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手互联网+智慧能源 建筑节能开创新格局(下)

 

智能建筑的能源管理体系利用系统的思想和过程方法,进行全面策划、实施、检查和改进。...

建筑节能联手互联网+智慧能源的途径



智能建筑的能源管理体系利用系统的思想和过程方法,进行全面策划、实施、检查和改进,以高效节能产品、实用节能技术和方法以及最佳管理实践为基础,减少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通过能源管理实现楼宇可持续运营。

业内认为,建筑能源管理应从以下领域着手:

以合同能源管理撬动中央空调建筑节能市场

近几年在一些大城市的中央空调节能改造市场悄然兴起能为耗能建筑精打细算的“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它通过对大型建筑中央空调等耗能设备的运行状况进行诊断,有针对性地订立精细化的节能方案、定制专门设备和缜密维护,实现综合节能目标。

随着合同能源管理模式的兴起、发展,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了它的优越性,所以建筑能源管理市场可以继续抓住促使中央空调产业发展的有力杠杆,积极推动合同能源管理模式的发展。





线上线下“互联网+能源管理”新模式

在建筑能源管理领域,通过基于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信息化技术,可以帮助楼宇自控企业构建线上能源管理系统,使各能源设施能够交换信息,触发动作和实时控制,将能源生产与能源消费、能源管理互联,实现能源的信息化、智慧化管理。与此同时,在“线上”管理的基础上,建立“线下”区域性维护运营体系,提供专业化的能源管理服务,就能够实现能源对标管理、集中采购、备件管理、统筹调配,使能源使用更加高效、费用更加节省、供应更有保障。

推动新技术、新工艺在建筑节能领域的应用

建筑能源管理将一系列新技术、新工艺应用到光伏发电、绿色照明、空调自控、制冷供热、防火和安全系统等领域,给用户提供可自由选择的综合解决方案,不断深入细化,最终完成建筑整体的节能改造。

建筑节能是一种系统复杂的工程,随着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的发展,建筑能源管理也不能停滞不前,应通过物联网、云智能把建筑系统有序、高效地集成起来,让各部分系统发挥最大作用,从而最终实现最好的节能效果。

同方泰德国际是全球领先的楼宇自动化控制、能源管理及解决方案服务供应商。总经理徐珍喜先生认为,能源管理节能控制需要一体化。目前在能源运行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是控制系统在楼宇中运行后,由于运营管理不到位,产生了节能产品不节能,自控产品控制不到位等问题。现在关于楼宇能耗管理,需要的是一体化控制系统,它是一种能把强弱电等各个系统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达到好安装、好操作、好使用的目的的整合性质系统,能极大的解决了我们设计、施工、运营之间的脱节问题。所以在节能的大环境之下,提倡将强电弱电由分离形式转变为一体化,用工厂化制造的方式来解决一些应用上的问题,综合性的强弱电管控可以让建筑节能更有效率。

节能数据云中心-E-cloud“节能云平台”针对建筑节能领域,现在的节能设计与相关服务需要庞大的数据库支持,E-cloud“节能云平台”一个数据云中心可以有针对性的把各个地区,各个形式,各个类型的建筑物当中庞大的数据有针对性的总结、提炼,以便了解建筑的能源运营规律及习惯。有针对性的结合配套控制系统,为业主服务。这个庞大的节能数据云中心在未来会为各行各业的建筑物的使用者和管理者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节能数据云中心是有生命力的,每一个建成的项目的数据都会被记录在云中心之中,分析得当,会为业主提供一个很好地针对能源数据的服务体系。并为建筑能耗的标识提供必要的数据支持,未来发展空间很大。

需要智慧型“调度” 建筑物本身在未来会变得智能化。现在有种概念叫“一键管控式”,目前的建筑设计将建筑结构水暖电分开考虑,缺乏整体管理的概念,随着智能化信息的发展,项目从建筑物的单体向社区乃至整个城市开始转变,我们需要一个类似工厂内的“楼宇综合调度平台”的概念。在智慧城市中,我们很早就提出从智能建筑走向智能城市,基础设施智慧化,包括交通、水热气以及各种硬件设施,城市的运营者可以通过系统对城市进行智慧型综合性管理。通过互联网以及物联网技术进一步加深城市的智能化,搭建多元化的信息网。
智慧建筑的未来发展


智能建筑不仅仅是智能技术的单项应用,同时也是基于城市物联网和云中心架构下的一个智慧综合体。面对未来智慧城市的发展,作为智能技术与智慧应用的有机结合体的智能建筑,究竟会在哪些方面有所发展?

