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elux竞赛:你错过的那些启蒙干货

 

启蒙在我看来就是通过不断地“空间”再生,每个个体从压抑...



启蒙在我看来就是通过不断地“空间”再生,每 个个体从压抑中逐渐释放、发光,构成人类文明的“ 星云”。VELUX公司和国际建协合办的以日光为主题不 限场地的建筑学生双年赛已经举办六届。每届一等奖 作品的意义都要跃迁一个能级,这也是本文试图探索 的问题:在一个充满智慧和硝烟的博弈中,每届一等 奖是借助怎样的操作手段在前人的基础上突破桎梏, 拓展游戏领域的?而这些看似只是艺术品的“装置” 背后的操作启发又是什么?

明日之光竞赛在表面上探讨日光,但细思恐极: 作为物质,日光是无形的电磁波,建筑师没法直接编 辑日光。作为符号,日光之于人和社会,除了基本的 生理和能量维度外,也并没有特别强烈的其它意义。 所以这个竞赛的实质是考验建筑师如何无中生有:借 助一个毫不相关的异物为一个空的符号赋予其在人 类社会中的空间价值。每届将近3000青年才子的博弈 作为驱动力,后一届又需要在前一届的基础上打开“ 更广”的启发。所以这个竞赛的“日光”仅仅是个引 子,其真实价值在于空间扩大再生产的方法。我从中提炼了6个操作原型,以做参考。



2004年





双层磨砂玻璃墙体作为唯一建筑元素,作者顺着山势勾勒了一片艺术博物馆。磨砂的漫反射、折射界面扮演了光的角色,整个空间环境充满了各种强度的光,流动的人,变化的影。



操作原型:间质©。指空间与空间之间的介质。单墙变为有表情的间质©,建筑可以有空间容纳光的意志和创作者的意志,避免 “开洞采光”的妥协。“老元素容器化”是建筑师应对复杂问题的时候跳脱问题层面上升到自我表达的一个基本策略。一个元素被间质©化,至少在字面义回应了 “空间的再生产”。早在50年前,文丘里在其Vanna Venturi House 中使用的壁橱、楼梯、壁炉,均为空腔化的做法。奥加提的National Park Centre,将楼梯藏于两面墙之间,人并未感受到这个空间的存在,却完美解决了上下层独立交通的问题。巴埃萨则是把这个空间拉得很大很大,院墙与外墙之间的空间作为一个抽象化的建筑空间,不是墙, 不是院,不是采光井,它就是一个在概念上与外墙若即若离的间质©。看到这一点,就理解了velux竞赛所pk的操作原型及其启发价值。







2004年的间质©终归是个深藏功与名的阳春白雪,它对于空间再生产的启发价值是革命性的。然而这毕竟是个关于日光的竞赛,如此抽象模糊的混沌空间体验显然无法满足常人的胃口,在操作层面如何在普通的空间中进行更为精准的曝光便成为下一届博弈的核心。

2006年



作者将进深不同,朝向不一的磨砂玻璃阳台附 加于摄影博物馆的每个展厅外墙之外。使得每个时间 段,每个展厅具有了不同的“空间强度(评委隈研吾 评价the power of space)”。



操作原型:分角©。作者分化空间的角色,使得磨砂 玻璃”阳台”成了精细的镜头空间,而混凝土刷白的展厅则是镜头空间背后的体验空间。服务与被服务属 性分离大大提高了被服务空间当中光的可控度。如果 说柯布西耶的朗香教堂上厚厚的楔形孔洞暗示了空腔 角色分化的潜力,那么作者将其分化为镜头和曝光厅 则是真正的把这个手法意识化、工具化了。
路斯的Moller House,将两个房间产生高差, 制造具有舞台-观众厅这样角色分异的空间感受,应该说是与这个手法同源的。路易斯康TrentonBath House,Kimbell Art Museum的服务空间和被服务空间 也用了同样的分角©手法,证明了两个相关的空间角色异化互补对于提纯空间的体验有很大的帮助。顺着这一启发,德国建筑师Max Dudler设计的The Library of Humboldt University,将阅读大厅从所有与之相关的服务性空间当中分化出来,连最为必要的楼梯、书库也被隔离在外,空间的安静和纯粹很大程度上净化了阅读的体验。由此可见分角©可以帮助提纯空间的 集体氛围。







这一年的曝光功能分化,为功能主义的建筑空间角色异化开辟了进一步演化的疆土,也为浪漫主义建筑师铺垫了批判的阶段。敏感的我们其实已经发现,如果继续探讨日光与空间之间的关联,要么会陷入纷繁复杂的材料泥淖,要么会坠入千变万化的功能空间,但这样就只能使这场“现代主义”的游戏与日常生活逐渐疏远。而如果升级游戏的可玩性,显然需要引入第三个更为敏感的“后现代”参考系:人文价值。

