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青原创】注意力 兴趣 专注或沉溺

 

注意力天生,成长后注意力外溢产生对外界事物的兴趣,或者说兴趣是注意力这个‘内在能力’诉诸于外的表现形式。同时,兴趣再次反向作用于注意力,这是一个双向的过程。因为兴趣而注意力集中,则会因为亲子关系质量不同而形成专注和沉溺两个分支结果。...




本文首发于“河南思客”,略有删减,现将完整全文发布。



摘要:注意力天生,成长后注意力外溢产生对外界事物的兴趣,或者说兴趣是注意力这个‘内在能力’诉诸于外的表现形式。同时,兴趣再次反向作用于注意力,这是一个双向的过程。因为兴趣而注意力集中,则会因为亲子关系质量不同而形成专注和沉溺两个分支结果。

常常会有家长朋友问到,我的孩子对什么事情都是三分钟热度,我们想让孩子多读书、画画,他都没有什么特别的兴趣,注意力不够集中,怎么办呢?

孩子注意力从哪里来?又是如何发展?和兴趣又是什么关系呢,注意力是主动形成的过程,还是被动要求而来呢?今天,我们来梳理一下其中的联系。

一、 注意力

孩子最初的注意力可能来自父母的关注。

当一个混沌的生命来到完全陌生的世界,父母尤其是妈妈,成了他认识世界的桥梁。妈妈温柔的拥抱、深情的凝视、及时的哺养形成了他对这个世界最初的认知,当他建立起和妈妈的情感的联结,认同妈妈,也使自已的注意力指向了妈妈。妈妈对他的专注和他对妈妈的专注几乎同时建立发展,他会在和妈妈的互动中获得极大的安抚和满足,注意力就得到了发展。简单的说,最初注意力发展水平来自于妈妈对他关注的质量。最好的关注是全然的欣赏接纳喜悦。这意味着妈妈不仅只是陪伴孩子,更要有良好的情绪控制能力和敏锐的觉察与自我觉察。

二、 兴趣——安全感养成后注意力外溢

大约从出生到几个月后,孩子的内在发展出对父母足够的信赖,就会在感觉安全的状态下尝试开始把注意力移向他物,首先是针自己的身体,最常看到的情形是他开始吸吮自己的手指头,对自己身体的兴趣这个过程大约会持续一段时间,并且在孩子头几年的生命中会时不时的重复,这是孩子心理发展的重要过程,不过也常常在生活中会看到,一些家长不了解孩子的心理,把啃手指头等同与“会生病 不卫生”从而严厉制止,这会造成孩子的紧张,反而使这个形为固着下来。这份紧张感甚至造成行为上的退行,表现在和妈妈的关系上纠缠不清。

如果这段时期能够平稳的度过,孩子情绪稳定自得。孩子会把注意力自然转向外界。这意味着他对外界的兴趣开始了。这个时期家长要给这灵性的生命以开放的空间,去接触到更多的可能性。只有接触过,才能产生兴趣指向。作为家长,不要担心孩子对什么都不感兴趣,生而好学之,是每个孩子的天性,家长要擅于观察。不要以满足自己的需要为出发点。

孩子是大自然的产物,他们本能地热爱大自然的一切,本能地对身边事物怀着极大的好奇心、探索欲。小孩子往往对沙子、泥土、水特别感兴趣,特别愿意“投入”(投入”的过程其实就是集中注意力的过程),孩子对大自然的喜爱一直持续到大约10岁左右。但往往大多数家长会担心孩子把衣服弄脏、沙子进眼睛、玩水会着凉等,而用各种理由去干涉、制止孩子,使他们不能尽情投入——要记得,家长的提醒,会成为孩子心灵上的“躁音”,破坏了孩子原生的注意力。很显然,家长过分的担心显得多余,很少有孩子在玩土或沙子的时候出现意外。

