鹊桥恋歌

 

“乌鹊桥头双扇开,年年一度过河来”,牛郎和织女的故事并没有结束,还在被人们代代相传。...





《鹊桥恋歌》/ 原题

《北京》杂志/原载  文/余闯



牛郎织女

七夕节



七夕节是中国一个古老的节日,被今天的人们称作“中国的情人节”。每年农历的七月七日,人们便要将牛郎和织女的故事再次说起,而他们的爱情故事也被人们讲述了两千多年。每到这一天夜里,人们就会仰望着耿耿星河,远看着纤纤初月,吟诵着“银河迢迢暗度”,坐看牵牛织女,回忆着他们那“万古永相望”的凄美故事。


七夕乞巧,对月穿针,就在人们期盼着鹊桥相会之时,那些多愁善感的文人墨客也留下了许多关于七夕的浪漫诗篇。

河汉清浅  脉脉不得语
牛郎和织女的爱情故事在中国可谓家喻户晓。早在先秦时期,《诗经·小雅·大东》里就有牵牛和织女的记载:“维天有汉,监亦有光。跂彼织女,终日七襄。虽则七襄,不成报章。皖彼牵牛,不以服箱。”只不过,在《诗经》产生的那个时代,牛郎和织女还只是天上的两个星座,并没有神话色彩。到了汉代,牵牛、织女便由星座变成了神,鹊桥相会的故事随之流传开来。传说,织女是王母娘娘的外孙女,在织布之暇,常去银河里洗澡。牛郎原为人间的一个孤儿,跟着兄嫂一起生活,备受兄嫂的虐待。后来,兄嫂和他分了家,他只分得了一头很有灵性的老牛。那时候,天地相去不远,银河与凡间相通。有一天,织女在银河里洗澡,老牛劝牛郎去见织女,没想到他们一见倾心,织女便做了牛郎的妻子。婚后,他们男耕女织,并生了一儿一女,过着幸福美满的生活。不料天帝知道此事后,勃然大怒,便派王母娘娘押解织女回天庭受审。织女被捉后,与牛郎和一双儿女痛哭而别。老牛不忍他们妻离子散,于是触断头上的犄角,变成一只小船,让牛郎挑着儿女乘船追赶。眼看就要追上织女了,王母娘娘忽然拔下头上的金钗,在天空划出了一条波涛滚滚的天河。牛郎无法过河,只能与织女遥望对泣。最终,他们坚贞的爱情感动了天帝,于是允许他们每年七月七日相会一次。这一天,无数喜鹊飞来,用身体搭成一道跨越天河的彩桥,让牛郎和织女在天河上相会。从此,七夕相会的故事便广为流传。



▲ 《昭明文选》中选录的《古诗十九首》

到了汉末,牛郎、织女的故事被人们写进了《古诗十九首》,其中的第十首写道:“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涕泣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诗中写尽了织女的相思之情,这也是牛郎、织女的故事第一次被写进了诗歌。到了南朝时期,牛郎、织女的故事已经非常成熟,《荆楚岁时记》里说:“天河之东,有织女,天帝之子也。年年织杼役,织成云锦天衣。天帝怜其独处,许嫁河西牵牛郎。嫁后遂废织纴。天帝怒,责令归河东。唯每年七月七日夜,渡河一会。”从此,七夕这个节日便确立下来,七夕乞巧也成为节日风俗。这一天,妇女们往往要祭拜牛郎、织女。而在旧时的北京,老一辈妇女在祭拜后,还要在月下穿针取巧。到时,家中的母亲或婆婆将针线分给女儿和媳妇们,谁能最快将线穿进针眼里,谁就是像织女一样的巧手女子。此外,还有在水上取巧的风俗,即端一碗水,将针投于水中,再看水里的针影,借以验证谁是巧手女子。《直隶志书》就记载了北京等地“七月七日,妇女乞巧,投针于水,借日影以验工拙,至夜仍乞巧于织女。”

家家乞巧  佳期又一年
到了晋代,一位不知名的诗人写下了一首《七夕夜女歌》:“婉娈不终夕,一别周年期。桑蚕不作茧,尽夜长悬丝。”七夕佳节,正是牛郎、织女相聚之时,他们经过漫长的一年才能再次相会。这天夜里,桑蚕不会作茧,一整个晚上都在吐丝,而那蚕丝就像这位女子对恋人的思念一样,绵绵不绝。诗人一语双关,以“丝”作“思”,留给后人无穷的想象。

晚唐著名的诗人杜牧是宰相杜佑的孙子,长安人,因与李商隐齐名,被后人称作“小李杜”。杜牧博学多才,23岁时就写下了气势磅礴的《阿房宫赋》。在唐文宗大和二年(828年),26岁的他考中进士,被授弘文馆校书郎,从此开始了长达二十多年的宦海生涯。有一年七夕,他写下了一首有名的《秋夕》:“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七夕秋夜,蜡烛的微光在屏风山增添了几分幽冷,一个孤独的宫女拿着轻罗小扇扑打着萤火虫。夜已深,寒意袭人,宫中的石阶冰凉如水,可是宫女依然坐在石阶上,孤寂而又哀怨地仰视天上的牵牛星和织女星。宫女的不得意,也许正是杜牧的不得志,是一种“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的无奈与凄凉。



