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为而无不为--梵心•经典阅读公益沙龙第67期二读《道德经》(14)有感

 

孩子对外部世界的好奇心是上天赋予的礼物,不需要培养,事实上也培养不出来。父母所要做的,无非是保护好孩子的好奇心,不是浇灭而是点燃他(她)们心中的火,鼓励他(她)们对未知世界的探索,如果有能力有条件再加以有意识的引导罢了。...



      第四十八章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我们大人总是喜欢好为人师,以为孩子是白纸一张,可以任由我们描画。而实际上: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太多孩子的好奇心和想象力都被家长和教师所扼杀,父母并不比孩子更懂得道,更接近于道。曾经看到过一个节目。“如果可以有一次任意选择和他人共进晚餐的机会,你愿意和谁一起?”当记者问父母的时候,有的人选曼德拉,有的人选克林顿,还有的人选汤姆克鲁斯,无一例外都是些名人。而当问那些四五岁孩子的时候,他们给出的答案则是惊人的一致“和爸爸妈妈一起”。重要的时刻要和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在一起,孩子们的选择比大人们更接近于“道”。

2015年,美国神经科学家Frances E. Jensen发表了《The Teenage Brain》,详尽解释了青少年的大脑和行为与婴幼儿以及与成人之间的差别。他通过大量的实证研究证明:青少年的学习能力高于成人,随着年龄增长学习能力则会逐渐减退。如果把为学日益的学理解为学习能力,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随着年龄的增长随着知识的增长我们的学习能力可能会日益减退。因此,在学习能力方面,孩子要比父母强得多。每个人来到世间,都带有一个特殊的使命。区别在于,有的人能够发现并实现自己的使命;有的人浑浑噩噩,终其一生也找不到自己的使命是什么。和孩子相比,父母只是多了些知识和经验,而我们往往会凭借这些这些“资本”为孩子规划未来,从幼儿园开始一直到孩子上大学、毕业找工作找对象结婚生孩子,我们恨不得为孩子铺一条金光大道。我们以爱的名义塑造着我们的孩子,改造着孩子,把我们的知识信念价值观灌输给我们的孩子。而事实上孩子的潜力和未来发展空间,也许要比我们大得多,甚至比我们想像还要大。而我们的种种“过度的教养模式”反而影响甚至阻碍孩子发展自己的能力和实现自己的使命。

小学里学四则运算的时候,老师告诉我们零不能做除数,如果有人傻傻地问了一句,“零为什么不能做除数?”老师瞪大了眼睛看着他说,“零当然不能做除数了!零怎么能做除数呢?”于是那个“傻孩子”在周围同学们的哄笑声中灰溜溜地回到座位上,从此记住了零不能做除数,却也没有再继续追问下去。等到在大学里学高等数学的时候,我们会发现,如果沿着“零为什么不能做除数”追问下去,比如,让一个数字无限趋近于零,那就是极限的思想了。也就是说,当年那个“傻孩子”徘徊在微积分的门口,就因为老师的一句话,这扇门被砰地一声关上了。或许,就这样世界上多了一个高分的高考生、少了一个数学家。

杨绛先生说过,一个人来到世间,本是块晶莹剔透的美玉,走了一遭之后,却沾了无数的污秽尘垢,离世时要洗干净才能回家,难道我们不该反思那些我们所接受的矇昧心灵的教育吗?教育应该让人的心灵更加开放,更加清澈,也更加高贵,而不是更加蒙蔽,更加混浊,更加卑污。孩子对外部世界的好奇心是上天赋予的礼物,不需要培养,事实上也培养不出来。父母所要做的,无非是保护好孩子的好奇心,不是浇灭而是点燃他(她)们心中的火,鼓励他(她)们对未知世界的探索,如果有能力有条件再加以有意识的引导罢了。因此我们需要经常问问自己:我鼓励孩子去提出稀奇古怪的问题了吗?你我打击和嘲笑他(她)们提问的积极性了吗?我引导他(她)们去寻求问题的不止一种答案了吗?我诱惑他(她)们去质疑你的结论,挑战你的权威了吗?

毕加索说:“我能用很短的时间就画的像一位大师,但我却要用一生去学习画地像一个儿童。”智慧和道就存在于每个孩子的心中,父母和教师所要做的,就是安顿好我们的身心,带着一种清醒的觉察眼光来看待自身以及我们的孩子。然后尽我所能唤醒这些尚在沉睡之中的精灵。


    关注 梵心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