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 我们从事这个行业的原因

 

听到“报道这样的故事,就是我们选择这一行业的原因”的台词,还是被燃得不行。在纸媒寒冬的年代,《聚焦》的出现带有某种悲壮的色彩,它如实刻画的新闻操守与执行典范,仿佛昨日还是大学热聊的理想,如今已经成为对黄金岁月的致敬。...



直到刷完《大空头》,《聚焦》一直都是今年奥斯卡季个人最喜欢的电影。现在再评价哪部更好些,确实有些为难,两部电影都是喜剧导演转型严肃作品,《大空头》举重若轻,《聚焦》则静水深流。考虑到自己新闻专业出身,还是会偏心投《聚焦》一票,用同学小虫的话来讲,这部电影致敬了平面媒体过去了的好时光。

《聚焦》改编自真实事件,上世纪70年代《波士顿环球报》的“聚焦”专题报道组,用一整年时间连续发表了70篇报道,揭露了波士顿地区90名牧师涉嫌对男童性侵。这组报道不仅荣获次年普利策奖,更推动了社会对教会娈童的重视。事件本身具有相当的话题性,但电影讲故事的节奏风格却极其沉稳冷静,影片对《波士顿环球报》记者工作的再现,犹如记者们当初对事件的报道过程一样,严谨、理性、克制,却充满了激情。

严肃新闻的魅力在于不强行贩卖观点,避免情绪左右判断,严密取材、小心求证,最终是摧毁一个系统,而不是打垮一个敌人。与之相应的,《聚焦》剧作也工整得几乎无懈可击,比如片中调查取证的受害对象,一个外向弯、一个内敛直,采访层次不同,对话真实可信,尽管受伤害呈现的方式各异,对观众情绪引导效果却殊途同归。深处两个阵营律师的对比刻画也是简练生动,一句“你们早干嘛去了”让影片不止于对教会的诘问,彰显了媒体该有的自省原则。



影片里的金句都是新来的主编说的。

除了剧作,《聚焦》的摄影、剪辑都有如教科书般经典,奥斯卡几乎所有重要技术奖项提名都没落空即是明证。长镜头沉着稳健不抢内容,多线叙事却剪辑明快,尤其值得称道的是表演,本片大腕云集但无绝对男女主角,演员各个出彩,群戏紧张激烈又无人突兀抢戏,这种个人英雄主义基础上的协作,正像一个出色的新闻报道小组所需要的那样。和看完《大空头》相同感慨是,美国职业的好演员真特么多啊。



绿巨人和鸟人同框,女主角Rachel演过《时空旅恋人》。

为了演好片中的记者,四位主要演员和聚焦报道组原型都有过密切接触,了解他们的工作习惯。当然了,我们已经太习惯把演员敬业体验生活当做宣传手段,但表演本身是不会说谎的。我喜欢马克鲁法洛扮演的迈克尔在采访受害人时一个细节:隔桌对坐,迈克尔没有把笔记本放在桌面上,而是问话同时两手悄悄在桌下记录,眼睛始终盯着受访人。这种细节恐怕只有当过记者才能会心领会,当面记录更像庭审,受访者容易被冒犯也容易分心。至于为了获取资料据理力争,甚至不惜给小费换取复印机会这样的细节,也就不必赘述。

从媒体角度讲述新闻事件的电影其实已经有不少,新千年就有《晚安好运》、《对话尼克松》等多部佳作,《聚焦》个人感觉是最平民化又最职业化的一部。导演最高明的处理,是在故事后半段呈现报道效果时,几乎对“获普利策奖”只字未提,结尾收在读者打爆热线,忙碌的新闻人一如既往冷静回答:“你好,这里是聚焦”。媒体记者是所有“英雄”属性行业里,最需要自觉与光环保持距离的职业,这个简练的结尾隽永得体。



Mark Ruffalo和原型Michael Rezendes

尽管《聚焦》从内容到呈现都是标准的“奥斯卡”体例,个人却不看好它的得奖前景,导演本人大概是坚定的无神论者,影片对教会的抨击毫不留情,直指教会是全世界最藏污纳垢的组织,看完对宗教本身的敬畏也土崩瓦解。这种“冒犯”显然会让有神论者不舒服,这也许是本片在歌舞升平的金球奖被彻底无视的原因。

个人看来,故事其实是把在世俗世界拥有强大力量的教会当做了强权控制的设定,《聚焦》所呈现的还是普通人挑战权威的勇气和努力。在不同社会,强权以什么样的面目出现,这又是另一个层面的问题。报人在充分自省的前提下行使监督职责,这正是媒体”第四权力”的核心价值。



场景陈设相信让每个做过报纸记者的人都心有戚戚焉。

尽量用冷静的口吻来陈述对这部电影的喜欢,难免还是夹带了个人感情的私货。告别报纸已六年有余,做记者的时候写的也是些零碎,但电影里听到“报道这样的故事,就是我们选择这一行业的原因”的台词时,还是被燃得不行,勾起自己中学时在阅报栏读中青报“冰点”专题报道的回忆。在“纸媒寒冬”的年代,《聚焦》的出现带有某种悲壮色彩,它如实刻画的新闻操守与执行典范,仿佛昨日还是大学热聊的理想,如今已经成为对黄金岁月的致敬。

在过去两年时间里,技术发展让传统媒体的平台和渠道优势打折,自媒体成为新兴形态,它无疑拓展了沟通传播的途径,但至少在初期的这一两年,观点多于求证,情绪多于思辨,”强烈个人风格“成为脱颖而出无往不胜的利器,这也不是什么多大的问题,只是基于事实调查的深度报道空间的确在缩小。说起来,我最近读到的优秀纪实报道几乎都来自《GQ》和《时尚先生》两本时尚杂志。如果说有什么可惜的话,对于民智未启的社会来说,严肃新闻报道成为还未被熟练掌握就已经被收缴的武器。

些许跑题了,新的媒体形态总会有自己的成长规律吧。细想想,不是因为报纸和电视的出现,产生了有理想有担当的新闻从业人员,而是因为”善意“本身导致了有理想有担当的人投身传统媒体行业,做出了出色的新闻报道,推动了社会的进步。

普通人所共有的善良和正义感,是永远值得书写的,而这大概就是珍视《聚焦》这样的电影、珍视报纸“闪亮的日子”的意义。


    关注 顿的河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