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可爱的方式向观者发问,但她却不止可爱

 

我们会因为“符号”而定义艺术家么,艺术家需要不断地成长,那么对于他们的“定义”也要不断地改变,他们不需要完全...



我们会因为“符号”而定义艺术家么,艺术家需要不断地成长,那么对于他们的“定义”也要不断地改变,他们不需要完全定义。过去的泡泡成功地让我们记住了她可爱的语言、温柔的发问,现在她要用更强烈的语言向这“定义”提出挑战。

泡泡
在森林里上学,在树木的香气萦绕下完成个人的初步成长,毕业于雪尔顿学院的泡泡不仅接受了来自“动画界哈佛”的优质的艺术教育,还在她生命中最重要时光享受到了大自然的匮礼。



雪尔顿学院校园

但是在泡泡回到北京后,她却遇到了另外一种“森林”。在繁华忙碌的北京,高大的树木变成了高楼楼大厦、人们穿梭水泥森林森林中忙忙碌碌,清澈的的溪水变成了都市里积贫积弱缓慢蠕动的护城河,森林里清润朦胧的雾气变成了无处不在肆虐浓重的灰色雾霾。当我们拥有一件事物后,也许没有意识到失去它我们会怎样。她回到北京失去了自己的“森林”,心理上初现落差,身体也开始感到不适,各种小毛病也开始初露端倪。这改变开始让泡泡手足无措,于是她渐渐反思,我们为什么会失去“森林”?我们的自然怎么了?

“ 我们一直没重视的自然,对我们有这么重要。其实我们一直在破坏它,如果自然反击的话,我们真的无能为力。”

失去“森林”后的反思,人与自然的关系也成了她的艺术创作中贯穿的主题。


水呢?》,布面油画,100×100cm,2014年
《去哪?》布面油画,100×100cm,2014年
泡泡前期的作品风格温柔,有着嘟嘟的小嘴、大大的眼睛可爱的卡通娃娃是她画面的主角,她不时地向我们发问。譬如说这幅《去哪?/where to go?》娃娃身后被破坏的环境青灰色的烟气缭绕,红色的云朵向我们慢慢侵袭,娃娃抱着仅有的白云和兔子与鹤奔跑逃离。她面向我们,用那标志性的温柔的大眼睛向观者发问,看,我都逃到了你的面前,我还能逃到哪里去呢?



《寂寞孤岛》,布面油画,80×60cm,2014年



《Winter Circus》,布面油画,55×75cm,2015年

《如果有一天》,布面油画,80×100cm,2015年
《如果有一天 If There Is A Day》画面中心依然是可爱而落寞的娃娃,抱着森林里的野兽,清澈的大眼睛里映射的是背景中的灰褐色乌云、和伤痕累累的大地。而她坐这的云朵在前景中还算洁白,看如果仔细看,这云朵确是火山里喷出的青烟。





泡泡的猫咪小泡,陪着泡泡一起创作。

我们很容易就识别出泡泡的艺术语言:温柔的颜色、可爱的轮廓还有标志性的可爱的娃娃,这也渐渐的成为了她的标签。标签不足以永远定义他人,泡泡也不止-“可爱”。在可爱的外衣下,是对于环境更深层次的思考。她深知保护环境重要,但是不止于这么温柔地谈环保,更重要的是要把渐渐适应环境污染的人们唤醒。

“ 后来我观察到好多人对这环境都习惯了,渐渐也感觉没什么了,麻木了。”

当我们仔细观察现在的生活,好似我们过的越来越好,视线所及之处都是林立的高楼大厦,香车宝马。但在隐蔽的角落,在世俗目光的死角,一直忽略的东西却在渐渐腐烂,自然就是这样,它很重要,但是却有太多目光看不到,而泡泡所要表现的,就是我们一直忽视的。



《Lonely Planet》,雕塑,2015年

可爱的语言也要适当变得强烈,提出的问题必须更加深刻,才能唤醒那些沉睡的人。更强烈的效果正在摸索中尝试,现在的泡泡试图增强她的表现性,想象一下如果众多原本可爱的花朵在污染的水中成长,它们吸收的养分就是污水中的毒素,房屋中的墙裂开,然后从墙里边长出很恐怖的花,如果植物在雾霾中一边呼吸一边长大,它们在这环境中渐渐变异,变成了诡丽恐怖的样子,我们会不会感到恐惧?



