苟未免有情,亦复谁能遣此 汉院青协,今天我们不读诗

 

苟未免有情,亦复谁能遣此|汉院青协,今天我们不读诗...



世说新语·伤逝·其四
编者:刘义庆
王戎丧儿万子,山简往省之,王悲不自胜。简曰:“孩抱中物,何至于此?”王曰:“圣人忘情,最下不及情。情之所钟,正在我辈。”简服其言,更为之恸。
-关于编者-
 刘义庆(公元403—公元444),字季伯,南朝宋文学家。刘义庆是刘裕的侄子,在诸王中颇为出色,自幼就被刘裕所知,称赞其“此吾家丰城也” 。他“性简素,寡嗜欲”。爱好文学,广招四方文学之士,聚于门下。刘义庆自幼才华出众。编有《世说新语》等。
-分享-


魏晋风流讲的就是“任性”。今天我也“任性”一把,不和大家分享诗歌,而是谈一谈《世说新语》中的一个故事:“竹林七贤”之一的王戎丧子,他非常悲痛以至于失去一个父亲在面对孩子葬礼时应该保有的礼法。他的朋友山简因此而责怪他。从当时的社会背景看,王戎和山简身上所要背负的是内心与社会的双重标准。王戎的行为不仅仅从内在角度看没有名士的豁达,而且从社会道德角度也是不守礼法的。但当王戎面对山简的诘难时,却提出了《世说新语》里所要表述的一个重要理论:“圣人忘情”——“圣人忘情”学说是魏晋士人力图打破传统礼制的束缚而提出的思想命题。此说声称能够淡化情感而不轻易表露情感的人都是“圣人”。借以为自己追求个性解放和情感宣泄寻求理论支持。

宗白华先生名言“晋人向外发现了自然,向内发现了自己的深情。”魏晋风度就是对自己的内在情感的解放和探索。既然自己无法做到“圣人忘情”,那就退而求其次,做一个可以痛痛快快表达自己情感的人吧!这比那些矫揉造作的人,“不知道要高到哪里去了”!今天的我们,面对生活中的喜怒哀乐,又能否和魏晋时代的先人一样,自由地表达情感呢?“虽不能至,而心向往之”,与君共勉。
                                               

汉院青协

长按左侧二维码关注


    关注 天理汉语言青协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