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访谈 同济大学建筑城规学院阮仪三教授

 

ClicktoseewhatDr.Ruanhastosayontheprotectionofarchitectureandourproject!...

点击上方“阿拉桑海宁”订阅我们!


1/19/2016      同济大学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

小安(左)和小梅(右)  采访阮仪三教授


在继上次的新天地石库门之旅后,小编们又一次冒着严寒,在濒临零下的温度中,来到了位于四平路的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采访了阮仪三教授

首先,让我们来隆重介绍一下他:阮仪三教授是建设部同济大学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主任,  同济大学建筑城规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古城保护神”,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专家委员会委员,还获得了2005年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文化遗产保护荣誉奖。

就是这么一位大神级的人物,这次接受我们的访谈啦!






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虽然已经是年逾八十的老人了,但阮教授却依然身体健朗、精神矍铄,一一详细回答了我们的问题。下面是这次采访的选段和概括。



阮教授

和他奉献了大半辈子的骄傲、期许



小编:我们知道您一生都在致力于保护城镇中的老建筑,被称为“古城保护神”,请问您当初投身于这一事业的契机或者缘由是什么?



阮: 契机和缘由的其中一个就是中国是非常悠久古老的一个民族,留下来很多重要的优秀历史建筑,而且这个历史建筑都有丰富的价值...所有的不同的地域所拥有的建筑都不一样,而且各有特色,这些特色是跟世界各国都不一样的,自己本身有它的地理环境和社会文化发展的因循,和一些人的民间风俗习惯影响等,形成了一些不同的城镇古建筑。





小编:就您自己的亲身经历中,您目睹了哪些上海建筑的重大改革?这些改革对于上海建筑这一领域以至上海的整体文化风俗有何种影响?



阮: 上海是个建筑博览会...西方帝国主义的入侵,如八国联军以及甲午海战等,第一个是从上海进来的...在1900年到以后,西方的经济正好是衰落,和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的经济危机的时候,西方经济非常萧条,但是中国这个地方,由于辛亥革命和北伐革命刚结束,正好是一个相对安定的时期,是一个中国经济正在升起的时候,资本主义进来以后,上海有了一个新的发展…从1889年开始,到日本人侵略进来以前...这个时候很多的西方资本主义进来,把大量的西方的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先进的商业功能的活动带进来,那么带进来需要住处、活动的场所,把西方的建筑也就带进来了...





小编: 那么对于您刚刚所讲的外滩历史和文化,您认为现在上海的青少年有多了解呢?



阮: 我们现在的资料还是很多的。上海拍了一整套的外滩建筑…也有音像资料…我们现在上海的课本并没有这个课...现在有一个“走读上海”的项目,每个礼拜天有一场,请志愿者和学生来参加,现在还是亲子活动…很受欢迎。现在走读上海有二十个题目,有城隍庙、石库门、外滩等等...有专门的讲师讲这个内容,比较生动,对象是中小学生。图书馆里现在也有建筑的综合概括和单本的介绍。





小编: 我们现在在国际学校,有很多同学虽然父母是上海人或中国人,但因为他们从小在国外长大,所以对上海建筑都不了解,您认为这种有国际背景的青少年需不需要对上海建筑有一个认知?



阮: 当然需要。既然是中国人,就应该对中国建筑有所了解。是上海人,就应该对上海有所了解。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嘛。上海的外滩建筑很有特点,很有知识性。





小编: 那么您刚刚讲到的这一段历史,很多人其实都不知道,我们想要提高大家对这种历史的关注、对建筑的了解,请问您有什么建议呢?



阮: 方法很多,上海也已经在做了。上海有一个电视台有好几套节目,比如现在有一个专门讲上海话的上海话节目,介绍了解上海...还有各种大众传媒,和报刊书籍等等。上海还有专门的博物馆和展览馆...内容都非常精彩。





小编: 我们现在的课题是专门针对青少年,我们想要制作一本建筑涂色本,会附有原图的照片和建筑的介绍,可以让孩子们在了解建筑的同时,培养他们的兴趣。您觉得这个方案可行吗? 您有什么建议吗?



阮:可以的,看你们用什么样的表达方式。对象很有关系,不同的对象有不同的要求,知识面和能力也有不同。材料也不太容易选择,现在很多出版物中的文章有许多错误,不像我们做研究的比较有权威性...这些建筑也有很强的故事性,比如和平饭店,和马勒别墅,这些带有趣味性的故事是无伤大雅的,但有些带有知识性的东西就不一样,比如英国总汇就是复古主义的作品,如果你说成是巴洛克,那就错了。





小编:我们目前涂色本的建筑数量定在16-20个,您有什么推荐?您觉得上海最具代表性的建筑有哪些?



阮:那要看你从哪个角度选。比如说从不同风格、不同意义、不同时代来选,或是能反映上海中西合璧特色的,[比如石库门],或是传统建筑,像明代的花园、老城墙的一段等等。上海还有一个外地、小城市不大有的[特色],还有很多厂房,近代的产业机构,这些产业机构现在都退出历史舞台了,变成文化机构了,变成现代的文化创意产业了,比如1933老场坊,原来是屠宰场,或是上海自来水厂,英国人以维多利亚风格造的,非常漂亮。





是不是感觉信息量有点大?

没关系!

来看看我们的感想吧,高中生的视角。





次访谈给我们带来了许多的启发。自开始课题研究以来,我们算是第一次有了一个较为宏观的对于上海建筑的专业介绍,对于建筑的风格、建造的技术等知识性较强的内容也是我们目前的研究所欠缺的。而这种宏观的讲解也开拓了我们之前的眼界和思维模式,使得我们认识到了上海建筑的多样性。相较于之前较死板和单调的对外滩建筑的集中研究,我们现在也将传统民宅、花园以及老式工厂划入了研究当中。



时,这次访谈也使得我们认识到了现阶段我们计划的许多问题。涂色本的绘制在这之前只是一个大概的想法,我们的目标人群也只是定在了“青少年”身上。阮教授的话使得我们开始对目标人群有了更加深入的思考和斟酌,因为不同年龄段的青少年确实在兴趣和能力上有着非常大的区别,而这些区别也是我们涂色本中文字介绍性质的关键。我们究竟是该将文字写成给幼年儿童的纯娱乐、趣味性的故事,还是给初小学生的知识性、科普性较强的介绍?如果是后者,那对于我们的专业资料搜集能力就有了较高的要求,而阮教授也提到了这一点。

✨举手之劳,恳请各位扫一下二维码,或者搜索“阿拉桑海宁”,关注我们ArchiShanghai!和我们一起努力、见证这海派文化的传承和发扬!


    关注 阿拉桑海宁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