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首次采用外掺氧化镁的工程在哪里

 

镁质高性能混凝土抗裂剂——不裂,才会更安全、更耐久、更经济,才会更美。...



我国首次采用外掺MgO外加剂并取得显著成效,是在1993年广东省青溪水电站大坝(51.5m)的应用上,大坝采用外掺氧化镁混凝土筑坝取得成功标志着MgO外加剂正式进入混凝土水利工程。



刊登在《水利水电技术》(1994年11期)上的《广东省青溪水电站大坝采用外掺氧化镁混凝土筑坝取得成功》(杨艾娟供稿),记录了首次采用外掺MgO外加剂并取得显著成效的过程。广东省青溪水电站地处华南亚热带地区,位于广东省大埔县茶阳镇境内,多年平均气温为21℃,5~9月平均气温超过25℃。电站大坝原设计的混凝土允许浇筑温度约为23℃,并有一系列的温控措施要求,如加冰、掺粉煤灰等。1990年上半年施工任务紧迫,避免不了要在高温季节浇筑混凝土,大体积浇筑混凝土温控问题突出,且工地尚不具备温控措施,为加快施工进度和防止基础混凝土开裂,经有关单位研究决定,在青溪水电站基础约束区全面采用外掺氧化镁微膨胀混凝土浇筑坝块,取消加冰等温控措施。

电站枢纽挡水建筑物共18个坝段,除两个坝段已采用加冰温控措施和右岸3个坝段蓄水后施工外,其余坝段均采用氧化镁微膨胀混凝土,从1990年7月到1991年9月共浇筑了6.8万m³,其中有一个坝段因坝高不大,全断面采用了氧化镁微膨胀剂浇筑。为防止坝段表面出现裂缝,在其上、下游表面贴了厚2㎝的泡沫塑料保温板进行养护。1991年1月,在气温较低季节,对采用氧化镁微膨胀混凝土浇筑的坝段进行了检查。除“8坝段因结构原因有一条裂缝,部分坝段未拆除保温板未做检查外,其余的未发现有裂缝,相反在2个采用加冰温控进行浇筑的坝段,已发现了多条裂缝。”从设计补偿应力方面,要求浇筑混凝土最终膨胀量在100*10-6以上,经在2个坝段埋设观测仪器,实测资料表明:浇筑混凝土一段膨胀量80d为70~80*10-6,120d达90~90*10-6,分析认为其最终膨胀量可达100*10-6以上,满足补偿温度应力的要求。

青溪水电站大坝约束区全面采用外掺氧化镁微膨胀混凝土筑坝技术,经鉴定认为:它在氧化镁混凝土的均匀性、安定性、变形与应力补偿效应,简化温控措施等方面满足了设计和施工要求,证明此项技术是可行的,应用是成功的,它为今后推广应用这一筑坝新技术提供了实践经验。

写在后话
 水利水电工程多为大体积混凝土,其温降时间比一般混凝土工程时间更长,因此需要延迟性的微膨胀变形来补偿大体积混凝土的温度变形,而MgO恰好具有这一特性。因此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十分广泛。我公司镁质高性能混凝土抗裂剂通过湖北省住建厅科技成果鉴定,并逐步运用到各类工程项目中,已取得良好反响。


    关注 三源特种建材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