邴继福|(随笔)《我所见过的莫言》

 

对此,莫言却十分清醒和冷静。他说,获奖只能代表我的过去,我还得从头开始,沉下心来继续写作。著名作家阿来呼吁,不能过分消费莫言,崇拜莫言,就应当多读他的书好了!我看这话不无道理。...

伊春小小说沙龙20期——


伊春小小说沙龙隆重征稿,欢迎原创,拒绝负能量作品。投稿邮箱:837632708qq.com yc6855330@126.com  关注公众号:ycxxssl2016  赏金总额的50%作为作者稿酬。

   我所见过的莫言     

邴继福
(黑龙江.伊春)
二十年前,大约一九九二年十一月,我与莫言有过一面之缘,地点在北京鲁迅文学院——我听过莫言一堂小说创作课。

那时,我正筹备出版我的第一本小小说集。书稿已编完,正愁没有名人写序。恰在这时,著名作家木桦先生来函,邀请我到北京参加鲁迅文学院一个小说讲习班,并特别强调:讲课的均是当今中国小说界的名流,有刘震云,何振帮,刘恪,闻树国,莫言……

这些人中,我最感兴趣的有两位;一是刘震云,二是莫言。

刘震云是新写实作家的领军人物,他凭《新兵连》、《单位》和《一地鸡毛》等作品走红文坛,我都拜读过,十分欣赏;莫言走红的原因,是因为张艺谋的电影《红高粱》获得了第三十八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剧本改编于莫言的长篇小说《红高粱家族》。除此之外,莫言的中篇小说《透明的红萝卜》曾于1985年一炮打响,使他走红文坛。

从资料上得知,莫言是山东高密人,当过兵。我仅从这两点判断,此公一定是位高大英武的山东大汉。可是,当他一出现在讲台,却让我大失所望,莫言竟是个其不扬的普通人。

大多数学员脸上都写着失望,但很快都释然了——人不可貌相嘛,越是其貌不扬的人,越可能才华横溢。

没料到莫言一开口,又让大家失望了。一口浓重的山东高密腔,语速很快,声音也很小,像在自言自语。尽管大家出于对名人的尊重和崇拜,伸直脖子支愣耳朵听,也很难听清听懂他在讲啥。

于是,大家便交头接耳,课堂渐渐乱成一锅粥,课实在讲不下去了,莫言索性说,这样吧,你对《红高粱》有啥问题,直接提问好了……

酝酿了一会儿,大家便或口头提问,或递条子。莫言象答记者问似的,一一回答大家。在大家一致要求下,这回他提高嗓门,语速较慢,效果总算好一些。

二十年过去,我只记得一个细节。有人递条子问,文学源于生活,《红高粱》里有割人耳朵的细节,请问莫老师,你亲眼见过吗?

莫言解释说,我没见过割人耳朵,但见过杀猪时割猪耳朵。创作不一定亲身经历,可以联想和借鉴嘛……

那次在“鲁院”学习,别的名家讲课都是侃侃而谈,唯独莫言,是以答记者问的形式完成讲课任务的。下课时有人议论,名人不过如此吧。我却以为,好作家不见得都善讲,莫言便是最典型的例证。

中午,莫言讲完课要走。我连忙拿出我的书稿让他指点。他翻了几页说,下午我还有节课,带回去看,便匆匆离去了。我以为他是推托,人家大作家哪有时间看你小人物的东西呢!

没有料到,几天后,木桦把书稿捎回来了,个别地方有铅笔的圈点和点评。木桦说,莫言看了你的书稿,让我捎三点意见:一是说你生活底子很厚,语言驾驭能力较强,作品有地域特色;二是希望你多写些短篇中篇甚至长篇,更能全景式地展现社会生活的广阔画卷;三是书序最好让木桦老师写,因为他当过小小说杂志主编,是搞小小说的专家。他写更有说服力。后来,我那本书的序,就是按莫言的举荐,由木桦老师给写的。

遗憾的是,在创作道上,我没有按莫言意见去做,没有时间和勇气写中篇长篇,只是在小小说圈里打转转,在文学创作上,至今收效甚微,未成大器。

那次北京之行,我对莫言、刘震云等几位名家有过接触,产生一种亲近感。因此,格外关注他们的创作。我期待莫言再造辉煌,可是,好长一段时间,书店里鲜见莫言的新书,电视里看不到他的影子。倒是刘震云常有新书问世,并时常在电视里接受专访。

这些年来,我只在新华书店看到莫言一部长篇——《丰乳肥臀》,觉得书名挺俗,只是翻了翻。他获诺贝尔文学奖的长篇小说《生死疲劳》,我始终没见过。

莫言的“诺奖”获奖词很独特——“魔幻现实主义与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融合在一起”。莫言作品的这种“魔幻”风格,我是通过他的一篇小小说《奇遇》领略的。

莫言的小小说《奇遇》,讲的是作者1982年夜里回山东老家,在村头遇见已死去三天村里邻居赵三大爷,要用玛瑙烟袋嘴还欠莫言他爹钱的故事,读罢令人毛骨耸然,给人一种震撼、诡异和奇妙的阅读感受,让人领悟了莫言小小说的想象丰富、语言神妙、寓意深远,颇有点聊斋故事的味道。我想,莫言的写作始终坚持“魔幻”这一特色,或许就是他成功的主要原因吧!

