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勇气女孩

 

温柔的告别。...






李宁独自站在空荡荡的房间,一张大大的口罩蒙在脸上,几乎遮掩了所有情绪。只有或平顺或微蹙的双眉,细微地透露出她内心的波澜。她的跟前放着一副棺椁,里面静静地躺着一位逝者。作为一名入殓师,她每天都要接触冰冷的遗体,为其沐浴更衣、修复化妆,让其带着爱与尊严,与这个世界温柔告别。



“我把每一位逝者都当成亲人,
他们的生命定格了,
但我愿赋予他们永恒的美丽。”


2008年,电影《入殓师》在中国上映,入殓师这一略显陌生的职业,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李宁的不少同学,都或多或少地受到电影影响,对这门职业满怀好奇。但对她而言,报考遗体整容专业,却出于更沉重的原因。高二那年,母亲因癌症去世,离世时,其身体肿胀得足有在世时的两倍大。村里一位“白事先生”的悉心处理,让母亲依稀恢复了往日的模样。从那时起,入殓师成了无比神圣、伟大的存在,扎根于李宁的心底。





收敛遗体,为其沐浴、化妆、更衣,开追悼会,兼职司仪主持,将遗体推至火化车间……每一个环节,李宁都要参与。从三年前进入殡仪馆工作至今,她已接触过5000多位逝者。初次与逝者独处时,恐惧占满了她的心头;而如今,她已能淡定从容地应对,与逝者单独待上十多个小时,也丝毫不会害怕。



抚慰逝者家属,也是李宁的工作。她接触过各种各样的家属,有嚎啕大哭、情难自已的,有神情淡漠、内敛含蓄的。去年冬天,她遇到过一位半百老人,他的儿子16岁时和人打架成了植物人,他花光所有积蓄为其治病、打官司,妻子不堪重负离家出走,儿子也在5年后离开人世。那天,衣衫褴褛的老人独自来为儿子送行,看着他在遗体通道上来回徘徊的身影,李宁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心酸。





生与死,同是生命的两个端点,有此即有彼。但大多数人,依然避讳死亡这个字眼,甚至将与逝者相关的一切,都视为晦气的象征。李宁的父亲,虽全力支持女儿的工作,却始终无法坦荡地将女儿的职业告知于人。每次和老家的亲人、朋友通电话,她也尽量回避工作的话题,她能体会到他们的忧虑与顾忌。



“生老病死,前三样都有人做,
死的事情,不该只躲在角落。”




一身黑色制服,满脸庄严肃穆,工作时的李宁沉稳、缄默,脸上几乎从不见笑意。但在工作之外,她和普通的90后无异,聚会、游玩,尽情感受生活的美好。在见惯了生死别离之后,工作于她的最大感悟便是:活在当下,珍惜当下,善待自己爱的人与爱自己的人。





死亡,任谁也无可避免、无从选择。而入殓师的存在,让死亡不再那么狰狞与狼狈,他们以温暖、柔软的双手,抚平冰冷的伤痛,除去俗世的尘埃。这份温柔对待,维护了生命最终的美好与尊严,亦是对生者的慰藉。












    关注 二更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