2008年



作者在曼哈顿的地铁站墙和顶部切口注入了若干弧形的反光界面,随着时间的变化,地面外部环境的光线发生变化,反射到地下的光影表情随之改变,由于地下本身明暗差异,加之光影的动态又被弧形的反光界面所放大,所以会给人时刻变化的空间氛围。



操作原型:切口©。虽然作者在光影操作上的主要材 料还是靠反光板,但是打开游戏新局面的操作原型是 这个动词切口©。不论是对于一个既有的建成空间,还 是对于建筑设计师观念里的思维定势,以开放的视角 直接暴露那些被观念和物质束缚的系统定势,应对当代人被信息时代惯坏的大条神经有奇效。切口©属于解构观念延伸出来的一种成熟的操作手法,只不过不是艾森曼式的叠加,而是削减,其价值在于给差异于原 有意志的介入提供了空间。在历史层面,Atelier Lyon在荷兰的Bunker 599 旧项目非常生动地解释了旧碉堡被切开之后暴露的剖 面凸显历史的各种记忆。场所层面,王澍在《虚构城市》中曾经引用卡尔维诺的“空的剧场”作为建筑在历史维度上自治的参照,其对应的手法就是“断面外露”,象山校区和御街里这样的“空的剧场”随处可见。再如MVRDV在北京做的胡同改造,直接把老房子切去一半又重新填充玻璃幕墙,断面暴露于外,时间印记即刻彰显。而在生活层面,亚历杭德罗的VillaVerde Housing则利用削减式的解构手段给自由意志的表达提供了空间。









由于日光表情逐渐明显、清晰,从这一届开始空间战变成了情景战。从此对叙事层面的人文意义的释放构成了驱动操作手法升级的主导力量,抽象的空间感知被后几年的清晰符号逐渐取代。

2010年



作者在首尔的一个公园的大空地上支起了一个由可变形的莫比乌斯条带排列组成的遮阳棚。使用者通过滑动莫比乌斯的反弯点,调节透射光斑的形状,若干条带单体形状排列形成一个整体的造型,从而与各种活动所需氛围匹配。



原型:粒子©。柔性的莫比乌斯条带虽然在这个方案中最为抢眼,但是其具有跃迁意义的操作并非条带的扭转,而是单调界面的粒子©化。笔者认为其扭转操作反而限制了它智力层面的可批判价值,是一种保守派的做法(UNstudio的粉丝勿喷)。不难看出, 上届的一条缝隙、两条缝隙虽然很容易再现自然的表情,但是却难以满足千变万化却又敏感具体的人的需求。那就索性将缝隙标准化,变为游戏规则,而不再是被束缚的抽象表情。不同时刻塑造不同的光斑,限定空间,营造气氛。粒子©是印象派绘画中代表性的笔法,隈研吾将这一笔法用到了建筑构件的组织上,成为了一种顺应环境、结构、采光、私密性需要的理性印象主义。同样的思想放大之后就是荷兰结构主义的作品系列,最有代表性的比如赫兹伯格的Centraal Beheer Office Building。在结构相同的网格单元置入不同的场所情 景,从而容纳交往空间所必要的多元且人性的环境要 素。







这一届作品向人文方向的转向非常成功,至少人与物之间的关系已经不再是外物主导、被动感受,而是光与活动叠加。但2010年的叠加毕竟是建筑本体之外的叙事性修辞,用在原本空无的建筑上无可避免的会有武断嫌疑。因此屈米式的叙事性叠合显然已经成为了下一届批判的焦点,如果把这一届叙事层面的符号转移到操作原型当中,那么阿尔多罗西的纪念碑似乎已经呼之欲出了,问题也变得清晰起来,如何把模糊的日光聚焦为真正可以打动人的物质符号?

