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非·练风度礼仪

 

在比赛之上看待辩论;在辩论之外学习辩论;在辩论之中体味人生。...

风度、礼仪,是个性的体现,素质的外化,涵养的展示。在辩论中体现为声音、坐立姿态、手势、表情、答问风度等。

声音的表现力,是指运用声音变化表达语意的水平。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音域、音色特点。不论先天条件如何,都应学会善加利用。在自己的音域范围内发挥自己音色的优势。但是每个人的声音都难免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不足之处,针对不同的问题也有不同的训练方法。通过发声练习,掌握正确的用气方法。这里所说的发声练习,不是为了培养歌唱家,而是为了避免辩手声带的疲劳,保持足够的音量,并增强声音的底气。练习应选择清晨未吃早饭以前,“饱吹饿唱”的规矩是必须遵守的。发声前,先做深呼吸,气沉丹田,然后迅速收缩腹肌,呼出气流,从腹腔、胸腔到口腔,气息是贯通的。气息在胸腔形成共鸣,使声音饱满、厚重。只要声带配合微微震动,声音也可以传播的很远。当然,练习时也可以采用美声唱法的发声练习方式,但一定要把重点放在气息调整、胸腔共鸣、音色圆润等方面,不必去讲究音准通过绕口令练习,纠正不正确的发音习惯,许多练习者容易走入一味求快的误区,实际上绕口令说的好坏的标准是听者是否听懂了绕口令的含义。只有别人听清楚,才能说明讲者发音的正确。
选取经典的演讲词、诗歌等进行演讲、朗诵训练,学习感情的运用,揣摩如何通过音高、音色的变化实现抑扬顿挫,把最有效的信息传达给听众。练习文采时要互相帮助,风度礼仪训练也不例外。但是风度礼仪训练时最好留下录音、录像资料,自己反复倾听或观看,自己意识到问题之所在。

坐立时,最忌讳的是无效小动作过多,干扰听这注意力集中到辩论上,即使不能“站如松,坐如钟”,也应注意展肩、挺胸、收腹、立腰,给人以精神抖擞之感。坐下后,应注意双腿的位置不可翘起二郎腿、随意抖动等,以免影响他人(女辩手尤应注意,尽量双腿靠拢)。站立时,切不可不停晃动,转身不宜过多,且动作要自然。免得被授予“不倒瓮”、“电风扇”的雅号。、颅腔共鸣等。


手势,是对语言的配合,是增强表达效果的主要方式。辩论中的手势分为单势、复势。双手的活动区域多在双肩和胯部之间。手势幅度越大,表达的感情越强烈。一般复势比单势表达效果强烈,使用较少。而且,便收应该注意控制自己的手势,宁缺勿滥。过多的使用只会干扰听众的视线。还要注意势必达意,不能与辩词风马牛不相及,也不能与个人的辩风发生冲突。比如,一位气势如虹的辩手,决不能采用扭捏的手势;一段慷慨将的辩词不能用柔和手势做辅助。练习时的第一目标就是减少无谓的动作,方法是双手拿卡片,自然在体前相握或交叉。比赛时易犯的错误写在卡片上,放于桌脚,时刻提醒自己。当不必要的手势得以控制后,逐渐养成自己的手势习惯,达到运用自如。


第四,表情是心态的反应。微笑的面容,让人联想到的是真诚、平和地探讨问题。“凤眼圆睁,倒竖柳眉”人们想到的只能是吵架,同时也有时对辩友的尊重和自己的风度。
训练的最好方法是观看自己场上的录像,或对着镜子反复揣摩。从根本上讲,是要带着平和的心态面对辩论,明白自己不是要对方倒戈易帜,而是要引起听众的思考,与大家探讨问题。而且平静、从容的表情,也会卫队又增添一份信心。
第五,辩论中不停的你来我往,总是针锋相对的问答、争辩。很容易使人忽略了礼仪、风度,所以,在平时训练中一定要养成良好的习惯。譬如,在一对多的辩论中,练习从容不迫;在与师长的交谈中学会彬彬有礼。辩论时,对对方的问题不可轻视,应认真回答;对对方的攻击,应不失礼貌的反驳,等等。集体训练时,可设计许多社交场景,让辩手在实践中得到锻炼。如模拟新闻发言人如何面对记者的穷追不舍,仍沉着冷静,不失风度。再如模拟辩论赛前的队员入场。以上的各方面也无不渗透出辩手的个性特征。譬如,有的辩手善于娓娓到来,温文尔雅,她可以面带微笑,语言可以如细雨润物,如吹面杨柳;有的辩手活泼灵巧,也不妨偶尔眉头微蹙,流露满脸疑惑;有的辩手雄辩滔滔,气贯长虹,他的表情可以庄重、严肃,手是可以大刀阔斧,辩论激烈时可以义正词严、声音高亢。因此,在风度礼仪训练中应根据自身特点进行,不能用同一标准衡量。辩场上风格多样、百花齐放,才能体现辩论的美感。


辩论中学到的很多东西,在比赛之外都是很实用的。在辩论中展示的很多才华,是在比斯阿之外积累的。我们应在比赛之上看待辩论;在辩论之外学习辩论;在辩论之中体味人生。
(出处: 华语辩论网)
----非非这么可爱,快来关注非非吧!----


    关注 知非明辩社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