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个故事,不知道当不当讲

 

......



我是80后,独生子,赶上了国内的很多重大政策。

叙事分为四部分,96年普遍装座机作为一个分水岭。



96年之前,我小时候家里的房子都是父母单位分的,所有的邻居基本上都是父母的同事。记得那时候来家里串门的都是很熟悉的“叔叔”、“阿姨”,留在家里吃饭的都是关系不错的。一般周末他们大人会打打牌,如果有小朋友一起来我就会很高兴,可以有玩伴一起玩一起闹。



邻里也会互相借一些东西,比如我家今天客人多,就要去隔壁、楼上楼下借凳子,甚至还有借桌子的……还有做饭的时候会有邻居敲门借酱油啥的。

对于我来说,我家这个单元的每一户人我都认识,上下楼的时候都会叫叔叔阿姨好之类的,甚至大院里同学家周边都会很熟悉,因为放学以后会去到某个同学家里做作业啊,玩游戏啊之类的。

夏天父母会在晚饭后去楼下乘凉,因为大家都在楼下乘凉。说是乘凉,其实也就是聊天,拉家常。



96年-98年,电话座机普及之后,明显感觉串门的人少了很多,来家里吃饭的人除了亲戚,基本上没有了。大家有事没事也就打打电话说事聊天。

对于我来说,去别人家做作业的次数也明显少了好多,都是打电话对作业、对答案,也没什么同学来家里了。

然后98年房改,同单元陆续有人把房子卖掉搬走了,后来搬来的人我就都不认识了。



98年之后,我在西安买了房子,整个小区的人我基本上都不认识。同层楼的邻居也只认识一户,其余3户连面熟都谈不上。

和一起打球的人聊过,大多数人都说,如果不是小孩上小区幼儿园,他们也不会认识很多邻居。而且认识的邻居也是记得是XX爸爸或XX妈妈,不知道邻居姓甚名谁兴趣爱好。

现在,我觉得,手机、互联网的到来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使人们更容易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而放弃空间相邻心灵甚远的邻居;大城市的邻居人口流动性也造就了邻居注定是熟悉的陌生人的结局。

但是就在最近,发生了一件事情完全的改变了我的看法,文字难以表达,请点击下面阅读原文一探究竟。


    关注 西安帮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