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当我接触了艾滋病患者之后…...

 

艾滋病是公共健康议题,并非是个体问题,不能把它看作是别人的事情,而与自己无关。当我们了解到艾滋病是怎样的疾病时,我们会认识到有关艾滋病的知识是多么的重要,我们也才能够公平公正地去对待艾滋病患者。...

当我接触了艾滋病患者之后......
文 | 刘雨薇, 哈尔滨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2014级)



[引言:我的父亲在中国预防性病艾滋病基金会任职,我曾跟随他们一起去云南看望过那些被救助的艾滋感染者的家庭,也与北京大学公卫学院的学长学姐们去河南新乡进行过校园艾滋病知识宣传。在这样的实践参与中,我真真切切的接触到一些艾滋病患者(HIV/AIDS)和他们的亲属,也正是这样的经历,让我对HIV/AIDS有了进一步的思考。]

歧视在无知中存在

小时候,曾被一个谣言搞得心惶不堪的,大概是这样:在路上走,如果有人来问你时间,你一定要提高警惕,对方可能是艾滋病患者,在你抬起胳膊要看表的时候,他会拿出一个针头扎你,让你感染上艾滋病。在一个非自媒体时代,一个谣言可以散布的如此之广,让一个作为小学生的我都忧心忡忡,就可知这样的消息在当时的影响力有多大,也可以看出人们对HIV/AIDS存在无知而产生的恐慌,以及恐慌滋生的偏见,和偏见催生的歧视。

在我接触到的人群中,我发现大家对艾滋病避而不谈,谈艾则色变。因为,社会大众觉得只有性生活不检点的人才会得艾滋病,认为它的传播方式仅仅就是性传播,得了这个病是脏的。其实,艾滋病只不过是一种目前我们尚未有能力治愈的一种人类免疫缺陷病,如若大家懂得这种疾病的传播方式之中还有另外的两种:母婴传播和血液传播,或许也不会再认为这个病是脏的,也就不会对艾滋病患者有那么多的歧视了。
预防意识淡薄导致健康传播是说易行难

在河南新乡,曾和一些学校的领导沟通艾滋病预防教育的宣讲内容时,我们得到的回应是:我们的学生根本不需要这方面的知识。我想,这或许是因为学校领导认为我们的学生离艾滋病很远,而且他们在学校里,也不可能会感染上HIV,和艾滋病搭不上边。可是,现实中,HIV/AIDS不就在我们身边发生着吗?更何况,不能是感染了HIV之后,再去谈预防吧?!

另外,艾滋病是公共健康议题,并非是个体问题,不能把它看作是别人的事情,而与自己无关。当我们了解到艾滋病是怎样的疾病时,我们会认识到有关艾滋病的知识是多么的重要,我们也才能够公平公正地去对待艾滋病患者。
艾滋病患者需要关爱

在云南,去看望被救助的家庭时,我们走近了这样的一个家庭:原本幸福美满的四口之家,如今只剩下三人。已故的男主人曾在外地打工,其间染上了吸毒的坏习,在一次静脉注射中,使用了艾滋病患者使用过的针头,不幸染上了艾滋病。逢假回家,与妻子发生了性关系,妻子也因此患上了艾滋。不幸的是,她怀孕了,是一对双胞胎。这两个刚刚出世,拥有着同样面容的小男孩,却有着截然不同的命运。他们中有一个是艾滋病病毒携带者。

这样的故事讲起来很特别也很沉重,一个家庭,四口人,三个艾滋病患者,三种传播方式。家里如今剩下的人是何其无辜!本本分分做自己的事,却遭受这样的灾祸;一个咿咿呀呀的孩子,一出生便就有这样的厄运。如若不说他是艾滋病患者,单单和你讲这样故事,你一定会同情他们,想要帮助他们,但是当你知道他是艾滋病患者时,你还愿意么?

在他们的家门外,我们尽力放低音量,也同样被告知尽量不要在他们面前提及艾滋病有关的话题。很显然,在这里他们并不为人所接受,而他们自己也不愿意接受这样的现实。有些事情他们别无选择,他们明明是受害者,而我们却总喜欢本末倒置,把他们当作始作俑者,自己反倒是那个受害人。事实上,我们应该抗击的是艾滋病毒,而艾滋病患者需要关爱!

注:本文经作者同意发布,特此致谢!图片来自互联网,由同行社编辑。


    关注 同行社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