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还宝宝一个清晰聆听的世界

 

先天性听力损失是最常见的出生缺陷之一,其发病率高达1‰~3‰,居各项新生儿可筛查疾病之首。2006年第二次...





先天性听力损失是最常见的出生缺陷之一,其发病率高达1‰~3‰,居各项新生儿可筛查疾病之首。2006年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结果显示,我国有听力残疾人2780万,其中0-6岁聋儿13.7万,每年新出生聋儿2-3万,且0-6岁聋儿的听力损失以重度和极重度为主。新生儿及婴幼儿期的听力损失可影响患儿的言语、认知及情感发育,严重者可导致聋哑,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因而,新生儿筛查是势在必行。


新生儿听力筛查(UNHS)是通过耳声发射、自动听性脑干反应和声阻抗等电生理学检测,在新生儿出生后自然睡眠或安静的状态下进行的客观、快速和无创的检查。其中包括初筛和复筛。

1.初筛:新生儿生后3-5天住院期间的听力筛查。

2.复筛:出生42天内的婴儿初筛没“通过”;或初筛“可疑”;甚至初筛已经“ 通过”,但属于听力损失高危儿如重症监护病房患儿,需要进行听力复筛。
1.医学干预
医学干预是指医师提出医学诊断,即听力损失的原因、程度及部位,并采用治疗手段来恢复听力的方法。
2.听力补偿或重建
听力补偿或重建主要包括助听器选配和人工耳蜗植入。

助听器选配:永久性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患儿选配助听器,听力障碍的程度一般在中度至重度,甚至有专家主张轻度听力障碍也需选配助听器,进行听力矫正,单侧听力损失者也可以选配助听器。双侧听力损失应选配双侧助听器。双耳选配优点是,有利于分辨声源,提高声源定向能力,整合效应好,听声音的响度增加等。
人工耳蜗植入:人工耳蜗植入装置是一种模拟人耳蜗功能的转换器。它将声音信号通过言语处理器转变成电信号,传入内耳的电极,直接兴奋听神经,从而产生听觉。人工耳蜗装置主要分两大部分:植入部分( 包括接收装置和多道电极)和外接部分( 包括耳机、发射器、言语处理器等)。对双侧重度或极重度感音神经性听力障碍患儿,使用助听器3—6个月无明显效果,在10个月左右进行人工耳蜗术前评估,建议尽早实施人工耳蜗植入手术。
3.听功能训练和言语—语言康复训练
患儿经助听器选配和人工电子耳蜗植入听力矫正之后,需要进行听功能训练和言语—语言康复训练。这期间需要有医生、听力学家、言语—语言治疗师、特殊教育者和心理学家参与。与患儿建立长期关系来支持儿童的听力和语言的发育相当重要,使聋儿患者能听到声音,并能理解讲话内容。


听功能训练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听觉察觉;听觉注意;听觉定位;听觉识别;听觉记忆;听觉选择;听觉反馈。

言语—语言康复训练:言语训练程序为音素、音节、单词、以及短句训练。对于语言康复应遵循以下几点:1.有条件最好在康复中心进行系统训练;2.激发聋儿的语言兴趣;3.循序渐进,从音素到短句,重复训练;4.抓住言语行为环节,安排对话内容。言语—语言康复训练评估为言语识别率和语言表达率。
早期发现听力障碍是预防听力损害儿童语言发育障碍的唯一重要因素。实施听力筛查,能够对大多数听力障碍的患儿进行早期诊断,进而有效地实现“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尽可能地降低听力损伤对儿童的不良影响,让他们生活在一个欢声笑语的世界!





    关注 丽声共享听的乐趣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