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东西方的精神(二)

 

02前言:东方是盛行文人雅士,而西方崇尚的是英勇无畏。我们从遗留的历史文物,雕像中就可以清楚看到这一点。骑士...



02
前言:

东方是盛行文人雅士,而西方崇尚的是英勇无畏。我们从遗留的历史文物,雕像中就可以清楚看到这一点。

骑士作为欧洲中世纪的中坚力量,在当时是不可或缺的阶层。乃至到现在,大量的文学作品、影视作品都是讲述关于中世纪的骑士,而他们呈现的骑士精神也是广为赞誉。

  • 一 骑士的起源


公元800年,法兰克王国的查理大帝一统西欧,被教皇加冕为“伟大的罗马皇帝”,12名跟随查理大帝南征北战的勇士当然就成了“神的侍卫”他们被人们称为“帕拉丁(Paladin)”即圣骑士,这被视为骑士的起源。

完整的骑士制度到公元11世纪才成形,从严格意义上来说,骑士意味着一个阶层。原本骑士是隶属于贵族的士兵,并且有义务为王国作战(每年为王国或者领主服务约40日),作为报酬,他们所管辖部分农地收取农租。这样在王国的贵族和骑士之间就形成了一种契约式的雇佣关系。初期的所有战士都有可能成为骑士,不过后来具有地主身份的骑士渐渐形成了一个固定的阶级,他们已然成为贵族、统治者的附庸。罗马天主教和统治者发动的十字军东征,把骑士阶层推向极度繁荣的历史时期,战士的骁勇和基督教的神圣信仰开始结合,骑士随之也具备了一个新的身份:基督的卫士。披上天主光辉的骑士终于成为深受崇拜与尊敬的人物,他们忠诚于统治者和基督,在基督教的感召下乐于救助鳏寡老幼,这样,“骑士脱离了其蛮族和异教的背景,而被整合于基督教文化的社会结构中,结果,骑士像神甫和农民那样,被视为社会不可或缺的三个器官之一。

  • 二 骑士的地位以及职能培养


所属地位:属于贵族阶层,地位一般不定,也大致是贵族最下层,平民上一阶层,和中国士所处的阶层一样。

西方的爵位等级和中国的爵位相似,都是分为五等,所以大致也可以分为:公、候、伯、子、男。

公爵(Duke):在贵族中,公爵是第一等级,地位最高。侯爵(Marquess):侯爵是贵族的第二等级。伯爵(Earl or Count):在罗马帝国时,伯爵是皇帝的侍从,掌管军、民、财政大权,有时也出任地方官吏,封建制度强化后,伯爵可割据一方,成为世袭的大封建领主。后来,其地位渐次低落,介于侯爵与子爵之间,为贵族的第三等级。子爵(Viscount):子爵原系法兰克王国的国家官吏名,最早是由国王查理曼于八世纪时封的,后来传到欧洲其他大陆国家。起初,子爵是伯爵的副手,后来独立存在,也可世袭。男爵(Baron or Lord):男爵是贵族爵位中最低的一级。另外,平民部份则有两个阶级,分别为:准男爵Baronet骑士Knight而这两个阶层又常以〔Sir〕一字直接称呼。

举例说明:香港首富李嘉诚(Sir Ka-shing Li)1989年获颁CBE(司令勋章Commander,简称“CBE”),2000年升至KBE(爵级司令勋章(男)Knight Commander,简称KBE),香港人可以叫他Sir.李嘉诚。(大英帝国最优秀勋章是英国授勋及嘉奖制度中的一种骑士勋章)

职能培养:成为骑士的历程。

  1. 前提条件:首先要出生于中古时代欧洲的贵族家庭。在7岁时,其将被送到另一个骑士家里作侍童(page),以学习各种骑士的礼仪。
  2. 技能课程:在14岁那年,将成为侍从(squire),接受各种训练及学习“骑士精神”。在这段期间,受训的男孩最初要跟随领主夫人(我猜这大概也是为什么骑士会有浪漫情怀的原因之一吧!)担任侍童、学习礼仪,之后要学习骑士七技(游泳、投枪、击剑、骑术、狩猎、弈棋、诗歌),又要为领主或负责训练他的骑士工作。(补充说明:中国传统中,特别是士和儒生,都是要求“六艺”的,六艺之说有二:(一)六艺者,礼、乐、射、御、书、数也。《周礼·保氏》:“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驭,五曰六书,六曰九数。”(二)六艺即六经,谓《易》、《书》、《诗》、《礼》、《乐》、《春秋》也。)
  3. 受封仪式:到了21岁时(这也可能是为什么西方有的地方在21岁时才允许喝酒等的原因吧!),他已准备成为一位骑士。在受封为骑士之前,首先要洁净自己,然后穿上白色的衣服及红色袍子:白衣表示自身的洁净,红袍喻意准备随时勇战受伤。穿好衣服后,要禁食一天,拿着剑在盾牌面前向上帝祷告,祷告内容包括求神宽恕己罪,圣洁己身,承诺保护教会及发誓“除强扶弱”,此时,任何不认同将获得骑士身分的侍从的人,皆可去破坏盾牌,侍从必须以剑捍卫其盾牌。最后,将送到授与者的面前。授与者会放平其剑,按在其右肩上,有时候会有一种无剑尖的慈悲之剑来专门进行此仪式,施以祝福。这样便完成受封仪式,他亦正式成为骑士。(当个骑士也是好不容易)


