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诞夜,我们来说说爱

 

圣诞的牛津,和热闹无关。我又相信爱情了。...



圣诞的牛津,和热闹无关。

和爱有关。

学生都返乡庆圣诞,像极了我国春节期间的空空荡荡的北京城。这样的冷清,却是爽朗。明月当空,缀在天幕上的云,被北风追逐着,悠悠地往北飘着,皓月从薄纱中穿过,月光光一滴也不剩地洒在人间,照见多少欢喜。

圣诞夜,欢天喜地。

从商场和朋友喝完咖啡,说再见的时候,第一次见面的朋友的女儿,一边走一边回头挥手说再见,走出去10 米开外,我还在目送她。她竟然往回跑,一头扎进我怀里,给了我一个大大的拥抱,凑在我耳边说:“姐姐,you are very pretty.”Sophie一定是上天派来的天使。这是我听到的最美好的赞美。

昨日和来英国五年多的朋友聊天,她提到一个月之前回国,和妈妈谈到这五年如果她生活在国内,会和现在有什么样的不同。她在国内上的大学,来英国读金融硕士,家里金融背景,和她同一年级的表哥,由家里安排在银行上班,签大单,买房买车,有小朋友,此后人生的考量都是为了小孩子打算。而她这五年,除了潇洒,孑然一身。她说英国给她的是眼界。“可能在国内,我就变得很现实,愤世嫉俗。现在已然结婚了吧。”问她后不后悔,她说后悔的是早就想要抱孙子的妈妈。一阵嬉笑,又嘻嘻哈哈的过去。



下午和大学研究犯罪学,来自意大利的教授喝咖啡,问到他的背景,谈到从20岁在牛津读书,再也没有离开过。问他有没有感到厌倦,想要换一个地方生活。问问题的时候,我们从咖啡厅里出来,正穿过北风向车站的方向走去。

下午4点,天已黑,灯刚亮。灯光倒影出我们被风吹起的头发和衣角,美极了。教授想了想,说了句让我喷笑的话:“可能也找不到比牛津更好的教职了吧。”“Well,可能你可以试试剑桥。”教授听到我的回答,就笑得不行。岔开话去,说曾经有机会去美国执教,都柏林也发来邀请,但是他就是生生的没有离开牛津。因为在道别,便也没有继续问下去。



和一座城市的缘分,就像和生命经过的人一样。有些只是恰好经过,有些是短暂停留,有些就是一辈子的缘分。

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楼塌了。像伦敦,牛津这样的英国城市,除非是有大的战争的浩劫,流转千年,城也还是那座城。变幻的,只是城头上的旗帜,还有生命的代际更迭而已。

圣诞夜,街头艺人的表演大多和圣诞节气相关。Have a merry Christmas, I wish you a merry Christmas…各种乐器,各种演奏版本的圣诞音乐轮番上阵。一个人关在屋子里,觉得生闷了,就打开家门,走上街头。听听街头音乐家的各种音乐,往艺术家身前的帽子里扔上几个硬币,转身走掉,收获了一路的好心情。

寂寞有时,快乐有时。



假期,闲来无事挂心头。明天起,商店关门,超市关门,餐厅关门,图书馆关门。翻几页闲书,看看英国人引以为豪的皇家文化,翻翻英国心灵鸡汤,再听听bbc radio中直播的宏大叙事的圣诞carol。约上朋友,被朋友约,在十几分钟就可以走遍的高街上的各个咖啡馆里喝喝咖啡,泡泡茶,时间过得飞快,每一段对谈都是这样的欢天喜地。

下午路透新闻学院的大卫主任请我们去他家里喝茶,说道这样的节日一个人在英国过节“日子会不会难捱一点儿。”小的私下却感觉,即使身在千里之外,孤身一人,却丝毫没有“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的伤怀。

我最大的愿望,是能够在圣诞节的时候,收到一个里面飘着雪花的水晶球。里面有一对欢乐的王子和公主。

写到这里,我想告诉你,我又相信爱情了。

我的叙利亚的记者姑娘,今天上午告诉我她刚认识一个月的date,一个北爱尔兰小伙儿,送给了她他亲手做的圣诞礼物,一个银质的叙利亚地图形状的银质项链,细心的小伙子用一颗钻石标出了她出生的城市的位置。

姑娘小伙,merry christmas~


    关注 第三只眼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