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花春雨·心远地偏(徐可《三更有梦书当枕》读后)李金荣

 

徐可的文字是有翅膀的,可以一下子飞进读者心里,化作花香、雨露和阳光,从而使生命变得丰盈、富饶、熠熠生辉。...

点击顶端蓝字品读春秋即可关注我们
徐可散文集《三更有梦书当枕》(之二)读后
杏花春雨·心远地偏
文|李金荣
人和书的缘分,就像人和人的缘分一样,冥冥中都是有定数的。上当当,本来是冲着徐可的《三更有梦书当枕》去的,不料与其姊妹篇《三更有梦书当枕》(之二)邂逅,既然遇到了,那就随喜吧,立刻下了订单。

书到手后,首先读的是《多一点书卷气》。寥寥几行下来,如沐杏花春雨,又似空谷林间,整个人立刻静了下来。这是一本多么安静的书啊!一看就是安安静静写出来的,不浮躁。这样的书最宜在灯下一个人静静地读,因为太有格调了。但此刻的我,身陷纷乱的工作中,无论如何是格调不起来的,又迫不及待,只能见缝插针地读。如此一来,却真正体会了什么叫心远地自偏,那份久违与惊喜,真真是欲辩已忘言。
徐可的文字是有亲和力的。这种亲和力想来是文学的魅力吧,将一切远忧隐去,只要你的灵魂不式微、不边缘,文学就在,并且永远在。“也许古人真有以书为枕的,我是无论如何‘雅’不到那个程度。因为颈椎病的缘故,我现在连软枕都不用,更遑论硬邦邦的‘书枕’了。如果硬要附庸风雅,只怕脖子不保,噩梦不断。之所以借用这么一句诗,只不过想说一说我每天睡觉前的一个习惯——看书,伴书入眠。”(《枕边的书》)如此这般娓娓道来,亦师亦友,仿佛促膝交谈,让人觉得无论时代如何变迁,读书都是美好的,无可替代的。

“小的时候——也就在小学阶段吧,夜深人静之时,我和表哥躲在被窝里,偷偷地打着手电看小说。偶尔‘春光泄露’,被大人斥责一顿,安静一阵之后,还是偷偷地看。由此看来,我卧读的历史应该是不短了。”(《枕边的书》)这样的文字,让我联想起自己的学生时代。上师范的时候,有一次晚上熄灯后,我和同宿舍的另外一个女生打着手电看《红与黑》,正看到于连深夜爬窗幽会的时候,查夜的老师到了,我们赶紧关了手电,躺床上假寐。由于情况紧急,那个女生没来得及脱鞋,就躺我身边了。我的床铺紧挨着门,老师用手电往屋里照,发现了露在我被子外面的旅游鞋,大喊了一声:“怎么还穿着鞋睡觉?防地震呢?”二十多年过去了,此刻想来恍如昨日。



徐可的文字是有温度的。这温度不是炙热,而是一脉温情。“从香港回来后不久,孩子就上高中了,住校了。每个周末,儿子回家,是我们全家最开心的日子,我们像两个小孩一样做出各种幼稚可笑的举动,又唱又跳,家里欢声笑语不断。我们格外珍惜与孩子在一起的欢乐时光。\我知道,总有一天,他会潇洒地跟我们挥手告别。”(《告别》)酸酸甜甜的,舐犊之情跃然纸上,令人低回。

徐可笔下有诸多的“怀人篇”——父亲、启功、同事或采访对象,无论悲喜或聚散,给人的感觉总是暖暖的,那种发自心底的爱的气息,让读者从文字背后看到了一个有情有义的徐可。正因为他的有情有义,让人觉得跟他交往的人,他们的生活因徐可的存在而变得有滋有味起来,斑斓起来,有光彩起来。

徐可的文字是有力度的,貌似平静,实则掷地有声。在看似篇幅不长的文字里,积蓄着摧枯拉朽的力量,仿佛竞技场上的拳王一般,一出手便可击中读者,从前胸到后背,酣畅淋漓。分析周作人“下水”的原因,既有学者的公允,也透着为人的厚道。“不可忽视日本在周作人生活和思想上的地位之高,周作人对日本的民族意识、生活习惯以至文学、文化的极度欣赏以及由此产生的民族认同感,也许正是其他原因的催化剂呢?”(《“一说便俗”的背后——读随想》)

徐可的厚道,是一种独到的见解,是有原则的爱憎,而非其他。“周作人和胡兰成,同为落水文人。可是我对周只有遗憾而无憎恶,而对胡却是无比地憎恶,一点儿遗憾都没有,因为他的政治立场注定了是要当汉奸的。他不光在政治上投敌附逆,而且在感情上鲜廉寡耻,无情无义。在文学上他是张爱玲的知音,可是在感情上他又极大地伤害了张。”(《夜读偶录》)令人击节称快。

还有就是,这种力度让人惊艳,有一种民国范儿,为什么这么说呢?仅仅抄录一下文本的题目,便可触摸到。《公众呼唤科普》《呼唤典雅精致的文学语言》《网络文学当自强》《方言应为作品添彩而不添堵》《盼望健康的批评空气早日出现》《书写时代引领时代》《现实主义传统不能丢》……作家最可宝贵的是良心,而徐可的这些文章恰恰表现了知识分子的呐喊、使命与担当。



一路读来,《三更有梦书当枕》(之二)100多篇文章,洋洋洒洒300多页,竟在工作间隙和午休时间,不到一个星期就读完了。掩卷静思,余味悠长。原来,徐可的文字是有翅膀的,可以一下子飞进读者心里,化作花香、雨露和阳光,从而使生命变得丰盈、富饶、熠熠生辉。想到这,我突然又想起了《三更有梦书当枕》,它们可是前世今生啊,我得赶紧去旧书网寻寻,不知有多少精彩等着我呢!

不多说了,淘书去也。

作者简介及点击标题查阅其更多文章


李金荣: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天津作协文学院签约作家。鲁迅文学院第十八期中青年作家高研班学员。曾获第七届冰心散文奖。从1998年开始在《文学自由谈》《天津文学》《福建文学》《安徽文学》《延河》《广州文艺》《青年文摘》《海燕》《厦门文学》《天津日报》《文艺报》《广州日报》等报刊上发表文学作品,约100余万字。出版过散文集《有一扇窗为你打开》《此岸风月》。

1、卡森的另一个世界

2、
写给女人的书简
文学|美文|电台|故事|微博



投稿及赞赏所得事宜请在平台首页查询

需进入作者读者交流群的先添加编辑微信

有偿征稿:674251231@qq.com

声明:图片来源网络!
备注:点击尾部阅读原文,即可进入品读春秋电台!


    关注 品读春秋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