智能控制技术应用的扩展

智能控制技术的广泛应用,是智能建筑的基本特点。智能技术通过非线性控制理论和方法,采用开环与闭环控制相结合、定性与定量控制相结合的多模态控制方式,解决复杂系统的控制问题;通过多媒体技术提供图文并茂、简单直观的工作界面;通过人工智能和专家系统,对人的行为、思维和行为策略进行感知和模拟,获取楼宇对象的精确控制;智能控制系统具有变结构的特点,具有自寻优、自适应、自组织、自学习和自协调能力。

城市云端的信息服务的共享

智慧城市中的云中心,汇集了城市相关的各种信息,可以通过基础设施服务、平台服务和软件服务等方式,为智能建筑提供全方位的支撑与应用服务。因此智能建筑要具有共享城市公共信息资源的能力,尽量减少建筑内部的系统建设,达到高效节能、绿色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物联网技术的实际应用

物联网是借助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智能建筑中存在各种设备、系统和人员等管理对象,需要借助物联网的技术,来实现设备和系统信息的互联互通和远程共享。





三网融合的应用

三网是指以因特网(internet)为代表的数字通信网、以电话网(包括移动通信网)为代表的传统电信网和以有线电视为代表的广播电视网。三网融合主要智通过技术改造,实现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互联网三大网络互相渗透、互相兼容、并逐步整合成为统一的通信网络,形成可以提供包括语音、数据、广播电视等综合业务的宽带多媒体基础平台。智能建筑中,通过三网业务的融合,使建筑内部的人员不再关心谁是服务商,自由自在地获取各种语音、文字、图像和影视服务。

进入2016年后,业内对智能楼宇领域一些重要趋势也进行了概括:

无缝的有线和无线连接成为“必需

如今,全球移动设备连接数(GSMA Intelligence)已经超过了全球人口总数,而且大多数移动设备连接都发生在楼宇内。因此人们非常希望能够使用基于蜂窝网络或Wi-Fi的无线连接处理日常事务。这一需求正在推动覆盖以下要点的网络设计:

1、使用Wi-Fi技术并支持基于最新标准(IEEE 802.11ac Wave 2标准)的网络基础设施;

2、通过分布式天线系统或小型蜂窝解决方案部署专用的楼内无线技术,从而优化整个工作场所的蜂窝覆盖;

楼宇的网络连接应当被视为同供水、供电一样重要。这就意味着在设计楼宇之初就应该将网络连接设计考虑进去。

楼宇对节能型低压电的需求上升

大多数情况下,楼内的活动设备支持互联网协议(IP),可通过低压或超低压直流电供电。近几十年来,针对数据网络连接部署的以太网线缆也可提供直流电。这种方法的一大优势就是符合标准要求。现行的标准是IEEE以太网供电(PoE)802.3af和IEEE以太网供电+(PoEP)802.3at。如今,IEEE工作组正在讨论下一次PoE标准(IEEE802.3bt)变革,既定目标是最低49W功率级,最高可能为100W。随着直流功率级越来越高,不同的IP设备将会涌现,促使楼宇采用更加高效的低压直流电。

通用网络基础设施中集成各种设备

物联网是一种切实可见的现象,随着成本降低、传感器小型化及设备连接功能的进步,互联设备网络的规模变得越来越庞大。但是,在物联网概念蓬勃发展的同时,各种难题也随之而来。

回顾几年前,商业楼宇有多个专门的子系统用作不同的管理系统,IP网络和其相关全球标准(例如IEEE802.3)在几乎所有技术领域都占有主导地位,因而所有楼宇管理系统和相关设备都能通过通用有线或无线基础设施互联。

如今,连接设备不计其数,但由于缺乏公认的设备通信协议,致使通信效率低下。这种通信障碍令楼宇更加“迟缓”。AllSeenAlliance和工业互联网联盟作为此领域的两大组织,正在改进互操作性标准。使用相同语言和利用相同网络基础设施的设备可以高效地整合和处理环境内的实时数据。

运维待开发

智能化系统运维服务在国外是一个很大的概念,也具有非常大的市场容量。服务业务也是不少外资重要的营收来源。而就大的市场环境来说,国内智能建筑主流市场还是在新建的项目中。

做服务的概念是很宽泛的,主要包括年度保养合同,定期维护保养;还有就是升级改造,优化系统、加减设备;卖备品备件;应急服务等。服务可以做很多内容和业务。不过总体来说,智能建筑运行与维护服务范畴大致可分为四大块:维保、改造、备品备件以及各类技术服务。

现在在智能建筑市场中,可以提供服务业务的多集中在外资品牌。所谓服务不单单就是一个维修服务中心或者CallCenter,其有一些规范管理制度。像霍尼韦尔、西门子、江森自控都设有智能化服务部。国内的安防企业也逐渐重视服务业务,像CSST就有专业的服务团队。而智能建筑集成商这一块像赛为、太极、达实也有自身的服务团队,且正在逐步走向正规化,服务体系日渐完善。


    关注 风信子传播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