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辰瑶|“老校园人”给新生的一些“私话”

 

我,作为一个曾经的大学生,后来又在校园里过了许多年,并且还打算继续过下去的老校园人,愿意对你们说些“私话”。...





小编大一的时候,有幸成为了辰瑶新生导师组的一员。导师组第一次见面时,大家都以为她是位与我们年纪相仿的学姐。眼眸清冽,干练爽快,总是活力无限又掷地有声,大概这些都是校园赋予她这位“老校园人”的“给养”所在吧。

“致新生”系列第二弹,请查收新闻与新媒体系主任、副教授王辰瑶老师的“来信”。

(福利福利!辰瑶老师的美照一张~)

亲爱的同学们:

在你们即将踏入大学校门之际,我遵你们的学姐嘱托,给大家写一封信,聊聊大学生活。其实,只有你们自己的体验才会是深刻的,没有人,包括老师能给你们规划未来四年的生活。未来全在各位自己手中。但是我,作为一个曾经的大学生,后来又在校园里过了许多年,并且还打算继续过下去的老校园人,愿意对你们说些“私话”。

首先,我想说说“时间管理”。有些人能在四年里做成许多事,有些人连最基本的功课都磕磕巴巴,最后用急就章的论文“混”毕业。老师再生气,转过身来还要去面对新生,但是每当这种时刻,我都分外可惜那些被浪掷在不知何处的你们自己的似水年华。这是最好的年华啊,同学们,永远不会再来了。有些同学自称自己是拖延症患者,还是重度晚期的。其实,大部人都或多或少会有点拖延吧,但关键是不能陷入拖延的循环,最后在大家的集体自嘲中获得某种安全感。想想办法,使用一些效率软件、调整自己的节奏一一自控力就像肌肉,是可以锻炼出来的。不是要大家像机器人那样按部就班,甚至不是要你们多刻苦,只是,在今天这个时代,相信你们和我的感受一样,我们太容易消磨时间而且迷失自己了。为了把自己打捞出来,你能追问与反省的,只有你自己的时间都去哪了。你做了什么事,会决定你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小鲜肉们,千万不要让DDL变成第一生产力!)
其次,有“敬畏之心”。我希望你们从第一天起,就敬畏大学的规则。这倒不是说师道尊严什么的,学生们对我直呼其名,我也觉得很欢喜很亲切。我说的敬畏规则,是敬畏一些更加抽象的理念。我记得读大学时,一位教大学语文的先生,告诉我们“教室如同教堂,读书如同宗教”,迄今我还记得他闪亮的眼神。我读大学的时候也逃过课,相信各位未来或许也会吧,当然,请尽量少,好不?但是,不管怎样,大学是具有神圣感的,不是一手交钱一手交文凭的交易场。我自己上的每一门课,第一周都是和同学们“订契约”,我们可以讨论这个“契约”,但一旦双方都同意通过了,我就期待每个人能严格遵守,并且努力按照要求完成。我欣赏天才学生,也欣赏天分一般但刻苦努力的学生,我实在是不喜欢也不尊重那些仗着小聪明投机取巧的学生。

第三,我希望你们都有“开放的灵魂”。从某种意义上说,我希望我们永远都不要长大,也就是永远抱有可能性,永远都不要被固化成某类标签。但是等你们踏上社会,年齿见长,就会知道社会化的过程也是一个制度化的凝结过程。因此,在大学里汲取充足的心灵养分就非常重要,它不仅让你这四年熠熠生辉,而且会持续地照亮未来的漫长道路。网络带来了开放的空间,但不会自动生成开放的灵魂,恰恰相反,其实我们看到更多的是群体极化。因此不光用手、用嘴,也请更多地用脑,用耳。这个世界不是非黑即白,也不是阴谋论,要警惕这些听起来振振有词,但实际上是髙度简单化的思维方式,它们之所以有影响力,不过是因为直接击中了我们内心的欲望。作为知识分子,我们的使命恰恰是对抗这种简化的解释,并用我们的专业力量来提供一个更合理且可对话的回答。回到事实,回到逻辑,多问几个为什么是十分必要的。我们探求真知,我们并不为自己的小感受辩护。

最后,我送给大家一个祝愿吧,祝愿你们在大学四年里能收获“人性的丰盈”。“丰盈的人性”是心理学家马斯洛在考察了很多“成功人士”之后得出的结论,显然它无关金钱和成功学,它关乎的是在每一段独一无二的生命之旅中,一个人究竟收获了什么。我是建议大家闲来无事时读点诗文的,古体现代都好,喜欢就好。作为新闻写作课的专任教师,我希望看到我的学生对这个复杂的世界有体认有感悟,并且有创造性的表达能力,而不是大家都写“帅得炸裂天际”什么的。网络语言有很幽默率性热闹的一面,我也喜欢,但是不要忘记我们还有诸如“众星罗列夜明深,崖前孤灯月未沉。圆满光华不磨莹,挂在青天是我心”这样孤寂清绝但决不消沉的情感。我现在慢慢感觉到,一个人怎么感受这个世界,怎么表达这个世界,和他接触到的语言是直接相关的。我们不要在快餐文化时代磨损了语言,进而磨损了感受。话不多言,就此打住。

期待见到你们。

辰瑶
策划 / 谌知翼 时茗钰
编辑 / 王梓岩


    关注 南大新传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