2012年



作者以瑞士阿尔卑斯山区的村庄被泥石流掩埋为 前提,在地下通过插入被打磨的全反射有机玻璃柱阵 (0.7m柱距),将被掩埋的村庄重新塑形,形成遗址 博物馆。



原型:孢子©。在生物学中的概念是脱离亲本后能发育成新个体的单细胞或少数细胞的繁殖体。我将其定义为一种建筑学中的操作原型,指一个可以独立存在的自治个体(类型),它同时可以以群体的方式组合成为巨构体。在这个方案中孢子©就是被打磨的有机玻璃柱。孢子©是建筑师的自我意志的再现,它可以 上升到更宏观群体层次,而粒子©则是建筑师自我意志的故意缺席。孢子©在三维空间上的排列组合可以带形而上的震撼力量(若干独立个体形成群体之后的集体空间)。而元素本身则是用来解决材料、身体等基本建构问题的自治系统,在这里主要是光的吸收、全反射、漫反射、结构。一群这样的元素排列形成人们 记忆当中原有家园的形象,与读者发生共鸣。这个时 候整体的价值高于任何一个元素单体。同样尺度策略的案例比如拉斐尔莫内欧的Urumea Residential Building,藤本壮介的Tokyo Apart- ment,Thomas Heatherwick的伦敦奥运火炬群,赫尔辛基古根海姆博物馆。建筑层面的“孢子©”策略一方面与使用者在其所在环境中的民主、尊严相关联,强 调个体的存在;另一方面也可以连接身体的感知与使用,卒姆托的Therme Vals 孢子©异质化并置策略就营造了身体在孢子内外的在场感。







经过多年的博弈,这一年的孢子+虚构真的是爬到了人文+操作的少女峰,赚足了读者的眼球和共鸣。但我们也不难发现,由于历年来博弈的中心一度激发出人文符号的强大力量,日光作为自然光的潜在力量则不得不被暂时忽视。换句话说,灯光可以代替自然光演绎同样的故事。那么接下来如何进一步释放出日光作为自然光的价值被评委提前点名提到,于是这一年博弈的焦点成为了一个公开的难题,一方面要照顾到人文方面的强大意志,另一方面还要兼顾日光的自然意志,如果想要找到这样一个兼顾多重意志的“精神分裂式”操作原型真的是需要认真的研究一下库哈斯了。

2014年



将预设好角度和形状的固定格栅置于北京老城区24个同质化的胡同之上。每个节气当天正午,会有一个胡同定格一轮饱满的“圆月”。光阴荏苒,建筑永恒。



原型:复叠©。指将多重意志在同一个元素上反复组合。如果说操作原型的每一次进步都是对“民主”的一次精进,那么2014年的日光借助不同角度的遮光板线性排列获得了时间的ID。关键点是正午时刻的光斑:它不是通过格栅的缝隙进行投影的,而是把格栅整体作为一个表面,不管每一片格栅的线性微差系统,直接根据太阳高度角强行切掉了一个圆洞。而作者为了让圆形光斑只在正午变成圆形,其它时刻残缺,又在圆洞上方加设一排竖向格栅,在斜照时会在圆形光斑中产生阴影,正午时才会完全透过。光栅+ 光斑+光筛,也就是说一个格栅被操作了三次,粒子© 层,切口©层,分角©层。建筑师的主观视域与日光的时间意志借由多层复叠©,在一个元素上就实现了各安其所。我个人倾向于把艾森曼归为后结构主义,原因在于他从多重意志的层面对原有的建筑语言进行了复叠 ©,而建筑师自己其实构建了一个更开阔的基础结构 (infrastructure)。比如house III,多次扭转实现多向意志的叠加,扭转本身又是跳脱原有梁板柱结构语言规则之上的叙事语言。而受此影响,当库哈斯敏感到当代人的精神分裂所导致的层与层之间的彻底异化时,差异意志的表达首先需要借助的操作手法就是复叠©。他的La Villette竞赛方案借用清晰的异物表达了多重意志的在场。但是最有条不紊的处理各种复杂关系,而且最后又能呈现高度一致性的方案要数Yo- kohama Port Terminal。作者将公园、影院、购物、交通通过延长轴方向依次铺开,分层交错,在短轴方向将空间切片粒子化,使得流线、功能、建构成为了互不干涉的三个维度。导演、使用者、工匠意志共存。











一个非常值得注意的规律:随着日光操作原型的精细度逐年提升,民主与多元这样的宏大命题已经不再是难题。而且两者相互启发促进,非常类似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之间的促进关系。也就是说宏大叙事与材料建构之间的一个矫正是操作原型。任何一者都无需被否定,而是在博弈的驱动力下臻于人道和多元。而同时这个看似简单实则复杂的智力装置又逐渐地走向了阳春白雪,其内在价值难以被发现并产生普遍启发。操作层面,一个进一步拓展可控维度且回归日常建筑类型的价值参照逐渐浮出水面。而在叙事的维度,如何将日光语言作为一种为使用者赋权的工具而不再是隔靴搔痒,成为一个非常敏感而又值得探索的命题。

韩青松

就职于On Earth Architects,曾就职于荷兰MAXWAN建筑与城市设计事务所,

代尔夫特理工大学,贝尔拉格建筑与城市设计硕士,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学士




    关注 西北未来建筑师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