小编整个人都不好了,“你爹小的时候冰棍儿也就一分钱吧”。当时,小编就



可能大家也会有这种感觉,把整钱拆成零钱,一旦拆开了很快就都花没了,然而是怎么花的呢?好吧,其实连小编自己也不知道。就像有人调侃道,过去一百元的纸钞上印了四个人,可以够四个人活一天,现在一百元上只剩下一个人了,只能够一个人活一天,还被憋得脸通红......



钱确实就这样越来越不值钱了,瞬间有种某天钱真的会变回纸的感觉有木有,为什么会这样呢?



罪魁祸首就是通货膨胀,相信大家都知道这个概念吧,但是要怎么理解呢?先看看度娘说:在信用货币制度下,流通中的货币数量超过经济实际需要而引起的货币贬值和物价水平全面而持续的上涨。



换算成小编语:某个国家市场中流通的产品总价值只有100亿,但是国家央行为了刺激消费发行了1000亿的货币,人民手里的钱远远超过市场的总量,市场产品的价格就会因此出现上涨的情况,最后涨到接近1000亿甚至会超出,这样原来100亿可以买到的现在需要1000亿才能买回来了,物价上涨了近十倍。通货膨胀就是这样形成的,最典型的要数民国时期的通货膨胀了,即使在抗战时期人民依然可以拿着几千元的钞票去买粮吃,到民国末期居然用几十亿也买不回一碗饭吃了,这到底是怎么发生的呢?



事情开始于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但内战之火尚未烧尽,国民经济正处于疲乏期,而且重建难度极大,所以国民政府采取极其宽松的货币政策,大量的印发货币(民国时期称法币),到底印了多少呢,这个没有具体官方数字,但是这是当时民国政府普通小工厂的会计出纳在清点仅仅一天里所用到的流通法币。



在给大家讲一个数据,泥萌就晓得这得膨胀到什么程度了......

1947年发行的法币量是1945年的25倍,到1948年已经翻了1180倍。这么说大家没有实感,拿黄金来说吧,1947年2月1日的黄金价格约合8100法币,到10日迅速涨到19000法币,仅仅九天就翻了两倍多,而今天的实时价格是263元人民币。当时出门带钱是酱紫



这只是货币发行数量的变化,通货膨胀引起的物价变化更加恐怖。据数据统计,1947年2月上海的物价达到了战前的1.2万倍。这还不算此后到1949年的通货膨胀更加严重。



大家的第一直觉应该是民国那时候真rich,人人都rich!可实际上这事儿搞的国民苦不堪言,虽然麻袋装钱出门买菜这事儿听起来很梦幻很奢华很狂拽酷炫,但是事实上到1949年,军队士兵的一个月军饷不够炒一小盘儿花生米,而市民带着整整一麻袋的钞票,也买不到一袋大米。



随后,民国发行了这样面额的纸币,想要缓解国内流通的纸币数量



泥萌一定又会觉得这很酷,随便掏出张钞票就是一万块,是多么土豪的事情啊!可小编又得说了,这根本不算事儿。因为在1949年5月10日,由中华民国国民政府的新疆省银行发行的纸币,还有酱紫的



肿么样,可怕吧!这是咱大部分人一辈子也赚不到的钱啊!好吧好吧,小编只能说,那个时代得土豪的世界我不懂了~



但是实际上这么多钱在当时的上海,只能买70粒左右的大米。接近一亿元买一粒大米,这样的钞票和纸的价格又会相差多少了?国民政府真的在用绳命告诉我们,只要合理使用通货膨胀,把钞票变成纸那不是天方夜谭。


    关注 口袋会计Study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