▲ 唐代诗人杜牧绝句《七夕》

唐代的七夕节,乞巧的风俗非常流行,对月穿针,向织女乞求一双巧手是妇女们所向往之事,而这一风俗也被诗人林杰写进了诗里。林杰是福建人,出生于唐文宗大和五年(831年)。小时候非常聪明,下笔成章。幼年时的他对乞巧这样的美妙传说非常感兴趣,便和母亲一样,仰头观看牛郎星和织女星,期待他们鹊桥相会,于是写下了《乞巧》一诗:“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然而,天妒英才,林杰17岁时患病身亡。

唐大中十三年(859年),一位名叫罗隐的年轻人从家乡浙江来到了京师长安,此时他只有26岁,颇有才华的他参加了科举考试,可一连考了七次都名落孙山。不甘心的他又赴考几次,可还是榜上无名,最终只好铩羽而归,因此,他曾自嘲说“十二三年就试期”。黄巢率众起义时,他隐居在江西的九华山。罗隐55岁时投靠吴越王钱镠(liú),任钱塘令、给事中等职。虽然他仕途不顺,半生坎坷,但却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因而他也被写进了《唐才子传》中。罗隐的七律写得感慨苍凉,沉郁顿挫,在晚唐独树一帜。有一年七夕,他看到一对恋人在院子里说说笑笑地布置宴席,拜月乞巧,于是,他写下了意境不俗的《七夕》:“络角星河菡萏天,一家欢笑设红筵。应倾谢女珠玑箧,尽写檀郎锦绣篇。香帐簇成排窈窕,金针穿罢拜婵娟。铜壶漏报天将晓,惆怅佳期又一年。”七夕之夜,天上的牛郎和织女相会在荷花盛开的银河之间,而人间有一对恋人在院子里乞巧拜月,女子把匣中的珠子倒空,要男子写出歌咏七夕的锦绣诗篇,再放进匣子里面。此时,天上香帐已经制作成功,安排得恰到好处,就等着牛郎和织女相会其间。院子里,女子引线穿针来乞巧,穿好针来拜心灵手巧的织女星。不知不觉,天将破晓,牛郎和织女在“惆怅佳期”中又度过了短暂而又珍贵的一夜,而再次相见又将苦苦等候一年。这种构思,在一千多年前的晚唐时期难能可贵。到了北宋时期,大词人秦观反其道而为之,写下了“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的名句,则另有一番新意。

别多聚少  穿针合欢楼
宋人写诗,常多议论,也就是诗家所说的“以议论为诗”。北宋时期,郑州杨璞是一位逸士,常常纵情于山水之间,杖策嵩山,寻诗问句。有一年,他写了一首极有讽刺意味的《七夕》:“未会牵牛意若何,须邀织女弄金梭。年年乞与人间巧,不道人间巧已多。”每年的七夕,牛郎便要邀织女织布,并向人间施巧。可他们不知道,人间的机巧已经非常多了。第一个“巧”是说织布的手艺,而第二个“巧”便是说人间的勾心斗角,此巧非彼巧,杨璞一语双关,最后一句点明主旨,有着警示世人之用。

北宋时期,宰相晏殊的第七个儿子晏几道善填词,他的词哀婉缠绵,被人誉为“小晏”。有一年七夕,晏几道填了一首《鹧鸪天》:“当日佳期鹊误传,至今犹作断肠仙。桥成汉渚星波外,人在鸾歌凤舞前。欢尽夜,别经年。别多欢少奈何天。情知此会无长计,咫尺凉蟾亦未圆。”相传,牛郎和织女本来都是天上的神仙,牛郎负责放牧,织女一心织布。有一天,两人不期而遇,互生爱慕,久而久之,便荒废了工作。因此,天帝大怒,就让喜鹊前去传话,让他们恪守本分,各居天河一边,每七天才能见一次,可是,笨嘴拙舌的喜鹊却传错了消息,说成每年的七月七日才能相见一次,这才有了七夕相会之说。在晏几道笔下,他将牛郎织女比作“断肠仙”,七夕之夜,也是牛郎和织女的“欢尽夜”,他们别多聚少,知道“此会无长计”,别去又是一年,而那一弯冷月也从未圆。
▲ 牛郎织女铜镜

