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翻书  关于科技的预言

 

人类不是科技轨迹的终点,而是中点,恰好在生命和制造品中间。...



你手机上安装的阅读类APP是什么?当当读书、天翼阅读、咪咕阅读、书旗小说、QQ阅读掌阅,或者是其他的类型?在我的APP中,最开始选择了掌阅,后来豆瓣推出自己的阅读器,安装并购买了德鲁克的经典之作《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今何在的《西游日记》。几个月前,微信推出了自己的阅读器——微信阅读,为其简洁的界面设计和较好的用户体验所吸引,安装后也购买了两本电子书——凯文·凯利的《科技想要什么》及其经典之作《失控》,后一本早已读过,但因为经典,所以选择珍藏,有空的时候拿出来再读一次,也是蛮好的。

谈谈凯文·凯利的《科技想要什么》吧。在这些年的热炒和国内外互联网大佬的推崇下,KK的互联网预言家地位得到了不断地巩固。他对技术、科技和互联网的发展深有洞见,《失控》就是代表作。在此不妨分享一下对这本书的看法。

《失控》,全名为《失控:机器、社会与经济的新生物学》,由此可见这是一本关于技术与社会经济互动的书籍。《失控》成书于1994年,凯文·凯利是《连线》杂志的创始主编。即使已经过去了二十多年,很多观点现在看来依旧具有冲击力,预言家的称号可谓名副其实。凯文·凯利高瞻远瞩,将技术系统与人类的互动视为新生物文明,从宏大的视野去谈论技术,即机器对人类发展和文明的影响。第二章就谈到蜂群效应、分布式系统、人工智能、去中心化这些时下技术趋势或互联网模式。这几年以小为代表,鼓吹的互联网思维就包含了去中心化。我们正在经历这些变革,浪潮已起,远未及巅。读到一半,似乎战线越拉越长,有些跟不上逻辑的变化,顿时倍感吃力。花了十来天的时间,终于啃完。到最后,似乎有些恍然大悟的感觉。在全书最后一章,KK总结了造物九律:分布式状态,自下而上的控制、培养递增收益、模块化生长、边缘最大化、礼待错误、不求目标最优但求目标众多、谋求持久的不均衡、变自生变。其实很多思想都来自于自然或生命本身,但又超越了生命,提炼出了最本质的规律。这本书并不局限于互联网,对于技术、经济、管理、金融、社会组织都有一些深刻的见解。有些是我们正在经历的,有些或许即将出现,而未来的机会就蕴含其中。虽然此书写于二十年前,但其观点到现在依旧新鲜热辣。未来,即刻到来。

之所以花这么多的篇幅去聊《失控》,不仅仅是因为这是他的代表作,更是因为其内在思想和理念与《科技想要什么》正好一脉相承。放下宏大的系统,KK基于同样的高度去深入思考科技与人类互动的关系,在其原有的思维哲学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全新的科技观。他将科技视为有生命力的自然形成的系统。也就是说,KK认为科技是与自然生物相类似的一种自然力量,科技也是有生命的。因为人类与科技在相互的进化当中动态互动,相互影响,所以KK 认为我们必须尊重并遵从这种力量。就像我们顺应自然的发展规律一样,以同样的方式看待科技。他是如此表达这种思想的:

“技术元素和大自然一样,在人类世界发挥巨大影响,我们应该像对待自然那样对待技术元素。我们不能要求科技服从我们,就像不能要求生命服从我们。有时我们应该臣服于它的指引,乐于感受它的多姿多彩;有时我们应该努力改造它的本来面目,以迎合自己的需求。我们不必执行技术元素的所有要求,但是我们能够学会利用这股力量,而不是与之对抗。”



这种有生命的科技,它所想要的,正是KK想要回答的问题。

KK认为,只有通过了解科技史,预测它的发展趋势和偏好,追踪当前方向,才有希望解决个人困惑。科技的起源完全可以回溯到生命的初始时期,凯文·凯利在前面的论述就纵论古今,从亿万年前宇宙的进化开始,洋洋洒洒,通过自然和生物的进化反观当下,总结出科技发展的规律。好比人类在特定的阶段从猿类进化成人,学会直立行走,科技亦是如此,包括历史中多次工业革命,以及当下的信息技术革命、互联网浪潮,就是这种技术的自我进化和完善。但是,虽然KK将自然的进化与科技的发展进行对比,但他并非将两者等同。他提出,与真正的生命物质不同,作为人类观念、工具、方法的复合体,“技术元素”有更加旺盛的生命力,物种可能会灭绝,但科技“几乎从来不会灭绝”;就算它的具体样式可能会在某个特定地区短暂“失传”,但只要下工夫,一定能在别的地方发现雷同、甚至完全一样的科技方法。类似的,中国古代发明了活字印刷术,欧洲中世纪的古登堡也发明了印刷术,期间技术是完全隔离的,也就是说相互独立进化。

根据这些对人类进化、自然演变和科技发展的历史,凯文凯利得出他的一个结论:“进化,乃至技术元素,遵循由物质和能量的本质决定的固有方向”。因而,他坚信“生命的机器化和机器的生命化”(参见《失控》一书),是未来世界的进化方向。这又是他基于历史发展和自身思考得出的对未来的一个重要推断。他又指出,这种进化有三种不同的推动力,即适应性(传统动力)、偶然性和必然性。

首先,进化一个是历史进程,它呈现出必然性。即使某种技术现在不出现,日后随着技术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也一定会出现。当然,这种必然性出现的时间代表了某种前提条件,即“任何物种的诞生,有赖于其他物种组成的生态系统是否准备好养分和生存空间”。

其次,空间的横截面上,它呈现出“同时性”。同一时间独立产生的相同发明是如此普遍,看看诺贝尔奖就知道了,很多获奖者是在不了解对方研究的内容的情况下,几乎在相同的时间了发现了某种现象或者规律。

第三,从微观来看,科技发明似乎充满了变数、不确定性和偶然性。“重新发明轮子”的事情并不稀奇,一些聪明的发明因为时机尚不成熟尘封数年,也比比皆是。

因此,从整体看来,科技发展的方向性势不可当,是必然性的。KK深入探讨了这种必然性的驱动力,提出首要的推动力是预定式的发展,即“科技自身的需求”,其次是科技史的影响,最后是人类社会在开发技术元素或确定选择时的集体自由意志。在这里我们需要注意的是,凯文·凯利将人类的意志排在了最后,就像自然的发展一样,我们对其发展规律是无能为力的,只能去利用这种规律。

通过追溯科技的发展、进化史,凯文·凯利敏锐地捕捉了科技的进化规律。从历史长河的纵向角度来看,他提出了核心的问题:科技的需求是什么?凯文·凯利是这样回答的:

“科技想要的,就是人类想要的--我们同样渴望创造丰富多彩的价值。一项技术找到自己在世界上的理想角色后,会积极地为其他技术增加自主性、选择和机会。我们的任务是引导每一项新发明培育这种内在的“善”,使之沿着所有生命的共同方向前进。我们从技术元素中获得的真实而重要的选择是驾驭人类的创造物发展为那些使科技收益最大化的具体形式,同时防止它们自我羁绊。”



最后,凯文·凯利用一句话总结了他的论点:

人类不是科技轨迹的终点,而是中点,恰好在生命和制造品中间。



技元素作为与生物进化类似的存在,科技最终会与生物、自然协同进化。科技想要的,恰恰是受到尊重的协同进化。渺小的人类。
分享读书、运动、生活与思考的点滴。
做一个有温度、有情怀的公众号。
扫二维码关注我!


静心静气,多读多想


    关注 六棵槐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