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是月的圆融,亦是人的团圆。

 

【小时候,中秋是一个深深的叩拜。】孩提时代的中秋节,没有高大上的月饼,没有满城喧哗的博饼声,有的只是外婆家...





【小时候,中秋是一个深深的叩拜。】

孩提时代的中秋节,没有高大上的月饼,没有满城喧哗的博饼声,有的只是外婆家供奉神明点燃的香味儿,小圆桌上摆放的几样简单贡品,以及一次次深深的叩拜。

早晨祭拜祖先,犹记得天刚破晓,外婆便起身到厨房忙碌。几道现炒的有荤有素的小菜,一叠印着红红“月”字的绿豆馅儿月饼,还有我们几个睡眼惺忪的小孩,一人一支香,在外婆用闽南语低诉的声声祈愿里,懵懂地叩首、跪拜先祖。那时外婆总说,小孩知感恩,老老实实叩足八拜老祖宗才会爱护,保佑快快长高长大。

傍晚祭拜神明,除了饭菜与月饼,供桌上还多了几样时令水果,清甜的柚子、果肉饱满的石榴,还有绵软的红柿子。记得有一回表弟偷咬了口红柿,被姨妈训得直哭,外婆忙搂过来宽慰道,“无要紧,天公疼小儿,不会计较的。”

夜晚团圆聚餐,外婆小小的屋里挤满大人与小孩。大人们叙叙家常,小孩嬉闹一团,外婆依旧忙碌在厨房。唯有所有菜肴上齐,她方才在围裙上擦擦手,入席落座。印象中,外婆总会小酌一口自酿的荔枝甜酒,眯眼问我们菜好不好吃,一脸喜悦藏也藏不住。

忆起儿时的中秋,是外婆给予的满满慈爱。



【长大后,中秋是一枚爱的月饼。】

不知哪一年,青春悄然到来。恰如那广式月饼,不知何年何月消磨了家乡绿豆月饼的滋味。

某年中秋,班上同学分享父亲广州出差带来的双黄莲蓉月饼。四四方方一枚,雕琢得精致的饼皮,丰富厚实的陷料,入口甜腻美妙的滋味,与同学脸上的骄傲一样,教人难忘。

青春总是浮躁。那个中秋夜,与父亲一语不合,饭桌上摔了碗,扔了母亲买的绿豆月饼,嫌弃极了满桌的乡土味,满腔怨怼父母无法给予同窗一样的富足生活。

关上房门,屋里是痛哭,屋外是叹息。

之后几日是冷战。但早晨,饭桌上依然有母亲准备的早餐;傍晚,书桌上依旧有父亲泡好的一盏清茶。一日起床,发现书包里多了一小盒广式月饼,过后方知是父亲多番辛劳托人买来。两老不舍吃一口,全给了独独那一个不懂事的小孩儿。

回望少年时代的中秋,是少不更事的懊恼,也是父母无私的奉献。



【如今,中秋是一桌大大的博饼。】

不知是否如歌里唱的“童年只剩一张黑白的照片,青春只剩一场未完的爱恋”,只知白驹过隙间,早已挥别家乡,只身走入了梦里不知身是客的他乡岁月。

在他乡,又是一年秋风起,祭拜、月饼慢慢淡化为中秋底色,博饼成了最浓墨重彩的一笔。

初遇博饼,在第一份工作的中秋晚宴上。同桌几人年纪相仿,围着博饼桌吃吃喝喝,玩玩闹闹,竟一把掷出深厚情谊来。

此后几人虽各走一方,情谊却不散。每个工作郁闷的深夜,总能拉出几个人来吐槽。每个生活纠结的地方,总有人自告奋勇,出谋划策。相约好每年中秋必聚,以饼会友。只是彼时,大家的博饼之约亦随着潮流从桌上搬到了网上,后来又到来到了手机上。

中秋前夕,群里收到老三一条组织大家去大嶝小镇博饼的邀请。点开一看,却只是手机里的一个博饼桌。屈指算来,这帮人竟也有两年未谋面了。网络再热络终抵不过现实的一面之缘。

今年中秋,无论如何,一定聚起。




    关注 厦门环岛路旅游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