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故宫纪录片,央视播出没人看,却……|【经纬低调分享】

 



分享人:张颖

“没人欣赏了,文物保护起来也没有价值。”这是匠人的执着与坚守。

以下这些碎片来自一部叫做《我在故宫修文物》的纪录片:

陶瓷组的女孩,故宫周一闭馆会在空无一人的太和殿广场上骑自行车(旁白补充说,上一个这么做的人是末代皇帝溥仪);修复师们会在故宫里喂御猫、打杏子吃,骑着电动车去宫外抽烟……这些平静的工作与故宫本身的宏大,形成了一种奇妙反差。这就是故宫修复师们的日常。

一道宫门,分割出的是两重世界——一念繁华,一念沉默。

这部片子在央视播出后反响寥寥,好在他们没有被人遗忘,年轻人们还是能感觉到这些匠人精神的贵重。

“物死人活"——文物修复者的价值不在于他把坏掉的文物修好,而是在于在修复文物中对文化的传播。很多纪念,其意义都是在于生的现在,而非落满尘埃的过去。修复文物的匠人们,即是如此——修复文物的过程,即是与历史与过去的对话,所有的交流和感悟都最后注入了它们。

感谢,有这么一群真挚美好的匠人存在。

来源/掌上北京(ID:beijingchihe)

编辑/刘旭锦

视频、题图/网络

《我在故宫修文物》记录了那些隐世在故宫深处的“文物医生”的工作生活。一点开就停不下来了。老师傅个个沉稳和善、平凡淡然,但手上修复的却都是国内顶级的文物。这种内里惊心动魄,屋外闲庭落叶的感觉,再加上高超的文物修复技术,真的燃到不行。

然而1月7日,在央视播出之后,却反响寥寥。让人意外的是,一个多月后,这部片子却在90后、00后聚集的著名弹幕视频站Bilibili(简称“B站”)走红!更是在颇有公信力的豆瓣网,评分高达9.5,甚至比《琅琊榜》(9.2分)还要高。

虽然只有短短的三集,却涵盖了青铜器、木器、陶瓷、钟表、书画、漆器、百宝镶嵌,织绣等多个领域的稀世珍奇文物的修复过程和修复者的生活故事。

《我在故宫修文物》
第一集


《我在故宫修文物》
第二集

《我在故宫修文物》
第三集

(建议在WIFI环境下观看)
前方高能,B站另有强力弹幕版,快去围观。以下我们截取一些网友的评论

“看到弹幕里老是有拿橡皮章往篆刻上凑的,科普一下。橡皮章的材料是橡皮,而篆刻的材料是印石,从材质就注定了两者的截然不同。篆刻是以石为纸,以笔为刀,下刀前虽然会写好印稿,但刻时的刀感,石性都具有很大的发挥空间,橡皮章局限性更大,篆刻是集书法与刀法与一体的艺术,以石头为载体也是经过了很长一段时间的演化逐渐确定的,更契合中国人喜好玉石的习俗,其实我说了这么多,就是想说,有需要篆刻印章的请联系我。(`ω′)”

——来自网友 夜火微澜

“文物的修复对于现在这个信息化的时代来说太过陌生,这部纪录片,并不刻意去展现文物修复者的高超技术,而是通过生活中的一点一滴,那么平凡的渗透人心,这与舌尖上的中国有异曲同工之妙。”

——来自网友 璃眸子

"想想当年圆明园的文物比故宫还多N倍,现在都没有几件剩下,想想都泪目(′;ω;`)"

——来自网友 wds1908

"很多的传统技艺。真的需要传承。步入现代化越久。就发现研究和琢磨传统技艺的人越来越少。这样。就慢慢失传了。有时候想想就觉得很痛心。如果有人带我的话。我真的愿意去学这个。去琢磨和研究这个。只因当年急功近利。高考过后犹豫不决。专业便选了和金融有关的专业。其实。真的真的很想选择汉语言文学和历史学。或者是其他和传统文化相关的专业。专业方面和祖国传统文化错过了。很遗憾很可惜。但是。不愿意放弃了解的机会。也希望更多人静下来去感受。"

——来自网友 漫孩子

“修复文物,纪念过去的人,其实都是为了现在的人。就像纪念死者从来都是为了生者而非死者一样。这些纪念会融入一个人,乃至一个社会和民族的血脉,书写下我们是什么样的人。”

——来自网友 绯羽琉云

“难得见到评论区这么守规矩(严肃脸)(′_`)”

——来自网友 烛火下的乌托邦

“从小就喜欢人文学科,小时候经常想,如果当不了军人就去当图书管理员,或者去当考古学家。长大了之后,经济或自身实力的,我并没有从事这些职业,不过以前积累的人文知识在现在的工作当中也起了很大的作用。”

——来自网友 楚灵修

“文物绝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弹幕里那么多遗憾的不妨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旅游的时候多注意不要做损伤文物的事情(比如不要随便给塑像照相),也是对文物的保护。从小接触文物比较多,感觉中国的这些个文物保护力度还是差点意思,故宫这些国宝固然是得到了妥善保护,可是民间散落在各大景点博物馆的文物十有八九都是盖着灰尘静静的躺在库房里的,当然,比起那些过度开发的景区,躺在库房也不一定是坏事。只能说,多宣传多了解,从小事做起。片中的老师傅说的对,没人欣赏了,文物保护起来也没有价值。它们毕竟是连接现代和历史的桥梁,我们欣赏文物的时候了解古人的文化,生活,社会各方各面,也是跟祖先的一种沟通,这一点,欣赏文物的人跟修文物的人是一样的,大可不必拘泥于形式。”

——来自网友 解良人也

“这样的纪录片再来三百集好么?_?”

——来自网友 不是萝莉是塔

“实在是太棒了,一向我爸妈看我看b站都让我别看了赶紧去学习;我看这个片子我爸妈说把这个看完了再去看书吧。但愿手艺还一直传下去。”

——来自网友 素娜Love阿和

“我们现在确实缺少现代的珍宝,但是修复古物也是很有必要的,不然会出现文化断层,我们研究古代有一部分是通过这些古物来知晓过去的。”

——来自网友 白菓菓

"让我感触最深的就是那句 玉就是一块破石头,它有什么德行啊,但中国人就是能从上面看出德行来。文物都是有生命的。"

——来自网友 荷鲁斯之力

"越往后看越惊叹,但更多的是遗憾与自责:自己当时去故宫博物馆参观时为甚么不能怀著一份崇敬,更加认真仔细地观察文物呢?不,不只是柜台中的,有可能它就在你不关注的一角.可能对于作为游客的我们来说,只是过眼一睹,而对于他们而言,却是日日心血凝聚,是一个自己呵护许久却最终被送走的婴孩。"

——来自网友 伴月潮生

“被藏匿在紫禁城中的文物的模样被历史的修复者一点一点揭出,千百年的风尘残骸一点一点磨去,依稀能读到多少年前历史的面貌。历史的长河永不停歇,愿它们的修复师一生安好。用一生尽力换来的,是五千年古国的文化瑰宝,是世界览者走过的苍苍五千年的长廊。”

——来自网友 America Obama
【彩蛋】留言中惊现导演本尊发声


也许你还想看: 留住最后的希望

这位哈佛学者,拍出了真正的《狼图腾》

隐藏的生命

人,终究是要找到自己喜欢的...才行

怎么“做好”年轻人呢?

“吃起来,永远不要放弃! ”

这个世界,因为有他们而变得非常赞

这是经纬创投的“经纬低调分享”栏目,我们在这里与你聊聊业务,人生与梦想。


    关注 经纬创投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