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 | 上海民办包玉刚实验学校创办人、副理事长苏文骏:避开浮躁,看长远

 

o 如何订阅我们?

o 搜微信号“diyijiaoyu”或公众号“第一教育”
-------------✄-----------
提到沪上的国际学校,上海民办包玉刚实验学校(以下简称包校)无疑是最火的学校之一。包校成立于2007年,是一所非营利的双语学校,由包氏家族为纪念爱国爱乡的企业家、政治家、慈善家、已故船王包玉刚爵士而创建。

目前,学校共有1000多名中外籍学生,提供小学一年级至高中十二年级的学历教育,其中,六至八年级采用上海课程和国际课程,九至十二年级采用剑桥IGCSE(国际中学教育普通证书)、IBDP(国际文凭组织学术项目)课程,以及中国文化课程。

包校分为小学、初中以及高中部。小学部(一至五年级)位于上海市中心的长宁区,实行走读制。初中(六至八年级)和高中(九至十二年级)位于上海松江区,采用传统英、美寄宿模式(走读亦可选)。

包校提供双向浸入式双语教育,倡导全人教育,致力于学生在智力、情感、体魄、社会等各方面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成为热心、有责任心的21世纪世界公民。

日前,《上海教育 环球教育时讯》记者对包校创办人、副理事长苏文骏进行了专访,请他谈谈学校的建设理念和教育实践。『第一教育』小编为大家倾情推送!

Q:2015年的圣诞节,上海国际青少年管弦乐团在上海音乐厅演出了圣诞音乐会。我去现场观看了表演,过程中的一个小插曲让我觉得挺有意思。

少年组的表演结束后,主持人叫了乐团中两位年龄最小的小朋友出来和观众见面,一个是女孩,来自一所知名的公办小学,另一个是男孩,就来自包玉刚实验学校。

女孩的发言很得体,说自己“学到了很多”“很开心”,而男孩的举动却让包括我在内的观众们哗然大笑,他挠挠头说,“乐谱好难,练得好辛苦”,出乎意料,但特别真实、特别可爱。

这件事让我感觉到,包校在保护孩子的天性这方面做得很好。

 

苏文骏:在这方面,我也有同样的感觉。我们有几次组织活动,做一些学生访谈的环节,观众可以提问,由学生来回答。孩子们的回答都让人感觉很本真。当然不是说学生没有自己的思路和想法,但学生会直接地讲出来。在包校,我们希望学生不必每次都有标准答案,不管是上课还是生活。

 

我觉得,从小就培养孩子学标准答案,该怎么样怎么样,所有孩子的回答都一样,这好像是我们教育的一种习惯。当然你也不能说这标准答案是错的,你举的这个例子就很好,参加音乐会表演的孩子说自己从中学到很多,也不能说就是假的,她的确学到很多,也很喜欢这样。但如果你问十名学生,都是一个答案,这就不对了。

 

包校的学生会根据自己的想法跟你分享观点。我们在上课的时候,老师会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想法。比如画画,画的太阳是蓝色的,这不一定要批评,说太阳一定要黄色的。当然可能会问,为何要把太阳画成蓝色?学生会说,今天感觉如何如何,所以就画成蓝色的。学生也会有自己的想法。

所以我们的小朋友是善于表达自己想法的。这种做法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一环,因为创新人才要敢于有自己的想法,敢于提问,不是说要等到老师给了标准答案才行。

 

最近我和美国几所大学的教授沟通,聊到我们中国的学生刚考到国外大学的时候都很有竞争力,但读到大三、大四,竞争力就相对弱了。为什么?因为到大三、大四或研究生阶段,最重要的是要有自己的一些学习,而非依赖老师的学习。你要自己追求学习,有自己的想法。特别是做研究工作的,是要突破原有的东西。

 

这一块我们包校是很提倡的。有一次做学生访谈,有观众问一个五年级的学生:“你在包校学到了什么?”那个孩子想了想,说:“是自由思想。”你能感觉到这不是标准答案,否则他就脱口而出了。他想了想说的,这是他亲身的体验和感受。

 

我刚才过来时正好碰到一位学生,我见过他,就跟他聊了几句。他是从外校转来的。我问他,包校和他原来的学校最大的区别是什么?他说,包校的休息时间可以到外面去玩、去跑,以前的学校就不允许。



校园处处是学生作品的展示



食堂里挂着学生家长们亲手制作的“百家被”



在很多学校已经绝迹的算盘在这里出现

 

Q:我几次来包校,都看见小朋友在校园各个地方疯玩、疯跑、大叫,感觉特别自由。但这样也会有安全隐患,这也是为什么有的学校管得严的原因。

 

苏文骏:教育离不开家长、社会。家长重视、担心什么,学校或教育体制就会跟着走。你刚才问到点了,为什么我们这儿能做,其他一些学校不行?可能其他学校做了,一出事情,家长就要找学校和老师的责任,把事情搞得非常大。