这么说来,好像注意力、兴趣都是天生的能力,父母不需特别引导产生。父母要做的,是在生命初始,给他专注,让他的自我满足,一个内在安全感足够的孩子,就能更好的发展对事物的兴趣。差不多当他到四五岁左右开始对一些爱好产生兴趣,主动提出想要去学习某一种特长时,比如:舞蹈、音乐、绘画、棋类、武术或是其它等等,聪明的家长先不要立即答应他,要适当地延迟满足,要说等等,一份适当的等待会让孩子将来学习的动力更持久。事先和他讨论学习中可能遇到的困难。给孩子一个心理上准备的过程,让他先接触几项爱好,自己慎重的做出选择,一定要让孩子感觉是自己在作出选择,让他感觉到自己可以有选择的主动性。而当某种学习一旦开始,就要适当的坚持下来,父母要进行督促。这份督促一定是在良好的亲子关系上产生,建立在孩子对父母认同的基础上,如果没有良好的关系作为前提,任何督促都将成为反作用力。同时,父母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来对事物坚持、耐心、乐观的态度也在潜移默化影响着孩子。

觉得有趣,才可能主动坚持 ,会有更多的成就,体会更多的乐趣 ,这样又会加强注意力从而使特长学习到一定的深度,与此对应的是孩子的理解力、逻辑思维、性格上的坚持都能随之达到一定的高度,只有在某种学习的过程中较深入的投入,这从无到有的过程也会引发孩子对知识学习的信心,从而在知识学习上也具有相应的智力和耐力。三、  注意力的良性趋势——专注

当孩子在感兴趣的事情长时间的坚持,就形成了专注,在专注的状态中,心身高度集中指向,较容易掌握较有深度的知识和技能,甚至发掘出自身的潜能。专注是一种品质,当一个孩子可以在一件事情上专注,他也就很容易在其他事情上做到专注,只有专注才能发展出更大的创造力。

专注,是因为得到了快乐感、成就感而愿意进行持续的精神投入;而快乐和成就感,是需要孩子自己在一个个小小的触觉体验、心理体验、失败后的成功中去获得,而非父母强行教育所能获得。

专注,是一种本源品质。所谓“人之初,性本善”,如果把“善”作完善去理解,恰好可以表达我的观点:也许婴儿天生本已具备了最完善的品质——想想看,孩子们对自己情绪的管理:往往上一分钟还在痛哭,下一分钟,却开怀大笑,这是多么健康的状态!这是对专注的最好注解——没有任何心理干扰的投入此时此刻!而作为成年人,却不能像孩子一样随时可以丢掉情绪上的烦恼,时常陷入莫名的苦恼不能自拨——从这一点而言,孩子可谓是父母的老师啊,他们是可以活在当下的。

出于自身职业敏感,我本能地发现——孩子在一件事情上专注的时候,往往是父母在一旁静静看着而不干涉的时候。除非涉及安全,不要过多提醒,警告,要给他充分的时间投入,用心体会完成作事情的过程及事情发展变化中的心态,这样,才能保护孩子的专注状态。

关键词:【少干预】

一天,在小区的广场上,一个七八岁大的男孩子在学溜冰,父母一左一右保驾护航,过程中孩子免不了摔倒,本身已够紧张,父亲更是在旁不断提醒:注意,不要摔倒,注意,集中注意力!

想想看,是一个自己自在玩耍的孩子更容易学会溜冰还是被人不断提醒的孩子容易学会呢?

四、  专注VS沉溺 / 天使与魔鬼

说到注意力不得不提到另外的一种现象:沉溺。

沉溺从本质上来说也同样是注意力集中的体现,不过,往往用沉溺来形容的是一些不怎么被认可的状态,比如:上网打游戏、一段恋情不能自拔,甚至是毒品,更有沉溺在自我的世界中,形成交流障碍,甚至是自闭。也就是说,经常沉溺在特别事情中,丧失了人际互动和社会适应能力。

专注通常让人的内在状态更加自信、积极 ,而沉溺则让人孤离,感觉消极。

很明显,这两种差别当然与父母的教养直接相关:越是早期和父母有良好的互动,越容易对事物产生广泛持久的兴趣,兴趣意味着兴之所至,感到有趣,对事物有兴趣更体现在喜欢和他人分享自己的成果,在分享中体会获得成就的快乐。而没有良好的亲子关系下,孩子没有和父母的互动中体会到人际互动乐趣的经验,就容易走向负面,形成沉溺——往往是一种对现实的逃避,也不愿与他人分享感受。说到这里,你就知道,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有多重要。

而在心理咨询工作中,几乎所有关于孩子问题的咨询,都需要从调整家庭亲子关系开始,这成了咨询的共识。
心理咨询请联络
微信号:suyupu2015


  


    关注 素与朴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