严蕊是南宋时期有名的女词人,自幼学习诗书礼乐,能歌善舞,通晓古今。然而,她出身低微,长大后沦为台州的营妓,与台州知府唐仲友交好。而此时,朱熹的理学大行其道,可唐仲友的永康学派却与之相对,这就让朱熹心生恨意。南宋淳熙九年(1182年),朱熹以浙东常平使的身份巡行台州,他首先做的事便是上疏弹劾唐仲友,其中有一条罪状就是他和严蕊的风化之罪。最终,严蕊被台州通判抓起来,让她交待与唐仲友的苟且之事,但是严蕊誓死不从,因此,她在狱中受尽酷刑。没想到这事传了出去,朝野议论纷纷,最后在宋孝宗的干预下,释放了严蕊。而这个故事也被明代的小说家凌濛初以“甘受刑侠女著芳名”为题写进了《二刻拍案惊奇》。严蕊一生写过很多词,可流传至今的仅寥寥几首。她曾写过一首《鹊桥仙》:“碧梧初出,桂花才吐,池上水花微谢。穿针人在合欢楼,正月露、玉盘高泻。蛛忙鹊懒,耕慵织倦,空做古今佳话。人间刚道隔年期,指天上、方才隔夜。”碧绿的梧桐叶才长出,桂花吐着清香,水塘中的荷花微微凋谢,楼上的姑娘都忙着在穿针乞巧。明月洒下清辉,如水一般清澈。蜘蛛已经在忙着结网了,可没见到喜鹊搭桥。看来,今晚他俩要辜负几千年来人们心中向往的那一段美丽动人的爱情传说了。每逢此刻,人间要经过一年的时间等待。而天上的牛郎织女,仅仅只是过了一夜的相思罢了。严蕊笔触细腻,将她凄凉的心境尽情写出,令人心生怜意。

金鼎焚香  银烛照画屏
到了元代,一种起源于中国民间的音乐文学逐渐兴起,这就是可与唐诗、宋词相比肩的元代散曲。元曲通俗明快,易被人们接受,元代中晚期以来,涌现了关汉卿、张可久、马致远等许多元曲大家。而在元初,卢挚这个名字曾经名噪一时。卢挚是涿郡(今河北涿州)人,20多岁时便考中进士,成为元世祖忽必烈的侍从之臣。之后,外出做官,他在元大德初年又回到元大都,成为翰林学士。卢挚官位显达,在文学方面颇负盛名,有人评论说,“元初,能文者曰姚、卢”,其中“卢”便是指卢挚。卢挚的散曲风格明丽自然,他曾在七夕这天写过一首《沉醉东风·七夕》:“银烛冷秋光画屏,碧天晴夜静闲亭。蛛丝度绣针,龙麝焚金鼎。庆人间七夕佳令。卧看牵牛织女星,月转过梧桐树影。”七夕之夜,月明风清,人们在金鼎中焚烧龙麝香来庆贺节日。渴望着心灵手巧的女子也拿出了针线,在梧桐树影下乞巧。躺下来看牵牛织女鹊桥相会,看着月亮转过梧桐树投下了倒影。这个如诗如画的夜晚令人陶醉,闭上眼睛,仿佛看到了一幅意境悠远的静夜望月图。卢挚长时间生活在元大都,因而这首曲子也是元代北京七夕节的真实写照。

清道光十三年(1833年),一部风格含蓄婉约的词集《疏影楼词》从宁波流传开来。这部词集收有318首词作,人们没想到,它的作者竟然是一位年仅29岁的秀才,他便是浙江镇海人姚燮。姚燮出生在一个书香门第,22岁时考中了秀才。到了30岁时考中举人,同时他来到了北京,参加春季的进士考试,可最终名落孙山。此后,他又多次进京赶考,直到第五次落榜后,他才心灰意冷,回到了家乡。晚年的姚燮穷困潦倒,竟然去了道观里当了道士,以此艰难度日,59岁时与世长辞。姚燮生前喜欢四处游历,有一年的七夕,他来到了山东微山湖,路过湖口的韩庄闸,于是写了一首《韩庄闸舟中七夕》:“木兰桨子藕花乡,唱罢厅红晚气凉。烟外柳丝湖外水,山眉澹碧月眉黄。”诗人乘着一艘用木兰树做船桨的画船,在被誉为“藕花之乡”的微山湖上泛舟。这时,船上的歌声从下午一直唱到晚上方停。湖上微凉,轻烟笼罩着杨柳,倒映在静静的水面,青绿色的远山和淡黄色的月亮都酷似眉毛。姚燮将微山湖之美与牛郎、织女的爱情传说融为一体,令人浮想联翩。

“乌鹊桥头双扇开,年年一度过河来”,牛郎和织女的故事并没有结束,还在被人们代代相传。从古至今,人们一直在歌颂牛郎、织女中欢度七夕,而那些留在诗卷中的七夕恋歌正是人们对美满幸福生活的期盼和向往。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邮局发行代码:82-939 联系电话:+86 10 6715 2380 转 0
《北京》周刊是北京唯一官方的外宣刊物,
每周出版中、英文版各一期。
秉承“以新闻的立场挖掘和诠释北京文化,
以文化的视角聚焦和解读北京新闻”的理念,
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策划选题,
并逐步形成了特有的融通中外的中国表述,
传递北京声音,讲述北京故事,塑造北京形象。
……到此并未结束……
~~每天奉上不一样的文化北京盛宴~~
据统计
阅读到此的人
100%都会做的事儿
就是
关注、学习、分享


    关注 北京杂志官方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