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片年代》之三

 

《胶片年代》之三...



过去的那些年月,我曾在秦岭山区的农村扶贫蹲点过一年,秦岭腹地二郎坝山区农民生活困苦,后生深知励志而奋发,我当时用黑白胶卷记录了他。



“计生”的年代,农村皆希望“养儿为大”。除去了传宗接代的旧思想,当时农村的现实农业劳作,家庭依靠男劳力已不容忽视。所以,农村生男育女很不一样。



老辈人在清贫和辛苦劳作中度过,祖辈们任劳任怨,面朝黄土,以农为业,勤劳朴实由此产生。人常说:“农民的脊背能载山”,其实,农村落后生产力和传统思想习惯成就了农民的因循守旧,逆来顺受,安分度日的老思想。



深山的二郎坝交通不便。下午,与老乡攀谈,小街走过乡下小学穿皮鞋的外语女教师,她穿着裙子走过石板街,咔咔的响声,让三位老农十分的关注。

几年后,女老师自学考研,与丈夫(文教局黄干事)双双招聘离开了太白的深山县区,他们招聘去了广东东莞的某学校继续任教。



山区队里的老农和孙女在家门吃晌午。时代让深山的年轻人穿戴略有变化,那年月,山区经济发展缓慢,农民的生活也在社会经济整体发展中缓慢转变。



灵山的乡间庙会,路途遥远,风雨无阻。乡亲们结伴儿去庙会烧香许愿,庙会的习俗文化久远。乡间逢会人总是很多。寺院内,这两位老人为乡亲们认真的守护着随身的行李。



防火可是山区林业管护的重中之重。他是生产队的护林员,除了有认真工作的责任心,制止队有林的盗砍滥伐,也是山区护林员的职责重任。



那年月,农村的合作医疗大发展,乡下人生孩子得去城里医院。出院,丈夫架子车拉了全家人回家,农家人虽节衣缩食,但人口添丁,家人快乐返回山村。



移风易俗,旧习俗仍沉重压在一代人身上。乡间婚丧嫁娶,家穷也要兴师动众,操办一下。山区一农家办丧,孙子辈们也照礼仪拄柳棍,集体跪拜灵堂。



那年月,村上的街道,是队长敲钟上工,发话派活儿的地方,晌午也是农家人门外吃饭,休闲拉家常,听喇叭广播和打牌,下棋,晒暖暖的好地方。

晌午,奶奶,孙女,孙子们守在家门,听着喇叭秦腔,观望着晌午的村头人文景观。


    关注 远山50与摄影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