泡泡最近作品

“ 其实我们一直在破坏自然,但是如果自然反击的话,我们真的无能为力量,所以在我最近的作品中出现了很多植物的元素,植物会渐渐变成我创作的主角,娃娃会变成点缀,重新把植物的重要性提起来,想让别人看到我的作品后也会有对于环境的思考。”

之所以选择陶瓷,温润、薄、空、透、轻,但是也很冰冷易碎,这就是自然的特质,就是这样的媒介材质才是泡泡心中最适合表现自然的材质,为此泡泡三反五次跑去景德镇,一遍一遍,不停地尝试。

我们可以看到,泡泡,明显地不止于可爱卡通娃娃,她追求的是:更强烈、更深刻。



泡泡的猫咪小泡,陪着泡泡一起创作。



泡泡的猫咪小泡,陪着泡泡一起创作。

不同于一些艺术家的“仇大苦深”。艺术对泡泡来说就是玩,她地创作理念出奇的轻松,在她看来艺术很上瘾,虽然有的时候会很累,尤其是通宵画画的时候累得精疲力尽,可就依然是以玩儿的心态来面对艺术。玩累了就跑去旅行、沉淀,反思自己的作品,然后在追求深度道路上又跨一大步。



小泡与雕塑



小泡与雕塑



小泡与雕塑

幸运的泡泡在大学刚毕业地时候遇到了最理解自己的人,策展人陆蓉之老师,有了陆老师的支持,泡泡的创作变得更加自由,没有灵感的时候不会牵强附会,但是有了灵感一定要做出感动他人的作品。

虽然当下的艺术市场处在不再高涨的阶段,但泡泡却在里面看到了机会,她反而对更加坚持。“正是这样市场状态才有这样可以让新人得到关注的状态,我的坚持才会有结果,如果艺术市场永远繁荣下去,那么我们也面临一个逐渐保守的状态,就是艺术家的等级结构的金字塔很难被打破,人们的目光永远不会转移。”

艺术家要不断向前走,应该不断地讨论自己的当下和未来,艺术家不需要完全定义。就像眼前的泡泡,不止可爱。



《飞吧,女孩!》,雕塑,玻璃钢,60×60×110cm,2013年
关于泡泡的那些事儿
尝试新跨界

现在地泡泡不断的去尝试新的方式,也在尝试新的跨界形式,“尤其是现在,跨界很重要。”但是依然用传统的模式来展示作品?然后画就放在墙上雕塑也规规矩矩摆在地上?no!泡泡的大脑里总是会蹦出展示作品的新点子,公共装置、陶瓷雕塑、空飘她都想尝试。泡泡对现在和国贸、迪斯尼策划一个项目信心满满,雕塑+公共项目的展示方式,是她最近探索的新形式。



泡泡的雕塑

靠什么寻找灵感

“没有灵感都是短暂的,这时候我会静一静,通过旅行的方式来洗脑,画累了,我就需要去通过旅行洗脑,现在的泡泡基本上是每年都会保持去一个国家去深度旅行,去当地的博物馆、去看艺术,洗脑后作品就会上一个深度。在泡泡看来,深度很重要是比画面更重要。



《白蝴蝶 III》,布面油画,55×40cm,2014年

陆老师的“大宝贝”

当被问到对陆老师的感觉时,她脱口而出“像妈妈。”

开始的时候给陆老师打电话都很紧张,但现在成为自己的“大宝贝”。陆老师和泡泡的关系简直就是母女。这位伯乐,发现她理解她,也是她最坚强的后盾。



家庭给你带来什么?

“之所以走上艺术的道路,并不是我们学不好其他的科目,但是自小生在艺术之家,没有别的选择。”泡泡的姥爷、妈妈、舅舅,都是对艺术领域杰出的前辈,从小耳濡目染都是和艺术有关的东西,它教给你如何分辨美,这是家庭带给泡泡的礼物,审美的种子自此扎根于泡泡的血液中。然后在加拿大开放的艺术教育中,艺术的种子更是有了茁壮成长的空间。



《Light up my world》,布面油画,15×15cm,2015年

现在的泡泡不止可爱,虽然当下的艺术市场处在不再高涨的阶段,但泡泡却在里面看到了机会,她更加坚持。“正是这样市场状态才有这样可以让新人得到关注的状态,我的坚持才会有结果,如果艺术市场永远繁荣下去,那么我们也面临一个逐渐保守的状态,就是艺术家的等级结构的金字塔很难被打破,人们的目光永远不会转移。”


    关注 芭莎艺术轻阅读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