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听过的电台

 

听电台的习惯保持了很久,就算买了电脑,偶尔还是会听一下,不过也只是听一下。...





上世纪八十年代,上小学,听得最多的是汕头人民广播电台,当时的郑永家喻户晓,应该是全潮汕最受欢迎的播音员。最喜欢他在午饭时候讲古,好像听过《说岳》、《杨家将》。

进入九十年代,读中学了,基本都懂普通话了,也听得懂一点粤语了,收听电台的选择一下大了很多。

这时揭阳也有电台了,《每周一歌》当然是最受欢迎的,此外还流行写信到电台点歌的风尚。我也曾在母亲生日时候写信点歌过,当时的主持人记得是雄伟。另一个节目《静夜知音》,在中学生中也颇受欢迎。



广东音乐台有几档节目也听过,星期天午后剑桥主持的《音乐流行版》,依稀记得开头经常说“一个世界一个版”,此人英语了得,幽默搞笑。偶尔也听粤语讲古,不是很喜欢,毕竟语境不同。深夜23点,赵毅敏主持的《音乐之声》登场,基本都是古典音乐,他很喜欢老柴,也就是柴可夫斯基。广东台有一档节目是两个人主持的,陈晓琳和朱德荣,《金碟金曲音乐人》,朱德荣嗓子有点哑,他最喜欢推荐孟庭苇的歌曲。陈晓琳后来也在电视台露面了一段时间,感觉她还是做电台的好。

汕头人民广播电台此时有一档深夜节目,主讲人陈主任,科普性知识。一时成为学生宿舍热议话题。汕头音乐台有一档《金歌银曲》,主持人是樱子,主要介绍欧美流行歌曲,听众可以打电话点歌,但要求英语对话,有点英语角的意思。我给这个节目写过信,樱子也在节目中谈过。



后来到武汉读书,武汉的电台真是多,湖北的,武汉的,频道有十几个。

有段时间,午饭时候播放刘兰芳评书,时间一到,宿舍区所有收音机都拿出来,响彻全楼,蔚为奇观。在广州读书的同学说他们也这样,不过是在周六深夜,《零点一加一》一到,他们都把收音机音量调大,整栋楼到处都听得见。

有一档深夜情感节目叫《蓝色夜晚》,主持人孙越,有着感性低沉的女声。开头串话里记得有一句“蓝色夜晚,凝视着这无解的人生”。

楚天音乐台有几档节目也听,《花仙子》、《楚天夜话》,还有张驰主持的《关不掉的收音机》。

湖北人民广播电台当时还有一档广播连续剧,叫《刑警803》,也是每晚必追。

有一档星期三午夜节目,叫《月光光心慌慌》,专门讲各种灵异诡异怪异故事,在配上瘆人的音乐,听得毛骨悚然。



毕业后回家,听家乡的电台,已有不同感触。

《静夜知音》已经听不出最初的味道了,朋友刘记曾经主持了两年,可惜我在武汉念书,只有回家时候零星听过。惠泉主持的《慧眼看人生》,有时也听,应该是当时揭阳电台最有份量的节目。倒是汕头电台一档同类节目《听夜风、听周曼》,感觉不错。主持人周曼冷静客观,逻辑性强,在情感分析上条理清楚。只是觉得她和听众之间有一点点的距离感,她不但是个倾听者,还是个指导者,更像一个心理咨询师,后来据说去了澳洲。也听过一段时间的《HI-FI天地》,怀冰主持的。原来汕头的音响发烧程度也是全国前列的,卖的买的玩的,大把潮汕人。

广东台的《真情面对面》,也是一档深夜情感节目,主持人王非。在我听过那么节目中,这个节目排在前列。王非有让人听起来非常舒服的男中音,亲和亲切。对于那些脑残问题,他经常这样回应——我也不知道,呵呵。这呵呵,可以放在现在的语境来理解,你懂的。王非有一段时间也主持电视节目,光头,鼻子有一点鹰钩。

广东台另一档深入人心的节目,是逢周六晚上23点播出的《似水流年》,现在提起来让人伤感。很好的故事,很好的小说,很好的音乐,还有主持人欧阳婷很好的声音,于是成为一档很好的节目。2011年,欧阳婷病逝,无数人为之嘘唏。



2001年,开始十年之久的漂泊生活。在杭州的时候,晚上听一档《西湖之声》节目。后来到宁波,也听当地的电台,有次刚好那档节目的主持人因故即将离开,哽噎难舍。后面辗转很多地方,一到晚上无所事事,就打开收音机。

听电台的习惯保持了很久,就算买了电脑,偶尔还是会听一下,不过也只是听一下。

手机里下载有欧阳婷昔日的节目录音,晚上在江边散步的时候就放出来听,仿佛她从来就没有远去。


    关注 浪险有多险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