我们这里的小朋友运动量很大,也曾出现学生摔跤导致骨折的事故,但我们家长还是能理解的。当然,发生问题,我们一定第一时间把受伤学生送到医务室、医院。家长会去了解,也不一定就来闹。

 

家长也明白,运动的机会很珍贵,参加运动就会有风险。我们学校一些家长自己也组织了一个户外运动俱乐部,带着小朋友去骑行、徒步。学生们还在上初中时就骑完了两湖三岛,包括台湾岛、海南岛。

风险当然有,但家长觉得组织好一切,就可以去冒这样的风险,孩子从中能获得很多很有价值的东西。所以我们觉得,其实家长的理念也是很重要的。如果一出事,家长就找学校,我们有可能也不会这么安排了。一方面学校坚持自己的理念,另一方面我们也需要一批支持我们理念的家长。



除了体育课,学生每天至少还有午休一小时和下午的一个半小时可以参加自己喜爱的体育活动:篮球、动感单车、游泳、舞蹈、手球、足球⋯⋯

 

Q:那你们招收学生时,是不是也要看家长?

 

苏文骏:我们会看家长的。我们先看学生,而后跟家长去聊。因为我们是培养学生的,主要看学生,但家长也挺重要。如果家长的价值理念和学校差距很大,那我们很难培养好学生。

孩子在这里学习,对家长的心理、心态也有一定的要求。我们的学生可能更加独立一点,更有自己的想法,有时和家长也会有一点冲突,家长要想好如何处理。

 

Q:听说包校计划提高学生多元化的程度,招收更多元背景的优秀学生。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具体如何实施?

 

苏文骏:我们希望尽量去反映社会现实,如果我们学生群体的来源太窄,那就跟社会脱离了。每位学生都会受各自家庭的影响,不同学生看问题的角度也不一样,大家可以相互学习、沟通交流。

我们认为,学习不仅是师生之间简单的教与学,学生之间的交流也是一种学习。群体多元化有益于从小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社交能力。

 

多元化,一方面从地理角度来讲,我们有些学生来自外省市,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来自不同国家,亚洲的包括韩国、马来西亚、新加坡等,欧美国家也有一些,一些美国的家长专门把孩子送到包校就读,而家长还在美国。

另一方面是家庭经济层面的多元化,即不是只有富裕家庭能送孩子来包校就读。我们参考了一些国外老牌名校的模式,包括我的母校伊顿公学,推出奖学金和助学金制度,其额度会根据学生家庭经济状况有一定幅度的变化,就是看家庭的需要。

包校目前有近10%的学生获得了不同幅度的奖学金、助学金支持,我们希望下一步能扩大范围。

 

除了上海生源,我们也有意在江浙地区一些经济发达、文化开放、生源质量好的二线城市,招收部分一般家庭的优秀学生。我们近期将在杭州、苏州等地召开宣讲会,希望大家了解到有这种机会。

 

Q:评价学生优秀与否,标准是什么?

 

苏文骏:我们一方面要看学习是否优秀,有人会误解包校提倡快乐教育,不看成绩,但其实成绩还是重要的,不过成绩不是唯一标准。另一方面是态度,学生的态度十分重要,态度决定一切,学生要愿意学习、愿意投入、愿意承担。

我们会看学生是否自己很主动地学习,观察学生是一直跟老师走,还是有自己的想法。如果是等老师指示怎么做、完全听老师的学生,我们就不太喜欢。我们评价高的学生都是有个性、有想法的。另外我们也强调品格、品行,这也非常重要。

 

Q:但主动性并非天生的,包校是如何培养学生的主动性的?

 

苏文骏:主动性是要鼓励的。怎么鼓励?一定要给学生选择,让学生做出自己的选择,并为此承担责任。比如,选哪些课?时间如何安排?学生要自己选择,一旦选好就要承担责任。

我们尊重学生的想法。当然也不是完全听学生的,我们也要引导。但很多方面我们鼓励学生去参与。比如我们小学的学生会,学生可以发表自己的意见,大家都非常主动地各抒己见。



图书馆是可以脱下鞋子,舒服地阅读或者轻声交谈的地方



阳光、绿植,在这样的环境里学习也是一种享受

 

Q:刚刚我们提出想拍一张您和学生在一起的照片,我注意到,您询问一位路过的女生想不想一起拍照,她摇摇头拒绝了。这让我蛮吃惊的,一般学校领导要学生拍照不太会询问学生是否愿意,学生也几乎不会拒绝。

 

苏文骏:如果她不想,我就尊重她的想法,这样我们的师生关系也就更加平等。我们的老师不是靠硬的实力管学生,而是靠软实力。老师有时也很严厉,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尊重老师。

我们有些从公办学校过来的老师,习惯在班级里百分百说了算,说话都是命令式的,遇到我们的学生一开始很难适应。因为我们的孩子相当有想法,他们认为要互相尊重,因此会挑战老师。

