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仁高新区:创新创业新天地  脱贫攻坚战正酣

 

8月29日至30日,贵州日报报业集团全媒体集中采访活动走进铜仁市高新区,重点围绕高新区一期提质二期扩园建设、“四城”创建、精准扶贫、大健康产业、文化产业等方面进行深入采访报道,全面展示高新区最新发展成果。...



点击上方“铜仁视界” 可以订阅哦!

高新区人才大厦
 “孵化器”拓宽创新创业新天地
  8月30日,铜仁市高新区人才大厦里,田茂华正在和客户进行业务接洽。刚20岁出头的他,如今已是贵州路索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的董事长。
“目前公司发展顺利,今年将达到销售额300万元。”田茂华神情激扬地说,能有今天的成就,主要得益于高新区创业孵化器的帮助。

孵化基地工作现场
田茂华去年7月大学毕业,之后进入松桃的一家小服装厂担任经理。心中怀揣创业梦想,今年年初他辞职自主创业,从事苗药品牌推广和销售。然而,创业场地和资金的缺乏,让他的创业之路困难重重。

正当田茂华一筹莫展之时,他周围的创业环境却在悄然发生变化。

响应“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号召,今年3月,铜仁高新区引入专注于创业孵化、创业投资和技术转移的科技服务企业中关村意谷(北京)科技服务有限公司,在高新区成立中关村e谷(铜仁)孵化器。

得知高新区成立创业孵化基地后,田茂华带着自己的创业计划到孵化基地寻求帮助。今年5月,在孵化基地,田茂华的公司顺利成立,让他正式踏上了创业之路。

中关村e谷(铜仁)孵化器孵化专员王涛告诉记者,创业孵化基地成立后,通过公司总部“624服务体系”对入孵企业提供场地、培训、市场、资金和人才等全方位的支持,让入孵企业得以顺利成长。

“基地除了帮助田茂华这种初次创业者提供帮助外,对发展出现瓶颈的企业也会伸出援手。”王涛说。

贵州卧龙影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元臻对此感受颇深。元臻善于产品制作却不擅长和客户打交道,不善于拓展市场,公司2013年成立以来,一直不温不火。今年3月,该公司入驻孵化园,在孵化器的帮助下,短板得以弥补,效益也逐渐好转。

如今,短短半年时间,中关村e谷(铜仁)孵化器已成功孵化10家企业,入孵企业涉及大数据、大健康、大农业、文创产业、电子商务等领域。据介绍,孵化基地年内孵化企业可达15家,并计划在两年内孵化企业40家。 (谌思宇)
筑牢产业基础 助力脱贫攻坚
  当前,正是葡萄成熟时。铜仁高新区大兴镇星光社区继梅葡萄园里,晶莹剔透的葡萄挂满枝头,前来摘葡萄和品葡萄酒的游客络绎不绝。

继梅葡萄园是高新区继梅养殖专业合作社旗下的种植产业,除此之外合作社还有12个生猪规模养殖场,可年出栏商品猪1000多头。

“合作社长期用工人员16人,季节性用工人数达到100多人。”合作社理事长唐继梅说。当地群众把土地流转给合作社,并在种植基地就业或参与合作社发展,有效增加了收入。

唐继梅和葡萄园里的葡萄
高新区星光社区村民张床发以前在外打工,收入很低,一家人生活在贫困线上。如今回到家乡,他在葡萄园里工作,妻子则进了高新区的企业就业,一家人住上了两层小洋楼,生活有滋有味。他说:“家乡发展越来越好,我们的日子也越来越好了。”

作为铜仁高新区辖区内唯一的乡镇,大兴镇提出要在2016年提前实现全面脱贫的目标。该镇围绕“五个一批”强力推进脱贫工作,把发展产业作为助力脱贫攻坚的重中之重。

该镇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大力发展“订单式”现代高效农业,各村根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发展中药材、辣椒和葡萄等产业。目前,该镇已组建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1个,辣椒种植专业合作社3个,养殖专业合作社2个,绑定贫困户46户。

同时,依托高新区园区内丰富的企业资源,大兴镇围绕产业园区和贫困对象意愿,对群众进行技能培训,并通过劳企对接,为群众脱贫致富创造更多就业岗位和创业平台。

目前,该镇已与园区阳明科技、万泰宏发等企业签订了420人的用工意向性协议,与公安、城管等部门签订了临时聘用协议。同时还依托高新区纳入铜仁城市核心区的空间优势和产业发展优势,探索市内区外贫困户搬迁到高新区安置方式,245户1006人通过易地扶贫搬迁实现脱贫。

大兴镇还依托铜仁大峡谷及周边旅游景点,充分挖掘贫困村组原始自然风貌和特色苗族民居,努力将老屋场、渡口等传统村落打造成乡村旅游景点,把扶贫攻坚与旅游产业紧密结合,带动贫困户在“家门口”创业就业。

(谌思宇)


统筹|编辑:贵报传媒铜仁新媒体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查看更多

↓↓↓


    关注 铜仁视界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

高新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