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空的信仰——杨军美术作品展
绘画,作为一种社会阅读。文/李豫闽...
编者按
绘画,如何作为一种社会阅读?在这些看似随意,却又显得颇具心意的信封上留下的彩绘故事里,有的让人忍俊不禁,也有的温馨满满,这就是他的“隔空的信仰”吗?
绘画,作为一种社会阅读
文/李豫闽
两年前杨军开始用圆珠笔在信封上画画,起初在信手拈来的纸头上涂些风景和静物,逐渐地发展成在信封上对日常的记录。选择圆珠笔画图是觉得顺手、自由;选择信封作画则用意深刻,似有传递信息、图像解读的意义。不知何时他将一枚画自己的小画《吼它一声》作为微信封面上传,那画中的男子便是人到中年的杨军,梗着脖子扯着嗓门作大吼状,真实地描述自己的遭际与感受。就像姜文在其《狗日的中年》文字所表述的,读来忍俊不禁又万般无奈。杨军的图像之说显然更有说服力。

吼它一声18cmx12.5cm 综合材料
杨军百余幅的信封画,大致出现了四、五种单位的专用信封。数量最多的是他供职的“福建省建阳市第一中学 缄”,估计他把学校总务室里库存的学校信封都画完;其次是“福建省建阳县农业利用外资办公室 缄”,这是改革开放后二十年左右,各行各业兴起招商引资的产物,闽北农业利用外资恐怕是一厢情愿的事,这样的信封或许也被他画完了;还有“福建省南平市检察院 缄”,鬼晓得他从哪弄来的这批单位信封,自然是数量有限;第四种“中华古籍出版社 缄”,更是不靠谱!好像只出现了3至4枚;
第五种是邮政信封,俗称“无落款”,这种信封弃之鸡肋、食之无味,杨军画起来没劲;
还有一些他所到城市入住宾馆的信封,如:“某某某格林豪泰大酒店 缄”、“某某某黄金大酒店 缄”等,属于偶尔为之。在这些大多属于特制的信封上作画,并刻意将单位落款留出,这些文字似有某种元素和画面的内容产生似是而非的联系。
画的人和物,情节与事件,都是他所经历的,而且大都是现场作画,或转身即画,有着极强的现场感,如此生动、鲜活仿如蒙太奇,在读者眼前闪烁。画中他所熟悉的、不认识的或是瞬间偶得的都在讲述杨军的日常,记录着他的生活:长期生活于闽北,偶到外地;学校、家庭、餐厅、街道、菜场、宫观、寺庙等等。这般日记式的绘画在图解一张作为社会一份子的庞大关系网,画者既是旁观人,又是当事人。杨军善于出奇招、讲机巧,这与他的生活背景有关。杨父勋硕,1964年毕业于福建师大艺术系,长期在文化馆从事群众美术普及工作,组织与指导建阳工笔画,他把一批目不识丁的农民与社会青年培养成工笔画家,名震一时。由于工作性质使他成为多面手,油画、水墨、宣传画、漫画、版画、雕塑均能上手,且出手不凡;尤以油画棒画得洒脱自如,鲜活生动。杨勋硕善用油画棒而没有选择国、油、版、雕等大画种作为创作手段,应与条件和习性有关,同样的不按常理出牌这点在他儿子身上被遗传下来。杨军大学毕业回到建阳从教,凭着父亲攒下的人脉,一路算是顺风顺水,其性格豪爽,热情好客,且身份多重,广交朋友,既有行政官员,亦有庶民百姓,如此复杂的社会关系实为他旁观社会提供了便利。

猪·人 18cmx11cm 综合材料

猪王18cmx11cm 综合材料

红蓬将军18cmx11cm 综合材料
社会进步,科技发展令今日的通信方式发生根本性的改变,往昔城乡街旁的邮筒、邮箱已被拆除,人与人之间的感情联络也因通讯的便捷而显得空洞。杨军在信封上作画的行为提示我们,信件书写、鸿雁传情实是人间情感联络的纽带,写信的人少了,但信封的功能还在,信封上的画同样可以用来传递情感。
绘画,作为一种社会的阅读。
丙申年春日于流花溪畔
-- 部分作品欣赏 --

拉韧带18cmx11cm 综合材料

美院晒太阳的模特们 18cmx11cm 综合材料

鸟祭18cmx12.5cm 综合材料


抱头18cmx12.5cm 综合材料

手持牙箍的乐了18cmx11cm 综合材料

冬至 18cmx11cm 综合材料

冬日老茶 18cmx11cm 综合材料

电梯18cmx11cm 综合材料

父女 18cmx11cm 综合材料

我想成仙 18cmx12.5cm 综合材料

我和春天有个约会23cmx15cm 综合材料

涂抹药膏的乐了18cmx12.5cm 综合材料

书堆中的女人18cmx12.5cm 综合材料

二个人的游泳池23cmx12.5cm 综合材料

杨军
杨军,祖籍莆田。1993年毕业于福建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油画专业;2014年毕业于福建师范大学美术学院艺术硕士油画专业。现任教于福建建阳第一中学。| 展览名称 |
隔空的信仰-杨军美术作品展
| 主办 |
福建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福建省建阳第一中学
| 协办 |
福建省青年美术家协会
| 学术主持 |
李豫闽
| 策展人 |
周雄波
| 海报设计 |
JU-BRAND聚品牌-唐颖
| 开幕式 |
2016.4.18 上午10:00
| 展览时间 |
2016.4.18 ~ 2016.4.22
09:00-17:00
| 展览地点 |
福建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第三展厅

视角决定观点,专业源于数据
艺术与生活是一体
分享艺界新鲜资讯,参与艺术交流评论

关注 雅昌艺术网福建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