  1. 4.骑士的装束和徽章


一般来讲,骑士分成两个级别,一种叫Banneret,就称为骑士,这个名字来自于他们长方形的旗帜,是作战的主力。见习骑士称为Bachelor,即学徒兵,组成更小的队列跟在主力后面,他们需要积累经验,掌握更多的作战技巧。

骑士都由他们的侍从护卫着,侍从的骑枪尖上挂着长三角形的矛旗。这些旗帜的规格是统一的,上面绘着家族的纹章。

骑士勋章

为了区别在战场上的骑士,一个名为勋章的标志制度得以发展。每一个贵族都会设计出一个独特的标志,制作在他的盾牌、外衣、旗帜和印章上。饰以骑士标志的外衣成为他的战袍,让人从标志上即可加以辨别。宗谱纹章院(不就相当于我们现在的工商局么)是一个独立的组织,专门设计特有的标志,并可保证每一个都是独一无二。其官员会把标志记录在特别的簿册上,由他们保管,同时在战争结束后,由他们会去战场做记录,记录那些骑士已亡等等。(这就如同我们现在社会的企业,到工商局申请注册一样)

说明:骑士的战马和装备都是自己配置,所以穷是当不起骑士的(买不起装备的就做侍从吧!)。

三 骑士精神以及美德

从中世纪盛行的骑士文学里,发现骑士罗曼蒂克的一面:他们言行得体,举止优雅,追求浪漫的爱情,并且爱情观别具一格——爱情是纯精神性质的感情,肉欲是其间邪恶的亵渎成分(骑士们追求爱情,但对象都是贵妇人,且不以结婚为目的)。这无疑增添了他们的圣洁色彩。这样一来,骑士就具备了很多令人称颂的美德:作为武士,他们忠诚;作为信徒,他们谦恭;作为男人,他们纯洁;作为贵族,他们具有同情心。骑士是正义和力量的化身,荣耀和浪漫的象征,骑士制度则成为西方的伦理标准,深刻地影响了人们的观念和行为。时至今日,英国仍然设有骑士头衔,凡是为国家和社会做出重大贡献的杰出人物,便有可能得到女王的授勋。现在,结合了基督教的教义将骑士精神概括为著名的8大美德:谦卑、荣誉、牺牲、英勇、怜悯、精神、诚实、公正。

  • 四 社会影响


西方很多学者认为,骑士制度不仅是一种全欧洲的机制,中世纪就是骑士时代,骑士阶层是社会的中坚力量,而且骑士制度具有一种影响整个时代的骑士文化与精神,直至十五世纪,骑士制度在宗教之后,仍是支配人们思想和心灵的强大伦理观念。

社会影响

欧洲骑士制度源于中世纪加洛林朝的法兰克王国,后逐渐推行到欧洲各国。查理在征服周围名族后进行改革:一方面摒小农于军役之外,让贵族和富裕农民成为职业骑兵;一方面将土地分封成为提供骑士的军事采邑,奠定骑士制度的坚实基础,并成为中世纪军事封建主义的滥觞。因此,采邑(采邑制, 西欧封建土地所有制形式之一,是中世纪在西欧实施的一种土地占有制度。原西欧中世纪早期国王封赏给臣属终身享有的土地,而采邑制则将土地及其上面的农民一起作为采邑分封给有功劳的人,以服骑兵役为条件,供其终身享用,但是不能世袭。)作为骑士制度的经济基础,其不仅使土地从国王向公、侯、伯、子、男、爵直至骑士的一种层层分封,而且使凡能以马匹装备为封主参战并接受册封者都可称骑士,这包括参战的所有等级的贵族,甚至国王都以自己的骑士名号而感到荣耀。 

军事影响

在中世纪骑士驰骋战场不仅是其必须履行的军事封建义务,而且也是其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因此中世纪的骑士既是军事艺术的体现者,又是军事战略战术的谋划策动者。从一方面而言,骑士必须每年为封主提供40天军事性质的服役,或随封主征战;从另一方面而论,更多的是骑士为保护或捍卫自己的权利与荣誉、抑或是宗教纷争、路见不平以及种种纠纷等等进行战斗。因为在中世纪封建割据的政治状态下,通过封建的私法私战来解决矛盾,似乎已是一种社会通行的方法。所以持剑纵横、打仗私斗对骑士来说既是一种职业或生活方式,也是一种获得荣誉财富的途径。

欧洲中世纪的骑士制度,不仅具有政治军事价值,而且体现了一个时代的思想观念和文化精神。骑士精神在欧洲中世纪思想文化领域起着主导作用。如12世纪前后极为兴盛的骑士文学中有关于英国亚瑟王传奇故事《亚瑟王和一百个骑士》、《亚瑟王与梅林》、《亚瑟王之死》等、法国的《罗兰之歌》、德国的《尼卜龙根之歌》、西班牙的《希德之歌》等等有关骑士事迹的史诗、小说、散文,对骑士的忠诚、勇敢、侠义以及爱情、荣誉等进行了歌颂与宣扬。中世纪以后很久,骑士头衔和博士学位被广泛地认为是等值的了。这种平行性表明骑士制度被赋予了高度的伦理价值。

来源:网络整理


    关注 LearningNotes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