今年夏天,偶然在网上看到一则莫言可能得诺尔文学奖的消息。出于好奇心和亲近感,我把这则消息贴到小小说沙龙网上。没想到跟贴十有八九说是炒作,不可能的事。有人甚至断言,在当今中国,不可能出真正的文学作品,更不可能有作品获诺尔文学奖。对此类断言我向来很反感,但因没有足够的证据反驳,只能在内心郁闷。我真渴望中国出现一位获“诺奖”者,用铁的事实粉碎这些人的妄自菲薄心理!

二十年后的今年九月初,我又来到北京。一个月时间,我逛遍了北京的不少大小书店,如王府井图书大厦,西单北京图书大厦,通州国际图书城、翠微书店等。在这些书店里,偶尔能看到莫言的书,与其他中国作家的书挤在书架上,问津和购买者甚少。

十月十一日傍晚,我从通州回来,正在上网的女儿不经意说了句,莫言得诺贝尔文学奖了。我以为是我网转的那条消息呢,没有介意。直到晚上看新闻联播,才知道这消息果然是真的。

不知为什么,我突然莫名兴奋起来,连声道,太好了,太好了!女儿不解地问,莫言得奖你咋那么高兴?我说,我见过莫言,听他讲过课。更重要的是,他给中国人争了气!

一时间,莫言红遍大江南北,甚至比当年《红高梁》电影获奖时还要红。在各新华书店里,莫言的书突然间脱离原来冷清的书架,一跃登上了“诺贝尔奖得主莫言专柜”。曾经落满灰尘的莫言作品都焕然一新,重新展示在书店的醒目位置,购买者趋之若鹜。旧书供不应求,出版社便加班再版印刷新书。我留心过,莫言的大部份书,都是2012年10月再版的。有的人用“铺天盖地”来形容对莫言作品的宣传和销售盛况,一点也不夸张。

这次莫言获奖,意义是深远的。它给中国人争了气,提高了中国人、中国作家的世界地位,更是对中国作家不能获诺贝尔文学奖论调的有力还击。

我买了一本莫言的散文随笔集——《聆听宇宙的歌唱》。读过我才知道,莫言的成功除了天才加勤奋之外,很重要一点,就是他注重在国际上的宣传。莫言说,从九十年代末开始,他除了写作外,还频繁出国,去翻译和推销自己的新书。截止目前,莫言已出版长篇小说十多部。这些作品尽管在国内书店很少见到,但是,在国外知名度却很高。他的书已翻译成二十多种语言,是中国作家的书翻译成外文最多的一位。莫然有好多外国翻译家朋友,日本著名翻译家吉田富夫就是其中之一。他的《丰乳肥臀》、《透明的红萝卜》、《四十一炮》,以及两部中短篇小说集《幸福时光》《白狗秋千架》,都是他翻译的。现在,吉田富夫正为莫言翻译他的获奖新作——四十九万字的获奖长篇小说《生死疲劳》。

距离诺贝尔文学奖颁奖已过去了近一个月,但“莫言热”还迟迟没有消退:莫言家乡欲种万亩红高粱、莫言旧居已成为热闹的旅游景点、“莫言醉”白酒商标卖了1000万天价……

对此,莫言却十分清醒和冷静。他说,获奖只能代表我的过去,我还得从头开始,沉下心来继续写作。著名作家阿来呼吁,不能过分消费莫言,崇拜莫言,就应当多读他的书好了!我看这话不无道理。


作者简介:

邴继福 黑龙江省作协会员,伊春市作协副主席,郑州小小说学会会员。1992年,出版《邴继福小小说集》一书,其中小小说《痴情的采访》曾被泰国新中原报选载,后被作品曾被《微型小说三百篇》(百花洲文艺出版社)一书选用。先后在《人民文学》《小说界》《北方文学》《山东文学》《小小说选刊》《微型小说选刊》《百花园》《天池》《小小说月刊》《小小说月报》等刊物发表小小说千余篇。2010年,创办了伊春小小说沙龙,带动了伊春全市130多名业余作者从事小小说创作,引领大家向全国小小说刊物进军,先后有数十名作者在全国、省、市级报刊发表上百篇小小说,部分作者的作品还获得了全国奖项。邴继福微型小说说《猎人和猎狗》曾获得第九届世界华人微型小说大奖赛三等奖。在2012年上海召开的第九届世界华人微型小说研讨会上,邴继福介绍了《我们是怎样办好伊春小小说沙龙的》的经验,受到了充分肯定,他被誉为:伊春小小说的一面旗帜。


■本期推荐:

◆千名作家写兴安——伊春文联公众平台(yichuenwenlian)

◆小小说《纱巾曲》——李艳霞之金珠玛咪(liyanxia_272727)

李艳霞之金珠咪——微信号→ liyanxia_272727

关注是一种支持。


    关注 伊春小小说沙龙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