 

我们一定要让学生明白,学习是自己的责任。学生选择来这儿学习,不是家长或者老师给的任务。有些男生可能作业做不好什么的,那就要抓一抓了,但一般是靠吸引学生,不是靠给学生压力。很多学生会自己加压,不需要外加的压力。

我们要给学生乐意挑战自我的机会,这是我们追求的一种教育。我们要让孩子做一些选择,让他去判断,哪怕判断错了,也是很重要的学习。孩子自己选择了就要承担责任,如果是家长替孩子做选择,等于孩子没责任,这相当于助长了不健康的依赖心理。

 

当然,不同的孩子要有不同的教育方式。很多家长一直问我,孩子去哪里读书好?读什么好?我说这也没有标准答案的。每个孩子都有个性,即便是同一家庭的几个孩子,个性也是不一样的,对他们的教育方式也要有区别。

管得多与少没有绝对的标准,一切都是按学生的特点去看。有些孩子需要更多压力和鼓励,要求就要提得高一点;有些孩子给自己的压力已经很大了,就让他自己定要求,我们大人还要帮他们多放松一点。一切都要看学生,家长、老师的挑战就在这里,要有一定的灵活性。

 

Q:现在上海双语学校、国际学校越来越多,包校独特的魅力在哪?

 

苏文骏:首先,我自己在国外待的时间很长,能把在英美求学时的体会带到这儿来。其次,我们更注重中国的文化。现在有很多国际项目,采用的完全是国外的一套。但包校不是一所纯国际学校,而是一所国际化的中国学校。我们同时强调中华文化,这是我们的使命。

 

Q:我在网上看到有家长说,包校小学阶段课程设置不够国际化,数学课是中文授课70%,英文30%,用的是国内教材;某所双语学校国际部用的是英国教材,以英文授课为主。而这位家长更倾向于全盘西化的教学。对这个问题,您怎么看?传承中华文化的情怀令人钦佩,但是否也因此失去了在生源竞争中的部分优势呢?

 

苏文骏:很多家长是这么想的。家长一般看升学等短期目标,认为升入英美的大学,中国文化学得深不深就不一定重要。但从长期来看,这些学生出国,其实也代表中国、代表华人,我们希望出国的学生也有很深的文化底蕴。

西方有好的一面,但也不要放弃自己好的东西,如历史、哲学、思想。学生出国,如果学习能跟国际接轨,同时又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这样就特别好。

 

现在中国学生出国学习,往往数学很好,但不懂文化,没有思想,只懂读书考试。我希望我们的学生毕业后有文化底蕴,懂历史文化,能进行辩论。我们有些老师也不太懂这个理念,我就告诉他们,英美最好的学校都要求学生学习拉丁语或希腊语。为何花不少精力学看似用不上的语言?

其实这两种西方古语言,是了解西方语言的基础,也是了解西方文化的基础。西方哲学起源于古希腊和古罗马,让学生学这块,就是学西方的文化思想。我们也希望学生能学好中国的哲学文化思想。

 

另外,我们是非营利学校,纯粹是要办好教育。短期来看,目前双语学校、国际学校在生源方面有竞争。但我们看长远,一步一步来。现在大环境很浮躁,我们想避开浮躁元素,和家长不断沟通,让大家真心办好教育。

认定是好的,就该坚持。升学率不是唯一的目标,能否真正培养多元化人才,这是我们真正的目标。说到浮躁功利,也不能怪学校,毕竟现在整个社会都是这样。

 

家长很重视考试升学,那学校也会跟上。也不能怪政府,我觉得全世界最愿意去了解世界上先进教育的就是中国政府了。这一切与中国现在所处的社会发展阶段的价值观有关系,而这也是急不来的。



包玉刚实验学校的课程体系

 

Q包校现在达到您心目中理想学校的标准了吗?

 

苏文骏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们迈出的只是第一步。

我内心理想的学校,第一是让学生有很深的文化底蕴。我们一定要思考自己来自哪里,人文这块很重要;同时我们现在生活在高科技时代,STEM(科学、技术、工程、数学)这些理工科也很重要。我们要往前看,也要记住我们来自哪里。

第二,我希望学生能有超越课程范围的学习。我心目中的理想学校,是老师和学生花时间探讨与考试无关的事情。学生有兴趣,老师有经验。我现在和校长在研究,考试能否做减法?如果所有精力都花在考试上,那学生就没有精力学其他东西了。

最后就是品格的培养。长远看,我希望以后不要以升学率,而是以学生的品格以及在人生中的成就,来定义学校的成功。

(文/徐星 图/邱旻玮;本文选自《上海教育-环球教育时讯》2016年3月刊,更多内容,请见杂志。)

* 小编个人微信号:1662428293,对“上海教育-第一教育”内容感兴趣的朋友,欢迎私信深入交流哦~

关注“上海教育”
分享至朋友圈惊喜更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关注 第一教育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